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综合商社是一种超大型、多元化、工贸相结合、内外贸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日韩两国综合商社的模式引入注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纵观日韩两国综合商社的发展,有其差异,也有其共性。从差异性来看,起源、类型、政府支持程度,营销战略存在差异,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从共性来看,在扩大出口,带动本国经济增长和实现产业国际化方面两国是一致的。通过对日韩两国综合商社的对比,为组建我国综合商社提供了借鉴的经验,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商社模式,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综合商社最早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是日本战后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开路先锋。后来被亚太地区不少国家移植和效仿,并在各国政府的有效推动下,为本国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1994年在以外贸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上,开始了综合商社的组建试点工作。与此同时,许多省、市和中央的企业集团都在研究和探索综合商社之路,试图走出一条以贸易为主体,以金融为纽带,集贸易、金融、信息、投资、组织协调、综合服务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之路。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贸企业更是举步维艰,因此,进一步探讨我国综合商社的培育和成长之路,更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日本综合商社的运营模式以及运营特色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解析日本综合商社的七大运营系统,发现日本综合商社以及下属的关联企业在整个商业世界发挥的作用,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相互配合、互利共生。最后,从H本综合商社的发展过程中得出日本企业的发展模式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商事登记公信力是保障登记信息真实合法的有效手段,是商事登记公示效力的重要延伸。现代商事登记公信力以国家信用、登记申请人信用、社会中介组织的信用担保、公证效力、外观主义为其存在基础;以商事登记簿为其发生根据,以市场信用机制为信赖保证,具有保障市场安全和提高交易效率的功能,通过公证、公告、更正登记以及救济机制保障其信赖基础与功能发挥。分析商事登记公信力的法律结构,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措施,可以为深化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商事侵权是商业交易中的侵权行为。商事侵权行为是指在商事活动中,行为人违反法定的或交易习惯上的注意义务侵害他人权利和法益的行为。商事侵权责任法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民商法的独立法律部门,而是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普通的商事侵权行为和特殊领域的商事侵权行为划分为基本框架,确定商事侵权行为的类型。普通的商事侵权行为以侵害的客体为划分标准,包括侵害商事人格权、侵害物权、侵害债权、侵害知识产权和侵害营业权等侵权行为,特殊领域的商事侵权行为则包括公司侵权、证券侵权、产品质量责任、商事欺诈侵权、竞业禁止侵权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无法完全归入普通商事侵权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6.
发展流通企业,对于转换流通企业经营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形成规模经济以及加强国家对流通领域的客观调控等方面,均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学习日本综合商社的集团化和国际化经验以促进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贸企业要向综合商社发展马旭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旨在塑造规范化、制度化的市场主体,从而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机制,外贸企业直接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因此应率先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早成为制度化、规范化的国际市场主体,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直接...  相似文献   

8.
商事人格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事人格权是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结果,是主体人格利益在商事活动中的体现,与传统民法中的普通人格权的目的、内容、保护方式、范围均有所不同。商事人格权的利用能够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是具有财产价值内容、可转让。可继承的财产权。包括商事姓名权、商事肖像权、企业名称权、商号权等标识性商事人格权,还包括间誉权、信用权商业秘密权等体现主体内在人格利益的商事人格权。商事人格权应通过民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
发展流通企业,对于转换流通企业经营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形成规模经济以及加强国家对流通领域的客观调控等方面,均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学习日本综合商社的集团化和国际化经验以促进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商事制度创新:兼论商事制度变迁中的文化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事制度的变迁与人类文化的演进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文化在人类活动中产生,又通过人的价值观、习俗和道德等制约着人的商事行为。商事制度的演化受到文化的直接的非正式约束和间接的强制性约束。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文化约束下的商事制度变迁可能是进步的,也可能是退步的。近代商事制度的形成与人的理性商事观、商事精神、契约文化和信用观念密切相关。在商事制度发展的初始阶段,要特别注重运用先进的商文化引导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投资条约仲裁是以国际商事仲裁为模板建立的,其不仅在具体规则中体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特性,同时其实践中无不体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投资条约仲裁在争端主体、争议事项、仲裁庭管辖权之基础等多方面存在特殊性。为避免投资条约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等原则相冲突,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了改革投资条约仲裁的努力,这些努力可以视为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商事主体的市场退出机制是商事登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事登记立法都没有对商事主体的市场退出予以足够的重视,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对商事登记进行体系化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商事主体退出市场的原因、种类、程序等,可以通过商事登记制度的程序设计为商事主体有序退出市场构建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3.
商事信用缺失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突出的问题之一,而完备的民商法制度对商事信用缺失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当前,我国规制商事信用的民商事法律存在一定的制度缺位,导致商事信用缺失问题长期难以得到解决.需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民商事信用法律规制体系,从信用权、经营资格审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制度、市场主体制度、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等方面予以立法完善,以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的商事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14.
发展流通企业,对于转换流通企业经营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形成规模经济以及加强国家对流通领域的客观调控等方面,均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学习日本综合商社的集团化和国际化经验以促进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商法基本原则从“三原则说”到“八原则说”的不同见解,笔者以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观为指导,从商事关系的本质、现代商法产生的大背景出发,以动态的眼光重新研究了商法的基本原则,从而确定了商事主体法定原则、商事行为自治原则、商事安全保障原则的商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流动商贩因未经过商事登记取得营业执照而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然而,从商事登记促进交易便捷、保障交易安全、便于政府监管征税的制度目的看,城市流动商贩经营不履行登记并不损害商事登记的功能。商事登记的种种成本也是流动商贩作为小规模经营者难以承担的。因此,为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对城市流动商贩应允许不经商事登记而成为合法的商事主体。  相似文献   

17.
核准与发照是商事登记中的重要步骤和核心环节。因为在内容上,前者关系到商主体资格的取得;后者决定着商主体的经营资格的缺失。在法律行为的性质上,前者体现着商事登记的私法本质;后者由于行政管理的主导,具有公法特征。对商事登记的公私法性质分析的目的就在于确认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得失的性质、方式、时间及标志,以解决实践中“统一主义”立法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商事登记是商人将应当登记的事项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于登记簿上,并被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公告法律行为。关于商事登记的性质,应将商事登记区分为商主体登记和营业登记再进行确认,商事登记的效力一般认为具有对抗效力。但是,为了维护商事交易的安全、维护交易秩序,对商事登记中不实登记效力应该区别对待。研究商事登记效力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  &#  &#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26(1):64-66, 83
我国城市流动商贩因未经过商事登记取得营业执照而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然而,从商事登记促进交易便捷、保障交易安全、便于政府监管征税的制度目的看,城市流动商贩经营不履行登记并不损害商事登记的功能,况且商事登记的种种成本也是流动商贩作为小规模经营者难以承担的。因此,为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对城市流动商贩应允许不经商事登记而成为合法的商事主体。    相似文献   

20.
商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独特价值理念,决定了商法在商事纠纷认定与解决机制上应有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独特方式与路径,即独特的商法思维之应用.基于对大陆法系理论的继受和发展,加之长期以来"民商合一"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主导,当前各级司法机关在审理商事案件中都不可避免带有深刻的民法思维烙印,商事司法实践存在着背离商法思维的现象.作为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途径,商事审判中应当合理应用保护商事营利、尊重企业自治、协调利益均衡等独特的商法思维,以现代商法思维主导商事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