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总会计师》2010,(11):156-157
[获奖理由] 刘玉国带领财务部全体同志围绕"检查、监督、指导、服务"八个字的原则,适应项目要求,对参建单位财务人员在工作上进行检查、监督、指导,认真进行施工单位建设资金的监督,防止挪用建设资金、违规使用建设资金。截至目前,伊绥项目没有发生过超范围使用建设资金、挪用建设资金情况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加强国债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环节,是国债投资项目质量和效益管理的重要方面,国债资金的使用及管理政策性强,管理部门多,项目建设单位各自的财务管理水平不同。与其它建设资金管理相比要求严,难度更大,标准更高,只有加强对各级财政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国债专项资金管理和监督,才能保证不挤占、挪用、截留、置换国债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国债专项资金的管理,又要与地方配套资金管理相配合,与还贷工作相联系。按以下几点管理和监督国债资金:(一)首先要使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地方财政部门…  相似文献   

3.
图片     
张红雷 《审计月刊》2007,(9):F0003-F0003
湖北省蕲春县审计局在国土管理资金、水利专项建设资金和林业项目资金审计中,切实把资金的使用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查处、揭露和反馈挤占挪用、  相似文献   

4.
杨嵘 《现代企业》2000,(10):47-48
审计是督促建设管理人员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及时发现资金使用问题的有效手段。投资项目审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审计部门根据工作规范,采取从微观入手、宏观着眼的办法,对被审计单位建设项目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准确、合理、合规、合法和经济有效,项目投资效益是否良好进行专业性监督。同时,它还通过审计资料的分析,对宏观控制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以达到严肃财经纪律、减少损失浪费、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因此,完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体制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需要,也是促进企业项目投资管理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  相似文献   

5.
在精准扶贫中有效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才能促进真扶贫、扶真贫。目前精准扶贫审计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扶贫项目立项事前审核机制,扶贫项目实施事中监督机制执行不力,事后审核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利用新兴的技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全覆盖对精准扶贫的保驾护航作用,做到事前参与立项咨询审计,事中实时联网跟踪审计,事后绩效评估审计,推进精准扶贫信息化建设,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更加有效地监督扶贫资金去向的真实性,切实将扶贫项目落到实处,高效地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6.
目前,恩施州审计局加强国家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做到对项目建设的全程监督,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促使专款专用,切实发挥其使用效益,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挪用专款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一是专款的胜任指向不明;二是专款来源渠道多,管理难度大;三是专款项目界定不清,计划不细,容易造成管理漏洞。对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可以完善管理制度,明确核算责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管理方法上,财政部门应会同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统筹各渠道资金,全盘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科目,建立项目监督制度,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财政监督是政府财政管理部门及其专职机构,围绕强化财政管理、服务财政改革这个中心,通过审查稽核,跟踪监督,专项检查等手段,对资金运行全过程进行监控的一种经济活动。财政监督通过对财政收支过程进行日常监督和再监督,确保财政收入支出的安全有效,是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全过程监督。在目标层面上,可以将财政监督概括为真实性监督、合法性监督和效益性监督。在内容  相似文献   

9.
陈永林 《财会通讯》2007,(11):83-84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和谐因素,直接影响着政府专项财政支出的效益。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机制、有效开展财政支出资金绩效监督,不仅是加强财政管理、推进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们开展的基建审计工作基本上是事后审计,即待工程完工之后进行的审计,没有对项目进行事前、事中审计。这样就造成项目前期、中期资金的使用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督,对审计出的问题处理起来也较困难,审计监督的作用较弱,未能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为此,我们应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以便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农网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为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合理合规,审计部门应在分工范围内切实落实项目审计责任制,对农网工程实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做好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  相似文献   

12.
6月18日高安市上游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举行了隆重的施工典礼仪式该工程是国家立项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5000多万元高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该项工程建设十分重视为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提高使用效益在典礼仪式上市长王少东亲自任命审计等五个部门的有关人员为工程项目监督员并下发了聘书王市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项目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审计部门要跟踪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严禁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使每一分钱都能用在项目工程上市长亲自下聘书监督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刘常如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边境建设资金落到实处 ,避免一些单位或个人贪污、挪用等现象发生。宁明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县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和边境建设指挥部等单位中 ,抽调干部组成边境建设资金监督领导小组 ,对全县工程资金运行进行监督。自去年年底边境建设大会战工程动工开始 ,到今年 4月上旬 ,他们已对全县各工程施工投资进行了两次检查 ,审计资金达 1 80 90万元。对有的乡违规挪用边境建设资金进行了制止和处理。宁明县重视对边境建设资金进行审计监督@黄平宇$宁明县纪委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移民资金专款专用.红安县审计局紧跟移民资金加强审计监督.使移民资金得到了有效使用.后扶工程得到了稳步推进。在移民资金跟踪审计过程中,该局从立项、拨付、管理和使用等环节进行跟踪检查.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账内审计与账外调查相结合:走访领导与群众座谈相结合:了解当事人与询问相关人员相结合。从历次跟踪审计及反馈的情况看.有关问题得到了及时整改,有效地遏制住了“跑冒滴漏”、截留挪用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部门预算执行中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挤占挪用专项经费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其原因是:一、财政部门对有些专项经费的核拨目的不明确,项目不具体,使得一些部门有空子可钻;二、财政部门对部门预算经费安排不足额,不能满足大部份部门全年工作正常运转的需要;三、有些部门领导财经法纪观念不强,经常触摸“高压线”;四、一些执法监督部门对挤占挪用行为处罚不严,姑息迁就,使得有些部门领导常抱着侥幸心理;五、财政部门对有些挤占挪用行为视而不见,助长了挤占挪用的歪风。  (二 )财政预算安排不科学,预…  相似文献   

16.
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是完善部门预算,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高预算资金利用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部门预算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部门预算审计监督的对策,通过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源泉,对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存在着财务预算管理"虚",资金结算管理"散",监督考核环节"弱"和管理方式、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信息失真,难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8.
《审计文汇》2008,(5):47
朝阳市审计局2008年安排了对全市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项目资金和林业、畜牧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国土资金征收、管理使用及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使用效果(效益)审计等项目审计。针对审计项目多、资金数额大、资金构成复杂的情况,该局提前介入审计调查,认真组织审计工作方案,抓紧落实,理清工作思路。一是突出关注民生资金和涉农利益问题。通过检查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截留涉农资金及损失浪费资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会计监督的目的会计监督的目的,一是通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合理性、有效性的监督,达到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目的。二是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合法性的监督,可以达到维护财经纪律,保护国家财产,为宏观经济服务的目的。无论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离不开会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20.
王军  张秀萍 《西部财会》2014,(10):54-56
凤翔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严格遵循“筹资到位一个,财政评审一个”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了“五步”评审工作法,对县综改办初审通过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预算进行事前评审,逐步建立了科学规范的项目监督评审机制,有效提高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财政奖补资金的作用,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深刻改观,有力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