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土族民歌几日前行走西宁,顺路探访了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让我惊喜的是在这隐秘的土族聚居区,发现了土族特有的手工刺绣技艺——盘绣。土族被称为"彩虹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土族儿女,不仅能歌善舞、热爱生活,而且服饰文化尤为引人注目。看来来往往的土  相似文献   

2.
正这里是七色彩虹的家乡,是大美青海的缩影,是吐谷浑王国大营扎寨的地方,是登上青藏高原的第一个台阶,"天路"从这里启程!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互助县是中国土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我国土族居住最集中,土族人口最多,土族民俗文化最淳朴、最厚重的地区,将其县府所在地威远镇建设成为中国土族文化古镇和5A级特色土族文化旅游景区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这既符合中央提出的"一带一  相似文献   

3.
青海土族     
<正>"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这是一首在土族聚居区广为流传的赞歌。土族被称为"彩虹民族",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又被誉为"彩虹的故乡"。土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的互助、大通、同仁等地,还有部分居住于甘肃省天祝、水登等地。  相似文献   

4.
<正>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土族居住最集中、土族人口最多的地方。这里,是七色彩虹的家乡,是大美青海的缩影,是吐谷浑王国大营扎寨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有独特的口传艺术——土族花儿,有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让我们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感受互助土乡的中秋节。  相似文献   

5.
李勍  李全举 《中国西部》2009,(6):114-115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  相似文献   

6.
土族是我国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青海省的东部湟水流域和祁连山以南的互助、大通、民和、以及毗邻的甘肃的天祝、永登、卓尼等地区。土族的源流与历史绵邈久远,随着历史的兴亡嬗变,土族人民与邻近的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西北,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充分表现在土族独特的风尚习俗中。  相似文献   

7.
土族的丧葬习俗,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它的特点表现在丧葬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方面。一个只有20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竟有火葬、土葬、天葬和水葬四种葬俗礼仪,这在其他兄弟民族中实属鲜见。究其原因,窃以为这与现今土族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不无源渊关系的。我们不妨从历史上有多个民族成分的人融合于吐谷浑的后裔土族而成为今天土族这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中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8.
民俗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亮点。作为青海独有的民族——土族,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文章在对土族民俗旅游资源及旅游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土族民俗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土族婚葬习俗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族文化的交融不断地变迁和演变,但是"舅权"文化历来表现明显,独具特色。它主要体现在土族婚嫁习俗和丧葬习俗中。一、婚丧习俗中的"舅权"文化(一)土族婚嫁制度中的"舅权"一场完整的土族婚礼虽然有"送亲"和"迎亲"两大部分,但在土族人眼中"送亲"的场面似乎显得更为隆重和热闹非凡。"送亲"过程中有严格次序  相似文献   

10.
六月底,正是青海青稞拔节、油菜花开的季节。我有幸参观考察了位于互助县的土族民俗文化村,领略"彩虹的故乡"独有的风土人情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进土乡,欣赏着漂亮的土族阿姑们身上的"七彩袖",犹如走进了这个民族生活的长廊,土族生活的绚丽多姿,土族历史的斑斓多彩,一下子展现在眼前。我们似乎看到一个满怀希望、满怀憧憬的民族,用蓝天、红日、白云、绿色的希望、金色的丰收、玫瑰色的爱情编织成自己美好的生活花环。  相似文献   

11.
这里,是彩虹的故乡;这里,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多项国家级非遗在此集结;这里,有世界上狂欢时间最长、艺术形式最古老的"狂欢节";这里,有独特的口传艺术——土族花儿;这里,有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复杂的地域环境与多元一体格局丰富了中国人的人生仪礼形态。婚姻是人类繁衍和社会延续的基本制度和活动,婚姻仪礼更是丰富多彩。本文用民族志的方法描述了土族聚居区的一场汉族婚礼,通过婚礼程式,分析土族对汉族婚礼的影响以及当代变迁,并总结其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这里,是彩虹的故乡;这里,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多项国家级非遗在此集结;这里,有世界上狂欢时间最长、艺术形式最古老的"狂欢节";这里,有独特的口传艺术——土族花儿;这里,有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4.
金晓霞 《魅力中国》2011,(8):108-108
华夏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原始先民都曾创造令人赞叹,博大精深的口头文字。土族文化在中华多元文化中亦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土族《格萨尔》说唱比之其他兄弟民族的《格萨尔》说唱,毫不逊色。蕴涵丰富的文化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土族的轮子秋,藏族、蒙古族的赛马,撒拉族的皮筏子,回族的民间传统武术等。这些民族传统项目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其中,有些项目在其产生与流传过程中与动人的传说、神奇的故事相结合,被赋予了令游客神往的文化内涵和传奇色彩。如土族的纳顿节、回族的木球、撒拉族的抓蚂咋等活动。加之青海高原拥有广阔的地貌  相似文献   

16.
青海是西部美丽的地区,塔尔寺、西宁清真大寺、青海湖和乌岛等名胜旅游点都使我流连忘返,到土族风情浓郁的互助农家做客,更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乌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回、藏、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  相似文献   

18.
"花儿"响起来青海互助,是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县城设在威远镇,四条主要街道十字交会,正中稳坐了一座明代建筑的钟楼。有名的青稞酒就产于此城。山里头高不过五峰山,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土族最多、最为集中的区域,是2009年青海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之一。本次实证研究选择了互助土族自治县所属三个行政村农户养老现状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户参加新农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海西地区是蒙古、藏、汉、回、土族、撒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是多民族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地下资源十分丰富而持开发的一块宝地。当中央将战略部署转移到我国中西部地区,我们在着手设计柴达木开发计划的时候,应高瞻远瞩,不仅要作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