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信息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明显,对政治的影响尤为显著。很多学者对信息科技持相当正面的态度,认为其能促进政府施政及民主建设。文章尝试建构电子公民身份,探讨将信息时代下的公民权作为规范以改善公共治理的模式。另外,政府虽然积极建构电子政府,但是在提供电子政务上,政府必须制定以具效益及负责任两项价值为基础的规范来作导引。最后,政府不应该单单停留在电子政务的提供上,更应开展电子民主。  相似文献   

2.
公民政治参与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和政府之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桥梁。以水价听证会为例,分析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困境,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公民的政治参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稳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主政治是以民主、法治为内核的现代政治制度,它的实现需要充分的公民社会基础。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与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府的主动改革以及经济、社会的特殊环境使得中国的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发展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探究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机理与实际作用,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主要特性和普遍价值:协商民主有助于推动我国宪政建设和人民民主;协商民主有助于民主政治和服务型政府的形成;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公民社会进步。探讨了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路径。要完善协商民主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丰富民主协商形式,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民意是一个新兴的热点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了民意宣泄的主要渠道.在法治社会中,网络民意也具有特别的法治价值与意义:一方面它折射出社会民主参与的程度与状况,给了公民民主训练的机会,公民在负责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同时从而也培养了公民的民主素养;另一方面它跟踪热点事件、监督政府行为、关注司法正义,通过对具体法治事件施加影响,往往表现出民主参与对法治进程的巨大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政治参与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条件,是政府与民众交流、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方式,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工作效率、加强对政府监督的有力手段。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次会议的召开,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公民政治参与热情正迅速蔓延,公民权利得到巩固加强,公民利益得到保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广泛的公民政治参与将成为大势所趋;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也必将成为今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线之一。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基础日渐成熟,积极培育和创新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机制,已日益迫切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正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议题,而国际社会已有这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从巴西、美国和北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中可以看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民主、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社会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良 《理论观察》2005,(5):44-46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民间组织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公民社会的兴起要求国家与社会的界限进一步明晰,并在此基础上赋予社会更多的自主性.这必将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发生深刻的变迁,以政治参与的深化、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合作与共治等为显著特点的参与型、合作型政府治理模式已经显露雏形并将随着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而走向成熟,从而为实现良好治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网络民意是一个新兴的热点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了民意宣泄的主要渠道。在法治社会中,网络民意也具有特别的法治价值与意义:一方面它折射出社会民主参与的程度与状况,给了公民民主训练的机会,公民在负责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同时从而也培养了公民的民主素养;另一方面它跟踪热点事件、监督政府行为、关注司法正义,通过对具体法治事件施加影响,往往表现出民主参与对法治进程的巨大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文萃  陈迪新 《发展》2007,(10):142-143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新世纪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取向与模式定位.突破"管理主义"思维模式与组织技术层面改革框架的窠臼,从政治民主走向行政民主,通过行政民主化改革来启动和推动服务型政府改革进程,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刘莎莎 《黑河学刊》2009,(6):112-114
法治被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确立以后,得到了中国社会的普遍认同。实现法治或进行法治建设,成为了我们极为重要的现实任务。法治是一个整体,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是社会改革发展的稳压器和助推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的主导性作用。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是实行民主宪政。民主宪政追求的目标正是社会的和谐。实行民主宪政的基本要求是确立民主宪政观念,弘扬民主宪政精神,建立民主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规模庞大的网络社会在我国迅速形成和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变革的今天。网络民意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伴随着持续数年的电子政务的推进,网络逐渐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上情下达、下情上这的重要信息纽带,网络参政已成为我国公民民主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对于政府而言,面对网络参政,政府角色定位与转变毋庸讳言,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网络参政前所未有的重视,比如国家主席、总理以及地方政府领导人通过网络与网民互动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点.但是,面对这一新事物,特别是在一些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角色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因而,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政府角色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理念、制度、工作队伍和舆情分析等几个方面阐述当前政府角色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琳 《改革与开放》2016,(12):56-57
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平衡理论论述了村民型、臣民型和参与型三者平衡、政府权力与政府反应性的平衡、政治的工具性和感情性平衡、共识与分歧平衡四类,解释了公民文化对稳定的民主制度的影响。本文基于《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简要述评这些观点并对其启示说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民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网络民主是现代反映民众议论和对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我国目前网络民主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完善网络民主的对策三个方面论述网络民主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有效形式。并对网络民主健康发展提出对策:政府方面:加快"电子政府"的建设,增强政府透明度;法制方面:积极推动网络民主法制化建设;公民素质方面:提高网民素质,优化网络民主环境;网络管制方面:加强网络管制,保证网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法制化轨道。作为硬性制度约束规则,《条例》的颁布对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合法化、规范化和保障公民知情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政治参与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利益.让公民时刻享有主人翁的感觉。同时,公民通过合法的手段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增强了政府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可见,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在新时期,我们的党更是重视公民的政治参与。在十七大报告我们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8.
马宇飞  梁荣武  王倩 《黑河学刊》2011,(3):48-50,52
自中国近代以来,"民主"纷杂地舶进,诚然"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但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受专制人治影响至深的中国,其"民主之路"究竟"路在何方"?而现代中国的"公民社会"却在悄然兴起,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日渐浸透、约束与制衡。同时",摸着石头过河"的部分中国学者也逐渐审视到了"自由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趋向"公民社会"的宏观背景中所具备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代学界对公民意识和民主研究非常关注,公民意识和民主的理念的源头就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公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我们考察公民意识与民主的历史渊源,就能够进一步解读公民意识与民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 服务型政府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依据法定程序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相应责任的现代政府。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决策形式和政府治理形式,对于转变政府行为方式,实现政民良性互动,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将协商民主引入政府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首先,协商民主有利于转变政府的行为方式。协商民主倡导公共治理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