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采用全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GML)指数测算2003—2017年中国285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分析了城市GTFP的时空演进,检验了城市GTFP的空间相关性,并用空间杜宾模型估计城市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GTFP呈现增长趋势,总体呈现“南(偏西)-北(偏东)”格局,城市GTFP标准差椭圆整体向西北方向发生了偏移,技术进步在提升中国城市GTFP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城市GTFP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表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促进邻近城市GTFP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发投入和环境规制抑制邻近城市GTFP的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分别存在“竞相到底效应”和“污染泄漏效应”。  相似文献   

2.
3.
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面板回归模型考察长三角城市韧性水平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韧性水平总体在不断提升,呈现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区域格局;区域间差异是造成长三角城市韧性水平区域差异的主因,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扮演着次要作用;长三角城市韧性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空间集聚模式相对稳定;财政分权、人口密度及市场力的提升对城市韧性水平有促进作用,不同影响因素对城市多维韧性和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群韧性能力的作用有所差异。因此,未来可以通过扩大财政自主度、提高公众受教育水平、适时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等方式强化长三角城市韧性。  相似文献   

4.
5.
从经济、生态、社会、基础设施和制度五个维度构建城市韧性评价体系,考察2003—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时间演进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总韧性稳步提升,城市间韧性差距逐渐扩大,省会城市总韧性高,但区域带动作用不强;基础设施韧性在五个维度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提升迅速,制度韧性逐渐落后于城市韧性的其他方面;城市群内城市韧性的层级分布特征明显,其他城市与省会城市存在较大落差;高韧性城市呈现团块化的分布结构,多分布在主要水系周边;城市群城市韧性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制度韧性方面。改善空气质量,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提升城市开放程度和优化人口结构是破除韧性障碍的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6.
7.
城市以追求高效率为目标,城市效率的测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湖南省2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2001—2013年近13年面板数据,结合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城市要素空间投入——产出角度,对湖南省城市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3年,湖南省城市技术效率仅为0.847,未达到DEA有效;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3.0%,主要来源于技术改进,技术效率变化起着拖累作用,全省城市效率变化整体呈现稳中求进的趋势。同时,省内城市效率区域差异和个体差异特征明显,城市效率的区域空间差异格局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格局的一致性,长株潭地区城市效率水平和全要素增长率均最高,湘西地区城市则均表现为最低;针对城市效率时空差异的驱动机制表明,其主要由影响城市效率的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有机协同的"自增长机制"体系所导致。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运用密度表面、空间聚类、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探讨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对我国360个拟建生态城市的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表明,从时间维度上讲,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空间展布经历了一个由离散——聚集——离散的倒U型演化过程;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拟建生态城市的空间分布显示出较强的地域分异特征和聚集现象;从分布密度上讲,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驱动机理的分析表明,城市规模、城市经济状况是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对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城市韧性的时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黄河流域城市群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水平脱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5~2016年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脱钩分析和Theil指数对于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脱钩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大部分城市处于扩张连接、扩张相对脱钩的状态,少部分城市处于强脱钩状态,城市群之间的脱钩状态呈现出上、中...  相似文献   

12.
黄建武  陆胤昊 《价值工程》2010,29(20):221-222
洞庭湖的演变,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了洞庭湖的形成及历史演变过程,据其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从全新世开始,把洞庭湖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近1万年以来至约200年前、近200年至建国前、建国以来。在分析荆北荆南地质演变规律以及江湖关系和泥沙冲淤的基础上,将荆江与洞庭湖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分析,并将影响系统的各因子进行分类:地质构造、江湖关系与水沙冲於、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得出了近阶段小时间尺度内洞庭湖的演变是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以西南地区古代城镇群的结构关系为研究对象,结合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的查考与推理,从区域角度,对先秦至明清时期西南巴、蜀、滇、黔四大文明区系城镇群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动力机制的演变进行全景式梳理,重新审视、认知当前西南地区城镇群的空间关系,并力图拓展古代城建史研究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的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君帝  纪红 《价值工程》2010,29(15):139-139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带来了中国区域经济的腾飞,并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明月  代安锋  熊兴军 《价值工程》2014,(30):160-162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近年来城镇发展势头不断加快。本文通过对云南地区行政建制沿革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并对云南城镇历史发展沿革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云南城镇历史发展规律的探寻,从历史沿革中找寻云南城镇历史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外在支撑。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治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核心逻辑之一,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中开展了较多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流域治理碎片化及流域保护“多规不一”等问题。推进协同治理,主要包括流域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及流域沟通和协调机制的创新,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的提升。实践中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协同监管,强化流域协商机制建设,完善流域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流域治理长效机制,从而提高黄河流域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1980年代以来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状况和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动出发,定量考察从19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格局及其演化,分析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变动所表现出的特点,并对城市群未来演化和加强城市群治理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25):65-67
流域经济是空间经济的一部分。文章主要研究黄河上中下游三者之间的经济空间存在分异和下游城市间经济存在的差异性。文章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讨论了黄河流域各区段经济的差异性,找出黄河各区段经济落后地区的问题所在,研究黄河流域最优的发展路径和开发模式,保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流域区经济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冲击为观察窗口,本文基于“资源-能力-关系”的理论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组织韧性驱动机制,检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沉淀性冗余资源、管理者能力、创新能力、员工薪酬激励和企业社会责任六个条件对组织韧性的组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组织韧性驱动机制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资源-能力-关系驱动型;资源-能力驱动型;资源-关系驱动型。(2)无论民营企业通过哪条路径构建组织韧性,资源(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或沉淀性冗余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驱动条件。(3)相较其他条件而言,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管理者能力与创新能力对民营企业组织韧性的形成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4)在一定情形下,资源、能力与关系之间具有替代关系。研究结论为揭示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组织韧性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康 《价值工程》2021,40(23):190-192
创业韧性作为创业者克服困境,自我恢复与成长的能力,可以帮助创业者或企业家在逆境中实现自我超越,促进创业成功.然而目前来说创业韧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重视韧性对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而较少关注创业韧性的驱动因素.本文通过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QCA)探索失败情境下不同因素的组态对创业韧性的影响后发现:①并不存在单一的核心条件会促使创业韧性的形成;②驱动创业韧性的形成分为四条路径,并就四条路径对结果进行讨论;③低创业失败恐惧与高创业经历在经济成本与社会成本缺失下对创业韧性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并推动创业者继续展开创业活动,而不会一蹶不振,退出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