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每年秋季收获的玉米、稻谷等粮食,水分都相当高。正常年景,玉米水分在30%左右,若遇到秋季雨水偏多或下霜较早的年份,最高水分达40%左有(如黑龙江省1996年秋冬收获的玉米,平均水分33%,最高的38%)。长江中下游流域收获的晚稻,也总有一部分水分偏高。我国粮食部门每年要收购这样的高水分粮食数百亿公斤。这些粮食,必须经过烘干或晾晒处理,将水分降到安全储藏标准才能入库储存。否则,极易发生发热霉变事故。另外,有的地方因气候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低,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们在夏粮收购工作中遇到一些新问题。由于农民在小麦收获过程中普遍利用机械设备.粮食收获期间的天气状况不同,导致小麦水分的高低差异很大。多数农民收获后不进行整晒除杂就直接出售,导致大多数小麦水分都在12.5%以上,有的高达15.5%。这给我们的粮食收购和储存带来很大隐患。  相似文献   

3.
产区玉米收购形势依然严峻。1.主产区玉米收购价格仍然坚挺。长春地区新玉米收购价为0.82—0.84元/公斤,水分在30%左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1.08元/公斤,水分在14%;松原地区为0.832—0.836元/公斤,水分在28%-30%;白城地区为0.80—0.82元/公斤,水分在27%-29%;吉林地区是全省新玉米水分最大的地区,收购价格在0.75—0.76元/公斤,水分在30%-34%;深加工企业为1.1元/公斤,水分在14%;四平地区为0.84元/公斤,水分在26%-28%。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场上对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玉米水分普遍很高,符合储藏的玉米资源很少。一些基层仓储企业(如粮所)的仓房不完全具备机械通风的条件.想收购高水分玉米又没有安全保障。针对这一问题,山东良友储备粮承储有限公司临邑直属库利用22号仓,开展了对高水分玉米短期储藏实验,主要研究高水分玉米储藏发热高温极限及安全储藏时间等,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玉米收购期间,经常遇到收购的玉米因水分偏高,需经翻晒或烘干后才能入仓的问题,既增大工作量,又影响进度。为此,我们设想将高水分玉米直接入仓,利用机械通风技术进行降水,使其降到安全水分以下,再实施常规存储保管的思路。经实验,我们的思路是可行的,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将新收获的水分高低不均的稻谷,在未采用机械烘干的情况下,通过分布采取自然通风降水和仓内就仓干燥1个月降水措施,可以将水分高低不均的稻谷水分降至14.5%~15.5%,降水效果较理想。为直接收购高水分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达到了降水、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市场动态     
华北黄淮国有粮库玉米收购量减少的原因自2001年新产玉米上市以来,华北黄淮地区国有粮食部门收购玉米的数量较2000年同期出现明显减少,而国有粮食部门收购数量的减少则是造成前期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2001年1~12月,河北国有粮食部门累计收购玉米300万吨,较上年减少240万吨,减幅达44%;河南国有粮食部门累计收购玉米75万吨,较上年减少115万吨,减幅达60%;山东国有粮食部门累计收购玉米205万吨,较上年减少45万吨,减幅达18%;山西国有粮食部门累计收购玉米155万吨,较…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石家庄地区玉米收获期受降雨影响,玉米水分普遍偏高,霉变时有发生,损失加大,迫使农民纷纷调整种植品种,晚熟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成熟期延后7~10天。玉米收获时水分难以下降,不易机械脱粒和籽粒存储。大部分农户和农村粮食经营单位会以玉米穗的形式储存,待来年3月水分降低后再脱粒销售。  相似文献   

9.
《齐鲁粮食》2002,(7):38-39
促进玉米、小麦、稻谷等粮食分等、验质、便携快速检测仪的选型、定型,形成规模化生产,使之尽快在粮食收购业务及粮食品质检测中推广应用,提高粮油收购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减少收购与调拨中的经济纠纷,以维护生产和购销企业的利益。在推广工作中,应把低温高水分玉米的水分快速测定仪、优质小麦快速鉴别系统、油料水分、含油快速检测仪、粮食收购目测定等辅助系统等列为重点,力求普及。  相似文献   

10.
对收购入库的晚籼稻(平均水分在15.0%、局部点水分在15.9%),利用环境条件,分段进行机械通风降水,试验结果表明:全仓平均水分降至12.9%,局部点水分降至13.5%,达到了国家质量标准规定的水分,确保了中央储备粮安全储存与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一种较难储存的粮种,胚大、水分高、呼吸旺盛,易受虫霉危害。特别是胶东地区,玉米收获晚,入库水分高,更增加了保管难度。在高水分玉米的储存中。笔者总结了一些管理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菜籽1959吨,水分在14-30%,通过机械通风降水,水分降至9.8-14.5%,实现了安全贮存和保持了出油率。平均电耗为0.9-1.9度/降水1%·吨,费用较低,有效地解决了油菜籽收购、贮存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民科技培训》2005,(6):16-16
主要有两种形式:纯物理方法的收获与加工技术体系和物理+化学方法的收获与加工技术体系。纯物理方法的收获与加工技术体系是将收获后的苜蓿,采用自然晾晒或人工脱水的办法。待苜蓿中的水分降至安全贮存水分后(苜蓿的含水率在14%~17%).再进行的一系列加工如破碎、压块、打包等加工技术体系;物理+化学方法的收获与加工技术体系是将收获后的苜蓿,通过自然晾晒待水分达到45%~55%时,将其切碎入窖青贮或直接打包青贮的一套加工技术体系,低水分青贮主要是渗透压的作用,由于植株的含水率降低.增加了植物细胞汁液渗透压,从而抑制了酪酸菌等不良微生物的繁衍,阻碍了酸的产生和蛋白质的分解.最终达到苜蓿贮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胶东地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玉米在10月份收获后,由于气温较低、降水困难,水分一般都在16%左右,而玉米的轮换通常在同期进行,为保证玉米的安全储存,烟台市粮油储备库采取机械通风降水和化学储藏相结合的方法,使库存的玉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决粮食收购检验时间过长的问题,寻找一种快速测定高水分玉米的检验方法。方法:分别对不同烘干温度不同烘干时间,测定的多组玉米水分结果进行比对,运用统计学理论对最佳两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探讨最佳高水分玉米的检验方法。结果:用180℃烘干法测定高水分玉米水分,极大缩短玉米水分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6.
高水分玉米机械通风安全度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经济的全面放开.粮食承储企业在粮食轮换过程中的困难越来越大。在收购过程中的“三高”粮越来越多,对仓储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存方面,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将新收获的水分高低不均的稻谷,在未采用机械烘干的情况下,通过分布采取场地晾晒、罩棚内通风降水和仓内就仓干燥3个降水措施,可以将水分高低不均的稻谷水分降至14.5%~15.5%,降水效果较理想。本试验为直接收购高水分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达到了降水、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大部分地区购销活动仍未恢复,特别是饲料、养殖市场仍显疲态,饲料玉米消费需求不旺,而近日气温开始回升,玉米水分仍显偏高,也使得玉米深加工企业难以大量收购,且有部分企业己推迟收购计划。同时,目前仍处春运期间,玉米外运仍受制约,因此,虽然春节长假已经过去,但春节气氛仍显浓厚,玉米市场购销短期难见活跃,玉米价格也将难以出现大幅波动,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完善粒超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收购的小麦不完善粒普遍在7~10%之间,超出国家中等质量标准2~4%,不仅影响小麦的“干、净、饱”,也给储粮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小麦、玉米、大豆、食糖和棉花环比下跌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玉米、大豆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周平均每吨分别为248美元、169美元、469美元,环比分别跌3%、3%和2%,同比分别低22%、42%和17%。国际糖料理事会原糖价格周平均和国际棉花指数(SM)周平均每吨分别为407美元和2012美元,环比均跌3%,同比食糖低5%,棉花高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