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合作,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任务,泛珠三角区域九省区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提出了区域合作的构想。农业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区域农业合作的开展,必将有力推动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奉贤农业需要也有可能 实现跨越式发展 奉贤区农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高水准、高层次的实行园区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的滨海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并且已经初步建成了几个起点一流、设施一流、机制一流的现代农业园区,还初步构建起了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标准化质量体系、市场流通服务体系等农业保障体系。这些都为推进农业跨  相似文献   

3.
持续农业与上海都市农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农业与上海都市农业发展战略上海市农委陈国权二十一世纪的上海农业必须向都市农业发展,这已见之于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正式文件。都市农业必须是一种持续农业.对此,也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近一、二十年,面对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将农业定位为都市农业,即以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突出特色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发挥所属农场地处都市及其延展地带的区位优势,利用农业公园、观光农园、高科技农业园区等经营载体,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在一起,立体发展。本文主要回顾总结哈尔滨管理局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的50年,是上海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业在全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上海建设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发挥区位条件优越、科技人才集中的优势,克服农业资源减少、比较效益低等不利因素,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调整结构布局,朝着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方向,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上海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超越农业劳动者本身需要的劳动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它是生态、经济和文化三种基本过程综合的产物,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现代城市发展并没有远离农业,而是与农业融合的要求更强烈了。城市规模越大越现代化对农业固有的生态功能的依赖性也越大,由此也决定了现代大城市与农业高度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付娟 《农业经济》2007,(11):79-80
辽宁与日韩进行区域农业合作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又具双向互利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辟上述两点进行分析后,具体探讨了拓展辽宁与日韩的区域农业合作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区域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浙江省、江苏省的大部分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区域动植物物种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商贸文化,支撑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在中国领先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持续处于中国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超越农业劳动者本身的需要的劳动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一个有机会,它是生态、经济和文化三种基本过程综合的产物,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现代城市发展并没有远离农业,而是与农业融合的要求更强烈了。城市规模越大越现代化对生态依赖性也越大。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复合体。农业固有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现代大城市与农业高度融合的可能性。现代农业发展本身也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机制简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学认为:在推进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中,机制是决定性的。笔者试对上海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机制作一比较,以寻找推进上海农业机制改革的途径,为加快上海农业现代化服务。 一、宏观调控机制比较 (一)农业投入力度的比较 1.发达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力度大。 一是农业投入总量大幅度增长。日本财政收入中农业一般只占1%,而对农业的投入却占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农业区域发展的主导模式有立体种养模式;设施农业发展模式:特色模式;生态模式;一地一品模式;种养加、产供销等,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也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分析,比较当前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综合模式,并将BOT模式引入农业经合组织发展中。  相似文献   

13.
《农民科技培训》2006,(1):F0003-F0003
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奉贤区分校经奉贤县人民政府批准,于1989年8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学校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本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抽取5个主成分对安徽省62个县级单元进行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测度,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即欠发展区、发展区、较发达区与发达区.论证了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区域空间差异较小的县级单位集中分布在皖北、皖南、皖西南地区,区域空间差异较大的县级单位集中分布在皖中地区.提出了安徽省因地制宜应有不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临江地区应发展“高效、优质、高产、外向、生态”的现代农业园区模式,皖南山区发展“旅游观光、绿色生态”的模式,皖北发展“规模经营、生态循环”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本期刊登的有关农业产业化和布局调整的文章,体现了“三个集中”的精神。李维良对上海农产品出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与华东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大力发展上海出口农业的措施,内容丰富,观点新颖。青浦区是上海郊区重点农业区域,也是农业多样化的典型地区,沈立新等撰写的《青浦农业区域布局现状与进一步发展思路》,较全面地分析了青浦农业区域优势,提出了进一步形成四大特色的农业区域布局的构想,对上海郊区推动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沈德良作为一个镇经营管理站的同志,对嘉定北部地区产业布局构想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见解,读了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CEPA的首要意义是为香港的新发展揭开序幕,但其更大的意义是促使人们思考开放的意义以及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合作态势,因为无论是CEPA或是WTO在促使大陆地区向外部开放的同时都最终促使和要求地区内部的开放和一体化。因此CEPA重要意义之一还在于促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在上海经济处  相似文献   

18.
大图们区域是东北亚的核心区域,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北线延伸。近年来,区域内农业合作发展迅速,呈现出以科技研发、跨境投资、国际贸易为主导的三种合作模式,在科技合作、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就业岗位提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成效。未来,大图们倡议成员国应充分发掘各方优势,继续加快贸易往来,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大图们区域农业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20.
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1997年度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综述郭晓呜赵昌文杨明洪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追求区域经济本身的发展,又要寻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