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庆生 《特区经济》2009,(8):236-238
在全球化经济的潮流下,我国代理实体制度日益完善,但涉外商事代理的法律冲突问题却日益凸显。海牙《代理法律适用公约》对协调和统一国际商事代理的法律适用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应该借鉴《公约》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国涉外商事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出台以来,我国涉外代理制度的法律适用有了统一的标谁.然而由于在我国代理制度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对代理概念的界定又不明晰,这导致实务界在涉外代理法律适用的细节上不好把握.本文从涉外代理基本理论着手,结合国际司法实践,探讨我国当前涉外代理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并对我国现行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3.
涉外合同的涉外性不仅导致涉外合同案件可能要适用外国法、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的法律适用问题,而且导致涉外合同的国际管辖权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FO,涉外合同案件愈来愈多,明确我国涉外合同案件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制度,无论在司法实践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徐皖蒙 《魅力中国》2011,(17):129-129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第七章专门规定了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确立了知识产权的归属、内容以及侵权责任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本文从阐述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出发,分析了将被请求保护地作为连结点的合理性,并进一步论述了被请求保护地的确定问题,阐明了被请求保护地同权利来源地、侵权行为地以及法院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符潜知 《魅力中国》2011,(5):185-185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10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该法将于2011年4月1日起施行,新法明确了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为解决涉外民事争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本文着重从涉外产品责任内涵出发,结合当前最热的“产品召回”案例来评析《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5条关于涉外产品责任法律冲突规定的出台对我国当前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缺陷弥补及其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蒲芳 《新西部(上)》2007,(6X):135-135,134
随着中国入世和国际商务交往的加深,国际产品责任案件不断地增加。案件往往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法律适用问题十分复杂。如何更好地保护产品责任案件中处于弱势的消费者利益?该文探讨了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传统理论和最新发展,分析了有关国际公约的成就与不足,并对完善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入世和国际商务交往的加深,国际产品责任案件不断地增加。案件往往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法律适用问题十分复杂。如何更好地保护产品责任案件中处于弱势的消费者利益?该文探讨了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传统理论和最新发展,分析了有关国际公约的成就与不足,并对完善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沈艳 《魅力中国》2010,(27):255-256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已是成熟的国际惯例,但实行的基础是国内立法.由于我国相关立法的缺位,使消费者权益局限于现有法律的保护,更深层次的利益诉求却无法可循.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步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不足,以及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已是成熟的国际惯例,但实行的基础是国内立法.由于我国相关立法的缺位,使消费者权益局限于现有法律的保护,更深层次的利益诉求却无法可循.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步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不足,以及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朱秋沅 《特区经济》2010,(4):241-244
我国商标法对在我国境内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提供保护,由此而产生了有关于商标权成立、驰名商标的确认、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与商标侵权等法律冲突与司法管辖权冲突问题。目前我国解决涉外合同、侵权的国际私法规则并不能适用于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这一特殊制度。因此,亟需根据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特殊性、有关问题法律冲突与管辖权冲突的特殊性来制定针对性的国际私法规范,以确定有相当合理性的准据法,从而使得我国的未注册驰名商标特殊的保护制度得以良性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