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是历朝历代兴盛发展之本,如今中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之中,农村保险应紧密围绕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精神,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和经济管理功能,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渠道创新、体制创新,积极开拓农村保险市场。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不可避免地涉及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对前一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升华和拓展。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相应构建公共服务体制。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我们必须牢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唯有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办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关系问题,必须触动和解决这一“症结”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块“试金石”。  相似文献   

3.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中的最大难点,受财力制约和宏观政策引导缺位的影响,地方投入为主的财政制度很难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全面、长远的支持。针对学界期望通过创新或完善中央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观点,本文提出不同看法:单纯依靠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地区差异和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事权体制上做大的调整,将农村义务教育事权上划中央政府和财政,才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选择。本文尝试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的制度缺陷的视角构建框架,为农村义务教育事权体制改革寻求另一个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农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都远远落后于城市,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也主要集中在农村,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天津地处渤海之滨,是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其和谐农村建设起步较早,在统筹城乡发展、健全支农惠农政策体系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和谐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基层管理愈加突显其重要性。本文以乡镇级人民政府的治理体制为研究对象,概括了转型期农村治理体制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农村治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提出农村治理体制创新研究对于解决农村社会治理体制运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民的富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更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目前农村出现的“诉讼爆炸”、“信访洪峰”,除了告诉我们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民主增多外,还警示我们什麽呢?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城乡矛盾显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如果我们掉以轻心,很有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长期平调农业、排挤农村、禁锢农民的城乡二元制,已是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旧体制造成的长期利益失衡,已很不适应中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制度改革滞后,农民的部…  相似文献   

7.
张章 《经济师》2007,(7):43-44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关键是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合作社在其目标取向、经济价值、组织功能、道德价值等方面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说明了农民合作社是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文章指出,为加快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政府应给以强有力的扶持。  相似文献   

8.
冯晓燕  张兔元 《生产力研究》2007,(10):36-37,101
和谐社会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社会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因此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该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并从政策上、资金上、体制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EFA)高层会议上指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而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并郑重承诺,从2006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到2007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温家宝总理的庄重承诺,把中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推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制度支撑。从发展趋势看,按照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绝非简单的增加投入就可以解决。若没有体制上的改革,任何一级政府都无法简单通过增加投入来实现对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整体性、长效性解决。在我国,需要从教育财政体制人手,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改革,从而逐步建立起责任明确、合理分担、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解决好我国的农村医疗体制问题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方面问题日益凸现,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之后基层财政普遍紧张的状况下,新农村合作医疗如何进行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道新的民生问题。科学界定农村医疗卫生的层次、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党中央提出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及解决“三农”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必须要加快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合理确定资金的筹措来源和渠道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找准问题症结之所在。我们认为,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过少、农民义务教育负担过重,由此造成农村义务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过低,则是根本原因。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占1/2,但其初中文化程度的只占1/3,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1/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0,94%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一、义务教育负担过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投入无论城乡都应该由财政负担。但是,长期以来的事实是,只有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4.
陈斯毅 《广东经济》2005,(11):36-39
在新形势面前,广东就业工作重心要从解决体制转轨遗留问题转移到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上来,切实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就业制度”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采取新的对策措施,加快就业体制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张慧 《大陆桥视野》2011,(12):52-5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丽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汪诗尧 《当代经济》2016,(31):122-124
农村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而解决农村教师问题是办好农村教育的关键.城乡发展的二元分化导致农村教师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优秀人才流向机制难以健全,使得农村教师队伍每况愈下.为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然而,目前特岗教师流失现象却愈演愈烈,扎根于农村的特岗教师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依然很多。目前,河北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政府应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宋锋华 《时代经贸》2009,(12):17-17,16
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因此,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为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工作,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国保险业通过大力推进县域保险,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务工农民保险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从发展农村教育出发 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利用现有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要在各省市建立“农民工输入、输出基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