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国债结构不合理。A、期限结合不合理:国债发行中,长期国债年度发行不均衡,自1981年到2000年,国债发行基本上以中期国债为主,短期国债发行规模过小;国债偿还期限过于集中,新债发行的三分之二要用于偿还旧债。B、利率结构。国债利率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1-2个百分点,国债票面利率本身已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就难以刺激个人投资参与流通转让市场的运用。C、国债品种结构单一。主要是凭证式,记帐式,固定的持有期限等几种国债。D、持有者结构。目前我国国债的持有者以个人为主,社会公众拥有60%的国债,在我国中央银行资产构成中基本不包括国债,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也仅占其资金运用的5%左右。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国债发行市场的发展进程  在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的最初几年里,我国基本上采取政治动员与行政分配相结合的强制分配方式。这种方式与市场经济平等、自愿的原则严重背离,发行难度相当大。投资者缺乏投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单纯地认为是为国家尽义务。当国债发行难以为继时,从1985年起相继进行了改革。但这类改革不是考虑根据市场要求改革发行方式,而是单纯附加优惠条件来吸引投资者,诸如缩短国债期限、提高国债利率等。由于发行方式这个根本点没有改革,人为造成了还债高峰不期而遇并加重了还本付息的困难,陷入了不良的债务循…  相似文献   

3.
国债期限结构与经济目标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达到了6200亿元.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点,国债有着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功能[1].在国债发行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其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对国债结构期限结构的管理.本文通过国债发行期限结构与国债期望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灰色关联分析,将不同期限国债的功能进行区分,为调整国债结构,实现特定时期经济目标提供基础[2].  相似文献   

4.
严清  李晋明 《经济师》1993,(1):42-43
<正> 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本文专指内债)以来,已累计发行各类国债约1300亿元人民币,扣除还本420亿元,尚有内债余额865亿元,国债市场已由幼儿期步入成长期,但仍然存在国债流通市场规模狭小,发育迟缓;国债期限结构单一;国债管理体制不顺;国债市场管理松驰,制度不完备;法制不健全;国债发行兑付工作组织不力;配套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用活用好国债这一筹资方式,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发展“助推器”的特殊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完善国债市场机制,特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国债在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从中长期看,应坚持在降低国债筹资成本,控制国债规模的基础上,优化国债的结构,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增强政府的偿债能力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保障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一、降低国债的筹资成本1.调整利率。在市场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或逐步上升时,应该发行期限较长的债券;在市场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或逐步下降时,应发行期限短的债券或利率随市场利率浮动的债券。发行国债应尽可能安排在银行降息之后与银行加息之前,这样可大大降低筹资成本。随着国债发行…  相似文献   

6.
从1996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招标方式时起,我国国债发行机制逐步地市场化、规范化。但应注意的是,我国国债招标发行机制还很不完善,在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完善国债发行机制,必须坚持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坚持规范与发展相结合,以严格规范的制度来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丹 《经济前沿》2003,(7):42-43
国债的流动性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 作用,国债的流动性较高,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而且能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提高国债的流动性,既可以增加对国债的有效需求,有利于新债发行,又有利于缩小国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差距,使国债利率成为基准利率。因此,各国国债管理当局都对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予以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国债的流通性不高,国债流通市场起步也较晚,市场发育度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国债的期限、品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3至5年的中期国债,长期品种少,短期国债也只是少量发行过。短期国债的流动性最强,是发达国家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体;它的缺乏使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先天不足。 国债不能在不同市场间自由转移,  相似文献   

8.
我国财政部为了弥补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解决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于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而从1987年以来,在发行国库券的同时,又陆续发行了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特种国债和保值公债。国债的发行,不仅在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解决国家重点建设的资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市场开拓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国债的发行过程以及发行控制上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国债发行期限结构单一化严重影响了国债的健康发展,给整个经济生活投  相似文献   

9.
8月17日上午,财政部2011年在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正式启动。这是财政部第三次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50亿元向个人发行。此次发行的国债中有150亿元面向机构投资者,期限分别为3年、5年、7年和10年,发行金额分别为60亿元、50亿元、30亿元和10亿元;另外50亿元面向个人投资者,期限为2年。  相似文献   

10.
郭玲  张志超 《现代财经》2005,25(1):14-16
从1996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招标方式时起,我国国债发行机制正在逐步地市场化、规范化。但应注意的是,我国国债招标发行机制还很不完善,在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我们应该加以注意以减少国债发行的费用。  相似文献   

11.
李兴宇 《经济纵横》1997,(6):49-51,48
日本国债的发行及对我国的启示□李兴宇一、日本国债的种类构成日本国债的种类繁多,可按不同标准来划分:(一)按偿还期限可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种国债。长期国债的期限分别为20年、15年和10年,其中以10年期为主。通常要定期向持有者支付利息,也称“长期付...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赤字与国债的挤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财政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投资和扩大支出 ,有人担心会对私人部门经济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提出质疑。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公共部门投资增加 ,对民间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 ;我国现阶段仍具备较大的国债发行潜力 ,但国债发行规模的增长率应逐步控制 ;挤出效应通常会随着国债还本付息期限的延长而增加 ,但在当前我国“挤出效应”较小的前提下 ,选择发行更多的长期国债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完善国债发行市场。国债发行市场主要涉及国债的发行规模、国债品种和国债发行方式等方面。我国国债的规模近几年上升迅速,国债发行市场已经由买方市场转化为卖方市场。我国  相似文献   

14.
王遥 《资本市场》2000,(6):10-11
<正> 关于我国目前的国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进一步发债的空间问题,理论界已经进行了较充分的讨论。一般的结论是,从应债能力来看,国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尚有较大空间;而从偿债能力分析,我国国债规模已超出了最高数量界限,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控制线15%~20%;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更是高达55.8%,几乎超出公认控制线25%~30%的一倍。因此,是财政偿债能力,特别是中央财政偿债能力限制了国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当指出的是,以上对于财政偿债能力的分析仅仅是以财政预算内财力为基础进行的。如果我们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把眼界放得开阔些,重新以政府实际可支配财力为基础对财政偿债能力加以分析,结论恐怕就不  相似文献   

15.
正一是创新国债品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储蓄国债创新提供了契机。从我国国情来看,保留目前中短期国债,这类国债符合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投资群体。创新变动期限类和长期固定期限类国债品种。变动期限类国债最长设计为10年期,可选择3年、5年、7年终止投资,适合于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更高收益但未来支出不确定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 ,国债的发行对于筹集资金并投资于特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弥补国家财政赤字 ,解决先支后收的临时性资金周转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债券市场结构、期限、发行方式等方面来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方向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随后,央行行长在两会上明确表示存款利率或将两年内放开,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储蓄国债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储蓄国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储蓄国债市场化,并研究在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工作存在管理落后、缺乏定价机制、储蓄国债期限结构失衡、流动性差、隐藏提前兑付风险和发行失败风险等问题,并提出构建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归纳了美国市政债券运行管理的主要经验,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地方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各自特点与彼此差异。研究认为,应立足我国国情,从建立健全法律约束、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打破传统限额管理、实行发行主体和偿债主体统一、引入债券保险和项目破产机制、推行利率差异化市场机制、丰富发行品种和期限结构等方面,为我国专项债券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 1991年,我国已进入偿债①持续高峰期。这对一个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不到25%,财政连年出现近百亿元赤字的国家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与此同时,国债发行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阻力。财政收入不足与国债发行困难相互交织,影响着“八五”时期改革与建设任务的完成。因而,合理地做出国债对策的选择,对于圆满完成“八五”计划,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了避免过高债务规模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潜在风险,将国债发行规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证明对当前国债规模的适度性作出判断,从而对未来我国国债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对历年国债各相关指标的理论分析,以及时间指数模型、ARMA模式、KMV模型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国债规模已经超出安全范围,并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为了扭转不良趋势,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势在必行。积极预防未来国债发行和偿还可能引发的风险,不仅可以促使国债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更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