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文化社会学理论中的文化模式、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变迁、文化控制等方面对宗教旅游进行分析,试图加深对宗教旅游活动及其经济行为的认识,揭示宗教旅游活动发展的条件、状况以及影响,以便能够更好更理性地开发宗教旅游资源、进行宗教旅游规划和发展好宗教旅游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文化社会学理论中的文化模式、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变迁、文化控制等方面对宗教旅游进行分析,试图加深对宗教旅游活动及其经济行为的认识,揭示宗教旅游活动发展的条件、状况以及影响,以便能够更好更理性地开发宗教旅游资源、进行宗教旅游规划和发展好宗教旅游业。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谋洲 《商业时代》2008,(15):87-89
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又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只有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经营的调控和监管,才能促成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构建居民幸福感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将居民幸福感作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益的探究指标。并据此设计问卷,对国家旅游局扶贫试点村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柏秧坪村乡村旅游扶贫效益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理论层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能够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四个维度与居民幸福感发生理论关联。在实证层面,从事旅游业的乡村居民也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增加了自身的幸福体验。最后提出从政策制定、资金投入、产业帮扶和社区参与四个层面,为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文化认同视域下研究中俄服务贸易竞争力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仅是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的创新,更是在文化全球化发展境遇下,融合各国文化差异,提升国际间贸易竞争力的手段创新.通过对文化认同理论的阐述与对中俄两国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探索文化认同理论对于中俄服务贸易中出现文化冲突与经贸摩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相应策略,并以旅游服务业作为案例具体分析文化认同对中俄旅游行业的影响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一种新兴经济形式,依据其特定的价值链运作模式不断地演进,继而迅速发展起来。本文重点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因、价值链运作的主要环节和驱动要素,以及产业价值链的运作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以期能为推动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漫长历史积累后才形成了我国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农村旅游行业稳步和大力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解决"三农"问题、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未在其经济发展中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在乡村旅游行业发展中虽然政府部门等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但传统文化还是有流失。针对安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本文重点对安徽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武汉市郊区乡村旅游景点骤增,但武汉市的乡村旅游营销工作依然显得较为落后。武汉乡村旅游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武汉市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应用营销学经典的4P理论,对武汉乡村旅游营销组合策略进行了设计,包括武汉乡村旅游产品策略、武汉乡村旅游价格策略、武汉乡村旅游渠道策略、武汉乡村旅游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试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应军 《商业时代》2007,(32):89-90
本文在阐述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文化变迁、生态变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正确认识文化变迁、坚持生态和文化发展方向、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及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管等方面论述了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全域旅游是我国新时代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核心战略,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中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进行了案例探讨。研究表明,全域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重点关注乡村性和地方性,拓展乡村旅游的地理界域、做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构建乡村旅游文化高地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并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指出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商》2016,(6)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也出现了蓬勃发展之势,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对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近年来,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最初的表现形式,其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乐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将对农家乐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建设智慧旅游乡村是我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之路,也是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乡村智慧旅游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即旅游者、旅游企业、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在对其利益诉求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设计基于核心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包括应用、支撑、保障三个方面的乡村智慧旅游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乡村旅游也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享受乡村生活的需求。乡村旅游现今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发展在规模、成就等方面还是远远落后于城市旅游和老景区(点)的发展水平。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乡村旅游人才教育、培养问题的忽视导致的乡村旅游人才的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国内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国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形象支撑体系、形象传播机制等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品牌构建与传播的理念基础和实现路径。以皖北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皖北地区乡村旅游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目前皖北地区乡村旅游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形象定位不够准确、品牌传播途径单一、知名度不高,导致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针对皖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要加强政府引导、统一区域规划,组合传播媒介、传播一致形象,运用新兴技术、深植品牌文化,实现皖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古村落作为乡村旅游中珍贵的文化旅游吸引物,开发和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旅游循环凝视理论,以洛阳魏家坡古村落为例,对其开发历程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古村落作为“高语境吸引物”的角度分析,对魏家坡的文化内涵发掘、文旅项目打造、公共空间建设和营销平台搭建四个方面,提出提升策略,从而实现目的地共建共享和旅游过程中主客价值共创,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婺源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最后的香格里拉",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的"朝阳产业"。而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要素之一,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景观会带来一些影响。文章通过研究发现,婺源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空间景观形态、乡村田园景观、乡村人文景观、乡村生态环境景观等方面出现一些变化,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内外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回归乡野自然为主的乡村旅游在全球迅速推进。发展乡村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给旅游地居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现以黑龙江省尚志市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乡村旅游对尚志市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实现各方经济利益;加强环境保护;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论述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针对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与开发项目比较单一、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淳朴民风受到冲击等方面,分析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合理规划休闲型体育旅游项目、如何走乡村体育休闲旅游与院校相结合的道路、如何积极推进民俗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如何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结合点以实现"双赢"等方面,提出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开发和整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