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登新 《西部论丛》2008,(10):52-53
中国与西方救市手法差异之源 中外“救市”手法之所以差别巨大,主要是因为股市的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我国股市的不成熟或欠发达,中国政府“救市”一般采用“场内救市”,或称“行政救市”,即直接进场改变既定的市场游戏规则(如降低印花税、佣金,甚至限制大小非减持等);相反,在经济和股市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救市”一般只采用“场外救市”,  相似文献   

2.
刘亮 《环球财经》2008,(5):62-63
监管者总是希望股市完美,希望股市“慢牛”,因此中国股市在熊市的时候,政府要想办法救市,“快牛”的时候同样要予以打击,其结果往往达不到稳定股市的目的,反而是加剧了股市的振荡。  相似文献   

3.
1994:政策救市行动与国债年的形成 1994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显著特点是股市滑入偏冷区,政府主管当局急忙出台救市措施引发股市剧烈振荡,以及在股市偏冷和后来股市剧烈振荡的高风险中形成了持续的国债热。或许还可以这样来概括1994年的中国证券市场特点:股市冷时,冷得出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危机的全球化蔓延,其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有多大?这场危机何时能结束?政府是否应该“救市”?如何救市?成为业内学界讨论的热点。而股市去年的暴跌正常吗?刺激股市能否挽救经济?今年股市有机会吗?这些又成为投资者的疑问与困惑。  相似文献   

5.
股市难救     
皮海洲  小西 《新财经》2008,(11):79-79
目前,困扰中国股市的最大问题应该是“大小非”问题,在这一问题没解决之前,频繁的救市措施似乎也难救股市.  相似文献   

6.
马全胜 《沪港经济》2008,(12):28-28
A股救市 A面 事件回顾: 今年以来,暴跌已经成为A股常态。与此同时,市场上的舆论引导者们掀起了一轮“要不要救市”的争论。主张救市者认为,维护股市的稳定,监管部门义不容辞,而且股市暴跌的很大原因,是由于监管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存在巨大漏洞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任悦 《新财经》2008,(5):28-28
股票交易印花税终于在救市与不救市的争论声中降下来了。股市应声大涨,千余只股票涨停,被套牢的股民终于见到亮了,不救市的声音在一片飘红中烟消云散。有评论说,降低印花税并不应该算是政府救市,只能算还公平于股市。其实,无论怎样的一种说法,面对盘中汹涌的红潮,都显得十分苍白。资本的力量、市场的需要,才是降低印花税的真正推手。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创建14年,关于股市的争论也持续了14年。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的争论又升级了:由“股市为什么低迷”、“如何救市”,升级到中国股市“是不是赌场”、需不需要“推倒重来”、如何解决“一股独大”、股市有没有“边缘化”等重量级问题。也许是中国股市的问题太多了,参加论战的各方有指责政府的,有指责监管机构的,有指责上市公司的,有指责券商的,有指责中介机构的,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8,(17):14-16
从去年10月开始,内地股市由高位调整,上证指数跌幅超过40%,投资者信心虚怯,近日内地有人要求政府救市,亦有人反对以任何方式救市,各方正在大辩论。从市场化而言,政府当然不应该干预股市,  相似文献   

10.
对救市政策演变前景的第一个判断是,大小非问题的解决已经没有可能。在2008年初,我在中国证券界最早提出了大小非是中国股市最主要威胁的观点,并且认为大小非会导致中国股市暴跌并进入漫漫熊市。当时,我的这种观点几乎没人赞同,但现在,实践已经证明我的判断完全正确。把中国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一古脑地推给美国的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8,(15):16-17
中国人当前除了西藏问题外,最关注的大概是两个问题:“A股何时才能见底”,“政府是否会救市”。为什么,因为大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股价一个阶段来泄了几乎一半。3月26日,中国股市收于3600点上面一点的地方,这是在连续大泄后一个小小的徘徊。这是在开什么玩笑?中国股市为什么这么不讲道理?为什么两大银行及整个中国银行业成绩那么好,股市却不予理睬?为什么中国股市这一个阶段来持续大泄?  相似文献   

12.
韩志国 《发展》2003,(2):72-73
2001年6月以来的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熊市。尽管国民经济的整体走势依然十分强劲,但股市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始终狂泻不止。虽然管理层为扭转股市颓势而出台了一个又一个的救市措施,但股市对这些措施却似乎置之不理,依然固我地循着熊市的轨迹而继续前行。这一切在提示着我们:中国股市的内在机理已经发生了严重障碍,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进行研究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解决,中国股市的状况就 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并有可能逐渐滑入长期大熊市,且会反过来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拖累作用。从总体上来说,中国股市的危…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4日】中国股市的一路狂泻令上证综指在8个月的时间里跌去一半多、降到了3000点以下。许多投资者曾以为,到了这个水平,政府就会出手救市。然而,众所期待的救援没有到来,一些分析师们认为政府令股市起死回生的能力正在减退。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4月8日】救市不救市,到底是不是一个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独特的市场上,答案往往出人意料。 2008年开年以来,中国股市一直不见好。承接去年10月的跌势,短短半年间,股指已跌去近半,沪指从去年10月逾6100点的高位跌落到3600点附近。这轮暴跌,超出了市场预计,被指为“非理性”。对于何处是底,似乎已无人心里有底。  相似文献   

15.
时间的指针指向2008年以后,“救市”成为经济领域的关键词。楼市下颓需要救市,股市暴跌需要救市,经济放缓处于下行态势时需要救市,就业形势严峻需要救市……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频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轮番上演“救市”组合拳。政府救市的热情一直只增不减,因为关系着行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而受限于宏观调控的力度以及市场所能承受的程度,宏观调控所能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仍是一个很难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A股救市A面事件回顾:今年以来,暴跌已经成为A股常态。与此同时,市场上的舆论引导者们掀起了一轮要不要救市的争论。主张救市者认为,维护股市的稳定,监管部门义不容辞,而且股市暴跌的很大原因,是由于监管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存在巨大漏洞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王清辉  赵越 《新财经》2010,(5):83-83
历史证明,股市的健康发展不能靠频繁调整印花税来“救市”和“挤泡沫”,如果政府不希望股市大起大落,就应该从制度建设上着手  相似文献   

18.
平准基金的救市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西部论丛》2008,(8):52-53
中国股市自去年10月以来波动幅度日益加大,相比于去年10月的最高点6124点,目前股票市场的最大跌幅接近60%,90%以上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2/3以上的流通股股东的损失超过大盘的下跌幅度。面对中国股市如此大的波动,救市方案再次被市场热议。而在多个方案之中,建立强有力的平准基金成为市场的最新热点。  相似文献   

19.
受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中国股市也发生了深度调整,其调整之深已到了非救市不足以恢复市场信心的地步,而同样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楼市,却表现出另外一番风景:虽然交易量大幅萎缩,总体却仍呈高位盘整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内地股市最近数月来波动颇大,主要因为股价随内地政府推出救市措施而相应调整。自去年10月以来,内地股价一直下跌。尽管下跌可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政府持续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全球股市回落,但中国内地的投资者普遍将解禁限制性股份视为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