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山西太原首次试行用排污权交易制度代替由政府征收排污费的现行制度,成为第一个吃制度安排创新“螃蟹”的地区。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排污权交易进行了理论与实证上的具体分析,论证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实可行性,并指出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  相似文献   

2.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的手段。目前,作为一种权利形态的排污权还未获得我国立法的承认,排污权交易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我国环境污染形势的严峻以及大量“排污权交易”实践的开展使以法律规制该制度变得极为迫切。本文拟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内涵分析,我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问题,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想等方面对排污权交易制度之构建进行一些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重要的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负荷,达到保全环境之目的。本通过分析相关国家排污权交易制度成功经验以及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中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框架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红 《企业家天地》2006,(10):89-90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的手段。目前,作为一种权利形态的排污权还未获得我国立法的承认,排污权交易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我国环境污染形势的严峻以及大量“排污权交易”实践的开展使以法律规制该制度变得极为迫切。本文拟从排污权的性质,排污权交易的基础、平台和保障等方面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排污权交易将市场机制充分地运用到资源配置中,在适当控制的条件下,能够达到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由于其优点,排污权交易制度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研究中一个新兴的热点问题,部分地区也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试点。然而,实践中和理论上都对排污权交易没有清晰的制度方面的规制,尤其是程序方面的规制。本文试图从制度方面,尤其是行政行为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制,从而确立排污权初次分配、排污权的再次分配的程序规制,并重点论述排污权交易中自律组织的运行。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经济,控制污染、改善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如何以最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面对的紧迫问题。本文通过排污权交易的经济效率分析,说明在我国全面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并致力于构建一套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排污权交易体系,目标是建立一种符合经济效率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对企业减排具有激励作用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框架,为在我国全面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更充分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为控制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而使用的一项环保政策。排污权交易正在我国大力推行。该制度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通过拍卖等方式在企业间转让交易,以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目的;排污权交易具有交易模式的多样性、取得方式的多样性、价值显现性以及持有目的的多样性等特点;企业排污权交易是一种责任投资,既能为企业自身节约成本、创造财富,又能更好地保护环境;排污权交易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系统应对这种影响进行反映和披露。  相似文献   

8.
王丹萍 《大众商务》2010,(10):261-261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习借鉴学习排污权交易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了一些重点地区进行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了对排污权概念,性质以及其法理基础的研究,分析了当前的排污权交易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某些问题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以期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立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义乌市为例,在制度经济学视野下,提出县域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意义、条件以及推进的具体措施,有助于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为县域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定价机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合理的排污权初始分配、交易制度以及排污权定价机制,是影响排污权交易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价格的决定机制;借助博弈图式探讨了不同价格条件下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策略;分析了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分析“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四大经济圈以及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治理投入力度、政策执行能力不同导致各地区污染减排的实际效果存在差距.总体而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减排效果较好,而受发展理念、发展阶段以及产业转移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污染减排进展相对滞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区域减排进程、改善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建污染物排放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污染物排放强度水平进行测算,运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以及对数离差均值三个具有互补性的差异性指标对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引入产业结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外商投资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等六个解释变量,选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究了长江经济带整体以及各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各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以2011年为转折点,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上游地区的差异最大,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小;三大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各解释变量对不同区域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作用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结构及其调整是否有利于治污减排目标的实现,这是政策制定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国1985—200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经济结构及其调整与三类主要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污染物排放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经济结构调整有助于污染治理。本文的研究为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进一步给出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除了人均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影响县域污染物排放,各因素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因县域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污染物排放量个体固定效应越低,说明县域污染物排放量受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因素的影响越大,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越小,反之亦然。人均GDP个体固定效应越低,说明人均GDP受劳动力投入量、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存量和环境质量因素的影响越大,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一个混合双寡头市场竞争模型,借以考察在国家征收环境税的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程度对污染物排放、社会福利以及环境税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程度较低时,继续私有化将会导致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加;当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程度较高时,继续私有化将会导致污染物排放的降低和社会福利的下降;同时,环境税则随着国有企业私有化程度的提高,始终保持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60KA自焙电解槽的预焙化改造,改造后特征污染物氟化物削减80%,沥青焦油削减100%,年节电1.87×107kwh。预熔化改造是解决目前自焙槽铝电解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矿山开发的进行,矿井排水量越来越大,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综合论述了矿山排水引发的环境有: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岩溶塌陷和地面沉降、地表水污染、地下水环境恶化、海水倒灌。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国煤矿目前主要瓦斯抽放方法、瓦斯抽采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瓦斯抽放率的对策,在分析我国涉及瓦斯利用、有关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我国煤矿50年瓦斯抽放经验的基础上,对煤炭工业瓦斯抽放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成功取决于有效的制度保障,而有效的制度安排则取决于"基础设施属性—参与者特质—制度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匹配,中国古代农田水利设施的发展历程便证明如此。对于中国新时期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本文提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即大型灌区灌溉设施的集权型制度、小型灌溉设施的农民自治制度以及类经济自立型排灌区的混合型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发端于国外,逐渐被国内学者引入并得到重视和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流域及流域经济、流域环境概念又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由此,树立流域可持续发展观,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考虑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和流域社会系统的流域复合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长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珠江上游流域自然、人文、社会和经济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开展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