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俞涵 《商业时代》2015,(9):138-140
本文选取我国8大都市圈的样本,实证研究了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单核心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征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相对较高;而且在我国,当都市圈规模较小时,空间结构特征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更能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范围看。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这是继纽约都市圈、多伦多和芝加哥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巴黎和阿姆斯特丹都市圈、伦敦和曼切斯特都市圈之后又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圈。而这也将是长三角区域各城市共同开创未来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商》2015,(3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逐渐发展起来,都市圈经济是国外城市发展的重要模式,世界各大都市圈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分析了都市圈的特征,并以东京和纽约都市圈为例,对二者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我国城市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释梯度理论主要论点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效应,分析了梯度推移理论对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意义;提出在中国西部地区实施梯度推移战略,重点是培育三大都市经济圈及加强相应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实现东西经济一体化;通过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培育形成中国的陇海--兰新大都市圈、长江沿线都市经济圈、"泛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最终形成全国一体化的、完整的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长三角与珠三角文化贸易模式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化贸易模式创新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贸易模式制约着两大都市圈对外文化贸易的持续发展。文化贸易模式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无论在市场层面,还是政府层面,文化贸易模式的创新对都市圈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长三角与珠三角都市圈应基于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特别是文化经济发展现状和自身的竞争优势,创新文化贸易模式,从而促进对外文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对世界主要的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纽约大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圈和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和比较,以此为国内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学界观点     
《上海商业》2004,(11):61-62
石小敏: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机遇在两个三角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石小敏认为,中国未来发展最大的机遇与空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一一这两个地区率先形成的大都市圈经济或超大都市圈经济。这种大都市圈经济将以浩大的空间,把工业化、城镇化、网络化、国际化、法治化等汇合成一体,并从中获取自身得以迅速成长的巨大能量。现在跨国公司纷纷把本公司的制造中心,加工基地向中国的两个三角洲转移,这是他们以全球视野反复衡量后做出的判断与决策。他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更看中正在崛起的有一两亿人口(中国的中、高收入层消费群体)的新兴大市场;但最为看中的,是中国某些地区已初步形成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在中国可以找到拓展众多业务的便捷平台。  相似文献   

8.
梯度理论及其在中国西部开发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释梯度理论主要论点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效应,分析了梯度推移理论对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意义;提出在中国西部地区实施梯度推移战略,重点是培育三大都市经济圈及加强相应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实现东西经济一体化;通过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培育形成中国的陇海——兰新大都市圈、长江沿线都市经济圈、“泛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最终形成全国一体化的、完整的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要在很短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路,城市化战略至少在21世纪上半叶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这个战略中涉及到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在城市化问题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后发达国家模式,就是都市圈模式;一种是西欧模式,就是中小城市模式。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究竟是选择大城市,还是选择中小城市模式一直是一个政策争论的热点。有人认为,城市过大并不利于经济发展,像北京、上海现在已是“超级肥胖”,各种伴生问题会影响发展前景,中国应该选择西欧模式,走发展中小城市的道路。但是随着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大都市圈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在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在东部或者说出发达地区发展大都市圈,而在西部或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中小城市。下面我就大都市圈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都市圈总部经济形成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总部经济及其产业价值链与空间价值链为纽带的都市圈生产系统,正在成为都市圈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成为提升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长三角都市圈是我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都市圈之一,以上海为核心。杭州、南京为副中心的总部经济,应继续加强与长三角都市圈的联动发展,从长三角都市圈的自身优势出发,明确发展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政府部门要加大都市圈内各种区域资源的开发立法力度,为总部经济与都市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长三角各级政府之间要加强合作,重视政府在总部经济和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引导,避免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区域差异问题进行SWOT分析,研究发现乌鲁木齐都市圈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不高,都市圈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较差且呈下降趋势。促进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争取自治区和中央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经验表明,大都市圈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依托,构建沈阳大都市圈对于发展沈阳现代服务业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充分认识现代服务业在沈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沈阳大都市圈的结构,从而促进沈阳经济健康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崔红军  姜楠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115-116
都市圈及其规划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目前,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以下简称长三角都市圈)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的首位经济核心区,也将成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率先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以美国纽约都市圈和日本东京都市圈为例,分析我国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问题及瓶颈,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高于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区域内各省市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地区个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区域内部资源整合、产业协作等措施,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京津冀应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的经验,加强区域内部整合与协作,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以乌卡时代为研究背景,从都市圈机场群、城市群的界定入手,对机场群、城市群、乌卡时代、协同发展进行理论溯源,探索了机场群与城市群的互动机理与演化阶段;然后分析了疫情冲击下京津冀机场群与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机场群与城市群互适程度测评体系和机场群内部协同效应测评体系两个层面构建了机场群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评价体系,据此揭示出京津冀机场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存在的五大问题;最后在大都市圈视角下,设计了乌卡时代京津冀机场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战略路径,并从调整京津冀机场群职能、实施错位发展,完善京津冀机场群的综合交通体系,提高京津冀机场群整体虹吸效应、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依托区域临空经济体系、推动京津冀机场群与城市群紧密互动四个维度提出了京津冀机场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做强哈尔滨都市圈对于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区振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都市圈产业布局,是做强哈尔滨都市圈的关键性环节。因此,研究哈尔滨都市圈的范围及其产业布局现状,弄清哈尔滨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十一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认识,是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京津冀都市圈在政府管理、基础设施和环境等要素上竞争力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都市圈的有效支撑,是都市圈发展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在增长极。要提升都市圈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单靠中心城市的拉动作用是不够,应当以旅游业的竞合发展为突破口,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以杭州都市圈为例,通过阐述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制约都市圈旅游业竞合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区域联合"和"错位发展"等对策建议,以实现都市圈县域经济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都市圈在近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但因地区内产业分工缺乏协调性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从古典到现代的分工理论,均证明都市圈内产业分工、同一产业内分工的必要性。从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现状和对国际成熟都市圈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找出长三角发展的差距和启示,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燕艳 《商业时代》2012,(22):136-137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都市圈作为一种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提升、保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平衡与协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推动都市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多数学者和政府部门管理者关注的对象。本文从分析影响多中心网络化都市圈形成的关键在于现代服务业在新的城市中心集聚入手,以广东佛山沥桂新城的开发为例,探讨在都市圈发育过程中新的都市中心形成所应具备的条件。以期对珠三角、甚至全国新时期的都市圈培育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