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态资产产权和生态产品产权紧密相连。生态资产产权交易实质上是有偿转让其产出的生态产品所有权的行为,主要目的是实现生态产品市场价值最大化,因此生态资产产权交易机制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基础。文章以浙江省丽水市“河权到户”改革为例,梳理总结了生态资产产权交易过程中资产确权、资产定价、市场交易、生态经营、金融赋能、多维监管等“河权到户”改革运行逻辑的六个重要环节,并对生态资产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定价缺乏标准、交易缺少市场、经营欠缺路径、金融监管难以闭环等四个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在理论层面提出完善生态资产产权制度、完善生态资产产权交易制度、拓宽可持续经营路径、强化生态资产金融创新等完善生态资产产权交易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是助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举。福建省南平市借鉴银行"分散输入、集中输出"的模式,将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集中收储、整治并进行相关生态产业开发,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模式,走出"存绿取利、美富兼得"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之路。通过分析南平市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案例的运行经验,针对"生态银行"存在的人才、金融功能和价值实现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外部引入和内部激励的人才机制、应用权益性融资工具和金融产品开发、强化交易补偿制度建设和市场经营创新等相关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揭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自然资源管理的互动关系,研究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与实施路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管理创新通过自然资源“要素化、空间化、市场化、品质化”,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发现—捕获—提升—实现—发挥—再提升”。(2)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调查确权、规划引领、核算评估、资源配置和供给能力提升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5个关键环节。(3)实施路径包括:基于调查确权分区域、分层次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生态产品专项规划研究探索;引入“标准生态产品”理念,建立生态产品基准价格体系和公示价格体系;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丰富配置规则;以整治修复为抓手提升供给能力和质量,提升溢价水平。研究结论:基于“1 + 5 + N + 1”的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逻辑,深化管理方式、政策和机制研究创新,是加快促进生态资源资产价值转化和保值增值的关键和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文章以三明市“林票”“碳票”制度改革为例,探究如何在保持林业资源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利用林业资源要素融资模式和配套机制,实现林业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首先分析传统林业资源要素融资困难与三明市“林票”“碳票”改革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以林业资源金融化为视角,从林业资源资本化、完善“林票”“碳票”交易机制、林业资源作为抵押贷款的工具3个角度分析“林票”“碳票”运行模式,借此分析林业资源要素融资模式及配套机制,据此提出“资源整合-价值增值-交易流转”的自然资源要素融资模式,将该运行模式推广到一般自然资源的多元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自然资源资产内涵辨析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以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常见的自然资源为例,探讨了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评估基本方法。在对"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和"基于单位生态产品价值法"两种生态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评估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多数地区单一的价值实现路径阻碍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充分显化。文章在系统梳理生态产品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及实现机理,总结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模式,并尝试将各模式分解为包含补偿、交易等内容的价值实现模块,以及为生态产品价值显化提供助力的促进支持模块、政策支持模块和技术支撑模块等四类模块。文章提出了利用模块组合的形式进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自然资源状况,针对生态产品的类型和特征属性,设置价值实现模块,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框架,添加促进支持模块以丰富路径模式内容。同时,文章利用该思路在案例中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设计以做验证,展示基于模块化视角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逻辑与改革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理论诠释不清、改革导向不明、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尚未充分体现等问题,本文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背景,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理论逻辑,明确未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新时代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应当基于"权利—价值—经营—管理"的理论逻辑体系框架,其中自然资源资产权利应当包含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等对象内涵,以完整、明晰和稳定作为权利实现要求;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显化应当基于生态、经济等价值的全面认知,针对不同资产类型分类采用不同价值评估方法,完善市场培育、价值调节和公平分配机制;自然资源资产经营既要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规避可能风险,又要实现高品质利用,因而应当以底量保安全,以存量、数量、质量、差量和流量保协同,优化完善编制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则应当打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割裂的现状,实现系统统一管理并建立全平台、全过程、全资源和全空间的综合监督机制。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应以"三维立体多权化"、"生态价值具象化"、"安全品质六量化"和"系统监管综合化"为改革导向,以期全面推进未来多维、绿色、高效、安全、品质、有序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式的切实实现。  相似文献   

8.
首先,从“两山”的价值统一性、“两山”转化的人民性意蕴、“两山”转化的理论要素3个维度阐释“两山”转化的理论逻辑。然后,以森林生态产品为研究对象,总结出4种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并对比分析了4种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和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森林生态产业化发展机制、完善森林生态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社会资本有序介入机制、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协调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生态补偿实践表现出理论基础薄弱、补偿方式单一、市场体系不健全、多部门合力尚未统筹特点。新形势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呈现出开启统一管理模式、强化自然资源严格保护理念、迈入资源使用付费阶段、重视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转化等特征。基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建议:结合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明晰生态补偿主体;结合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推进生态补偿标准制定和效益评估;结合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结合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实现生态补偿监督。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解释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观和制度选择对价格信号的影响机制,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的市场配置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建立“价值和价格”的制度分析框架,对两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价格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制度分析。研究结果:(1)价值观决定制度选择、制度选择决定价格,三者属于一个联动的系统;(2)快速发展阶段土地资源、资产和资本三种属性的形成,是一个伴随着价值共识演化的过程,而价值共识的演化则需要得到制度改革的支持;(3)目前一些试点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即制度设计),过度以经济价值转化为目标,会造成民众对生态产品价值认识扭曲的问题。研究结论:现阶段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需要在塑造和强化生态文明价值观两个层面上进行制度创新:一是推动不同立场的组织或个人参与决策;二是将保护生态环境的公共政策设计从事后逻辑转变为事前逻辑。  相似文献   

11.
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98—2018年的林业数据,采用边际碳减排成本作为森林碳汇价格的代理变量,构建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从经济价值角度探析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长期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通过加大对森林自然资本的投资、改变林产品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三条路径促进森林碳汇发展;但是,由于中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森林经营理念和森林碳汇市场功能不完全,以至于森林碳汇"抑制"经济增长。鉴于经济增长推动森林碳汇发展而森林碳汇在短时间内"抑制"经济增长,建议加快健全森林碳汇交易平台、完善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合理界定森林碳汇产权、加强森林管理和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资产内涵,构建由自然资源价值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组成的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核算并分析了宁夏自治区泾源县从2000年到2015年生态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泾源县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87. 79亿元和98. 09亿元,其中自然资源价值所占比例分别为60. 72%和59. 62%;与2000相比,2015年泾源县除湿地资源价值、气体调节价值及耕地资源价值减少外,其它生态资产指标的价值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休憩娱乐价值和林地资源价值增幅最大,分别为131. 56%和81. 28%。  相似文献   

13.
基于黑龙江省林业局和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修正的Faustmann模型和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分析黑龙江省黑河造林林区的碳汇价值及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成本负向影响项目的最终价值;碳汇价格和木材价格正向影响项目的最终价值;初始价值正向影响项目的最终价值;黑龙江省黑河造林林区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碳汇交易市场,实施激励措施和制定林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李研 《林业经济问题》2020,40(2):181-188
森林生态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引发了森林生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正、负外部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供需失衡。通过构建产权交易机制可以消除由于外部性而引发的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森林生态资源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森林经营者、厂商和居民,将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赋予居民,由企业承担环境治理费用,将森林生态资源的收益权赋予森林经营者,采用污染者付费模式,借助产品市场所构建的森林生态资源交易模型,能够在交易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均衡。森林生态产权交易成本包括创建成本和运行成本两部分,当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的运行成本小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时,产权交易市场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对于任何一项森林生态资源来讲,在稀缺性、竞争性和排他性3种经济属性上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是建立该项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前提。现阶段只有森林景观和碳汇两类森林生态资源的经济属性符合私有化产权交易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实现国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林权制度改革旨在推动产权的明晰化,增强经营者对森林资源的自觉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进一步加快林权制度改革,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建设林业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6.
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的区分度不高导致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存在误差,森林经营侧重于生产性经营导致生态性经营发展不足,森林资源价值核算使用方法也不能全面体现森林经济效益。依据森林资源的特点,总结自然资源核算理论,提出了准确区分森林树种和地理位置,分清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建立科学实用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指标体系,使核算结果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等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矿产资源资产和产权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把矿产资源资产的产权分为所有权和使用权 ,由所有权产生的资产是自然资源价值 ;由使用权产生的资产是投资形成的价值。同时提出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行使要考虑五项国家目标 ,不能单纯考虑经济目标 ;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实现有矿地地租、矿权金等 6种形式。矿产资源使用权资产的主体是企业 ,由国家投资形成的使用权资产 ,应当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管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有研究的缺陷和林农投资水平低的现实问题,构建"林权改革、地理特征-农户经济行为-林地投入"的理论分析结构,并以南方集体林区3省1248个农户样本为例,采用Double-Hurdle回归模型从微观层面检验林地产权、地理特征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安全、稳定的林地产权能够促进农户对林地的资金与劳动力投入,优越的地理条件(灌溉、地形)能够促进农户对林地的资金与劳动力投入,不便利的交通条件抑制农户对林地的投入。因此,建议重视保障林业经营者林地权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确权发证水平;加强集体林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业市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森林碳汇价值与农户林业收入增长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福建省顺昌县农户林业收入的调查数据,从林产品收入、林业服务性收入、林地地租收入、生态公益林补偿收入、其他涉林收入等方面对农户林业收入构成进行分析,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在农户林业收入中的贡献非常小,仅占0.18%;以现有碳汇市场为参考,通过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估算出该县的森林碳汇量及其碳汇价值,指出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户林业生态收入、改善农户的林业收入结构;并探讨了农户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钱水祥 《水利经济》2017,35(6):12-18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的依据。首先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范围和主体,按照权责发生制对自然资源资产相关会计要素进行了确认。其次,深入剖析了国土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账户的设置,遵循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探析了成本核算法、市场价格法和收益现值法等价值计量方法。最后,基于实物量化基础上的货币化计量思想,编制了系统与综合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以浙江省嵊州市的一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例,尝试阐明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实践应用,有助于为各地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