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楚晓玉 《现代商业》2022,(3):107-109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循环"是中国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苏州地区当抓住新机遇,以自贸片区为载体,深化金融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投资贸易环境,发力离岸贸易,推动数字贸易,重塑"双循环"格局下苏州片区开放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2.
居民消费增长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检验数字经济、流通效率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数字经济通过提升流通效率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增长促进作用存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流通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异质性,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以及流通效率较高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促进效应更强,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也更显著。因此,我国应当通过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发展、提高数字研发创新能力、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发挥数字经济新优势,提升流通效率,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3.
戴智 《商展经济》2024,(4):15-18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基于当前经济形势和中国发展现实做出的长期战略抉择。当前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境况下,数字经济仍能迎难而上,保持逆势增长,成为应对冲击,提升经济韧性,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从新发展格局需要数字经济的赋能、数字经济能够赋能新发展格局以及数字经济如何赋能新发展格局三个维度来探讨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对厘清数字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西安市作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城市,近年来面临着外贸转型升级的压力。数字外贸依托新一轮信息与数字技术将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交易链的融合发展,成为“双循环”发展的新动力。同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能拓宽西安市数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双循环”背景下西安市数字外贸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循环”背景下西安市数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数字产业链拥有非常强大的串联能力,它可以利用产业链的效应,推动上下游实体产业的整体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是简单地利用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进行赋能,而是二者互相促进。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加速数字发展”是新的命题,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与现实经济的深度结合,建设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数字产业群落。加速数字化发展,是国家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模式的关键,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本文就推动四川凉山地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对于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巴经济走廊(以下简称"走廊")建设的不断深入,对走廊建设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聚集。本文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助力我国双循环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出发,阐述了走廊建设的总体情况及不确定性因素,提出走廊建设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发力,发挥我国与巴国双方市场优势与我国内地内需潜力,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数字人民币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其经济发展的灵活性,必然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新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我国竞争的新优势。数字时代的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数字经济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和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推进以区块链技术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领域相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可以有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能更好地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8.
国家基于发展优势和现实约束提出的"双循环"不是互相隔离,而是互相交融的。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统筹兼顾、良性互动,决定了海关是"双循环"联结点。如何联通内外、统筹好自身发展和服务国家大局,对海关来说,是一个挑战。海关风险防控作为实现海关监管职能的一种集约化的方式,贯穿海关监管全过程、全领域、全环节,是海关实现供应链安全与便利的重要手段,目前应把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重要战略方向来谋划和推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服务贸易作为现代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辽宁省服务贸易发展已迫在眉睫。通过对近年来辽宁省服务贸易结构及总量的分析,指出辽宁省服务贸易存在着结构急需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低、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服务贸易人才流失等问题,并就如何促进辽宁省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优化辽宁省服务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推进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服务贸易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了以国内循环为主、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双循环"角度看,高速公路正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产业对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当前高速公路产业还存在供给体系短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创新不充分、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方面的梗阻,一定程度上影响"双循环"效率发挥和交通强国建设.建议从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促进高速公路产业发展,畅通"双循环",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新冠疫情催化反全球化高潮迭起,全球化进入调整期,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正发生重大变化,过去的低要素成本优势正变成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从马克思世界历史角度看,内外因素交织下"构建国内经济为主体的大循环,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破局自身发展和助力全球化走出调整期的实践践尝试.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视域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重点、经济结构将进行重大重塑,经济的内循环必将影响商业银行资金内循环的力度,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也将进行转变。文章首先浅析了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内涵,然后综合比较了"双循环"视域下,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针对性地从金融与科技融合、特色化经营、居民消费金融、区域一体化协同、整合国际国内业务和风险防范六个方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视域下商业银行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考察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探讨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中国路径。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应该从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和优化全球价值链、紧抓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维度,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基于投入产出的优化模型计算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将其分解为三种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国内需求效应与贸易条件效应,以此考察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增长途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中国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速率的下降是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2008年以后,技术进步效应对TFP增长的贡献在快速下降,而国内需求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的支撑作用未能有效维持TFP增长率保持此前高位;对技术效应的产业结构分解可知,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制造业和仓储物流等行业,比较劣势在于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基础材料制造等行业。反事实分析表明,保持人口增长是提振国内需求效应,促进TFP增长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现瓶颈主要在于内外需求不足和技术进步速率下降,通过产业政策加强协同创新、短板创新,合理调整生育政策,可以切实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信息化建设是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在对辽宁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构想——数字旅游,而我国"数字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从而进一步阐述了辽宁省发展旅游信息化的光明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模逆势上涨,有效抑制了经济下行的压力,成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器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成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文章从供需均衡的角度分析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在畅通双循环中的作用。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路径机制。深入剖析基于供给侧下数字经济产业对消费结构优化的促进效应以及基于需求侧下消费结构优化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7.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是重塑大国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当前黑龙江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存在着的问题是:各地方政府的产权、准入和竞争制度有待统一,存在地方政府间市场壁垒,消费扩容难度大以及地区政府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差异较大等阻碍。为了加速黑龙江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应该严格监督保证统一大市场的公平竞争性,打破市场壁垒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模式,以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夯实消费基础以及促进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英杰 《现代商业》2022,(2):124-126
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时期,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平稳,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在高端制造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时,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双循环发展的产业基础,形成双循环发展的良性互动.面...  相似文献   

19.
王玲 《商展经济》2023,(23):77-80
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发现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提高、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及创新能力提高等方面。同时,数字经济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包括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生态体系的构建、品牌价值的提高及产业政策的调整等。基于此,针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包括培育数字化创新能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强跨界合作、提高数字化营销能力及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在内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于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实现我国经济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供应链与“双循环”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度揭示供应链促进“双循环”的形成机理,即通过锻造供应链的韧性,提升供应链的柔性,促进国内大循环;通过增强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实现“双循环”的互促协调;通过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优化国内大循环的质量,疏通国际经济循环的堵点,进而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基于供应链的新视角,通过供应链跨境协同将由需求侧、供给侧、供应链本身的结构优化与机制创新所形成的内循环与外循环有机结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嵌套、互促协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完整理论框架。最后,基于供应链视域提出助力“双循环”实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