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都在宣传和倡导企业文化,将企业所提倡的宗旨和理念塑造成一种文化,循序渐进地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把安全也塑造成一种文化呢?企业安全文化是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意识、安全习惯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实现生产价值与实现人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出奇地忙。 每天一早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接着就昨天的订单聊一会儿,而刷牙、洗脸超级神速。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每天都这样,我的牙会不会变黄,脸会不会长痘,人会不会变丑,但是繁忙的工作也让我没有多少时间去担忧这些事。  相似文献   

3.
特斯拉是一家没有任何包袱的小企业,它根本不是为了做汽车而做汽车,而是为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控制和驾驶汽车,它一切的研发体系、生产和供应链也都是在这上面生长出来的,完全就是一种汽车业的"逆生长"。  相似文献   

4.
邓昌华 《中国石化》2006,(11):50-50
在浙江义乌,有一家“双童”吸管公司,专门生产人们平时用来喝饮料的那种塑料吸管,平均一根吸管售价不到1分钱,利润还不到1厘钱,一般人对此都看不上眼,不屑去做。而这家企业当初就看准了这个产品,并认真地把它逐步做大做强。现在,该企业生产的吸管产品占到全世界30%的份额,世界各地都在用“双童”吸管,  相似文献   

5.
二战时,有人问一位著名的将军:“什么样的人适合当头?”将军回答:“聪明而懒惰的人”。这个答案同样适用于管理界。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什么?“Findtherightway,findtherightpersontodo”(找到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人去实施)。管理者应当尽可能地授权,把你不想做的事,把别人能比你做得更好的事,把你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把不能充分发挥你能力的事,果敢地托付给下属去做。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不被“琐碎的多数”所纠缠,而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处理“重要的少数”。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是整天忙得团团转的人,而是一切尽在掌控、悠然自得的人。  相似文献   

6.
丁丁 《IT经理世界》2009,(3):I0012-I0016
2008年的话剧市场,开始真正形成一个百家争鸣又良莠不齐的“商业”局面。新剧场已建成,新锐导演开始执导,新戏剧团体也在寻觅机会亮相。若加上各个非职业剧团的演出。说现在的戏剧市场正是百团大战也并不夸张。做商业戏剧风头最劲的剧场应该属朝阳九个剧场了,《剩女郎》、《在变老之前远去》、《女人女人》、《两个人的法式晚餐》等一些市场口碑不错的戏都由“北京人艺”演一轮后转到九个剧场去继续吸金。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很多之前没有走进剧场的观众在2008年都有机会和戏剧亲密接触。但不幸是不少观众面对“群雄逐鹿”的场面还不习惯,若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审美判断,贸然进入剧场,也会被某种低俗搞笑的戏剧伤了胃口。戏剧市场既要有阳春白雪。也不缺下里巴人。但目前的各种商业演出离这个成熟度还有一定距离。戏逍堂的作品的确给观众带去了笑声,但是单一的噱头只能博得小部分市场,在全面向市场投降,学会纯熟的商业化运作技巧以前。至少有一个前提:艺术品质。这个看上去还不赖的戏剧市场。好戏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刚才杨总总结了我们吉利人的六种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拼命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精神。这六种精神很重要。可以说,我们吉利就是靠这六面大旗打天下的。我始终认为,企业与人一样,精神风貌非常重要。一个人,若是一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那肯定没出息。一个企业也一样,若没有远大的追求,稍有成就就满足现状,那肯定是不会长久的。我们吉利有什么?除了一种精神,什么都没有。和世界汽车巨头比,我们的资金、技术、人才都比不过他们,虽然我们现在逐步掌握了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但这些技术,人家早就有了;我们的产品还处在刚刚…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炭工业》2014,(2):41-41
正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强者,一种人是弱者。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要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但是很多人都倾向于回避这种不舒适,毕竟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其实,通过训练可以把做一件不适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一件事由不适变得舒适,良好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相似文献   

9.
声音     
《董事会》2012,(11):16-17
“在美国创业,只面对一个市场风险,没有人逼着你去讨论民主、法律、政治。但是中国的买卖人,总得要讨论生意以外的事情。我们总是要学会既做经济性博弈,也要学会跟体制和社会转型的节奏配合。其实大部分企业都是因为这件事情死的,因为我们在转型社会经济责任、权利不确定,所有的事情都不确定,所以你在做的时候拿捏不好就掉坑里了。”——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  相似文献   

10.
《化工管理》2010,(9):74-75
企业创新模式的开放性与封闭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封闭式创新,也没有绝对的开放式创新,它们之间仅是程度的差异。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也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两种创新模式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企业对创新模式的选用,建立在对企业内外部影响创新的主要因素的缜密分析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1.
对于“人无完人”这句话,我倒想从另一个角度作些理解。既然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是不是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个习惯,一见某某人出了件丑事,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人从头到脚都是臭烘烘的。即使这个人很有力气,我们也急需一个壮汉来解燃眉之急,却不肯承认这个人有力气,更不会用这个“臭烘烘”的人来解燃眉之急。宁可把这个资源浪费掉。 其实,十全十美和一无是处,都是看人看事的绝对化。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给人的整个印象,除了利欲熏心,胆大妄为,尖酸刻薄,劣迹斑斑之外,好像没什么可让人称赞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12.
对于绝大多数的销售人员来说,可能都在思考如何取得销售成功,而很少有人会去想哪些不良习惯导致了销售的失败。为了有助于大家做好销售工作,下文介绍了导致销售失败的十大恶习,可供参考—— 以下十大恶习常常会导致销售的失败:1.言行消极所谓言行消极,是指每天心态萎靡不振,怨天尤人。言语之间,仅显负面思维,有意或无意的喜欢传播负面消息。据心理学家说,人每天产生成千上万个想法。但每天固定的想法就几个。其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消极的、负面的想法上。一个拥有负面想法的人,不仅无法胜任工作,也无法面对生活,他的言谈举止必然也是消极的。消极的习惯是一种病毒,很容易地就传染给别人。  相似文献   

13.
《工业会计》2007,(10):47-47
张、李.赵3位女士都是国内知名学者,经常出国进行学术交流。每次出国回来都会结余一些美元,加上以前总感觉美元是硬通货.也都用人民币兑换过一些.积少成多.现在都有1万美元左右。过去她们都习惯于将美元存成一年期,现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外汇投资产品日益丰富,几位女士都开始考虑为提高手中美元的收益率而选择新产品了。  相似文献   

14.
官慧 《中国核工业》2008,(10):50-53
在秦山三期核电站工程开工十周年暨全面建成五周年之际.记者走进了秦山三核,力图通过采访,概括出三核的企业文化精髓,描绘出三核人的精神世界。可是,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工作。三核文化完全渗入到每一个三核人的心中,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式的习惯、行为举止的习惯、为人处事的习惯……任何试图去概括和理解的努力,都只能是接近一部分现实。  相似文献   

15.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加强企业管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加强人本管理。企业的立足之本就是那些适应时代发展、有崇高的理想、能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且不断创新进取的人。一切企业行为.均以人为本,从人开始,靠人去做:高层决策、高层管理,由高层管理人员来完成;中层管理由中层领导干部完成;基础工作由基层人员完成。整个企业的兴与衰,都与人息息相关,其关键也在于人。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也不得不置身于市场当中,审时度势,不断地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战术。目前市场…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2014,(8):11-11
“我们整个行业现在最起码还有几百家,这几百家企业没有我们一家有钱,为什么呢?我的分析,根本原因是人,你有没有好的人才。你如何让员工自身的个人价值和企业的价值一致,如何让企业去成就更多的人,我们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点”——日出东方董事长徐新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纺织》2009,(12):46-47
李水荣对对于创新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荣盛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荣盛的创新史,从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到产业的创新、文化的创新,正是创新使荣盛始终能够快人一步,引领行业的发展。李水荣常说,"创新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创新无处不在,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艺都有创新的潜力和可能,把日常的工作做得更好,把传统的产业做得更精,这也是创新,而且效果不俗。"  相似文献   

18.
今天,坐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尊敬。因为他们做了大多数企业没有去做的事情——尽管你可能会指出做这件事所带来的间接利益,但别忘了,中国纺织企业有几十万家,中国的企业有上千万家。但他们却选择了脱离这个分母,选择了克己与投入。  相似文献   

19.
《董事会》2014,(12):42-43
正现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调整转轨期。原先以GDP为主导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泡沫经济。社会也比较浮躁,企业家们大多是以商业的心态去做实业,比如搞房地产、虚拟经济等,新一届政府上任后,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发展速度可能会放慢一些。现在放宽的,不管是土地或金融,还是行业准入,都释放出一个很强烈的信号,但是要落到实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管理体制中还是会有计划经济的思维,有些原来的法律法规还是一种禁锢,落实就要先从打破这些禁锢开始,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毕竟,体制调整就意味着人事调整,意味着利益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严学锋 《董事会》2011,(1):28-29
十年前机会很多,只有30%的人在争机会,现在是人人都在争。如果不去读书,我到现在可能还是一个做原始积累的人,只是老板而不是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