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P2P这种新型网络借贷是有效结合计算机行业与金融行业创新微型金融模式的产物,随着近些年网络技术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加上持续提升的网络网速与覆盖率,而网络信息技术保持高效,这就肯定会有效降低获取信息成本,严重削弱以往正规金融所存在的明显优势地位,在此背景下,网络借贷势必逐步朝着微型金融方向发展。信息通讯介入到金融行业导致逐步扩大交易双方范围,拥有更高的匹配实现概率。虽然P2P这种网络借贷交易双方并不面对面,可是贷款者借助专业交流平台,可以对借款者个人信息轻松获取,通过筛选甄别信息,最后做出决定将自己的资金是否借出给该用户。有鉴于此,研究P2P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P2P借贷平台发展综述 资金掮客搭建的P2P(个人对个人)民间借贷服务平台,借助网络平台或线下丰富资源,一方面收集整理借贷需求信息,如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信用状况以及借款用途、数额、还款计划等,另一方面登记发布借贷供给信息。通过良好信息匹配模式和有效风险控制手段,提供借款人风险评级、抵质押担保办理、合同签订事宜等一系列相关服务,最终促成借贷双方资金匹配。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方式,它的存在和发展使得社会闲散资金的配置更加合理,在弥补传统金融不足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尚属于新鲜事物,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行业门槛的缺失、借贷平台野蛮生长、完全游离在监管之外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中国信用体制缺乏,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不可避免,目前很多P2P网络借贷平台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通过对国外P2P行业运营模式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更好地运营,预防和减少P2P行业的风险,从而对平台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借贷平台从出现开始就吸引了业界广泛关注,中小型企业和个人不再完全依靠传统的金融机构进行存贷款业务。P2P网络借贷平台吸收大量的客户前来投资,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现金流和风险。主要有道德风险、运营风险、业务风险等,这些风险不控制便会产生连锁反应,破坏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应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当前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剖析与总结,得出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战略,并提出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促进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我国农村农户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农户融资过程中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孟加拉乡村银行发展“贷款小组”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符合我国政府“互联网+”的政策号召,实现了资金来源和项目投资的有效重组,使得传统金融模式难以有效服务的小微企业、普通投资人和借款人享受到互联网金融福利,有利于市场有效配置资源。从长期展望来看,P2P网络借贷平台已经有了合法的地位,将会与传统金融机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是伴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因此P2P网络借贷引入独立第三方机构外部审计,对P2P网络借贷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P2P网络借贷是在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自2006年进入我国后,P2P网络借贷这一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新增,在为我国拓宽借贷市场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巨大的风险隐患.本文介绍P2P网络借贷概况,将我国P2P网络借贷现存的风险归类为行业风险及借贷主体风险,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概况、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存在风险及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明确监管主体、实行适度监管、引导行业自律、突破信用瓶颈等政策建议,为促进网络借贷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P2P网络信贷作为金融领域的一项创新网络,自2005年在英国出现以来,迅速在世界各国流行和发展起来。2007年进入我国后,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9月份,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2760家,同比增长62.5%。一方面,P2P网络信贷在满足多样化的个人资金需求、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及发展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P2P网络信贷蕴含的巨大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网贷平台倒闭事件频频发生,其中不乏"跑路事件"。本文主要对目前P2P网络信贷面临的风险进行浅析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1.
P2P网络借贷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时间相对还较短,国内学者从理论上对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风险、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我国P2P互联网贷款模式飞速发展,到2005年8月截至我国已经出现了超过2000家P2P给用户提供互联网借贷服务。P2P互联网凭借贷凭借着网络通道,日以创新的先进技术手段推进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的快速匹配。P2P借贷有着资金快速到位、申请借款方面快捷等优势,大大的满足了我国小额借款市场的资金需求市场。根据我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表明,截至目前P2P互联网借贷总额占比我国金融市场整体借贷总额的5%。仅仅2015年前两个季度,P2P互联网借贷的总额就将近35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贷信贷配给的核心问题,涉农网络借贷平台是否构建了缓解农户信贷配给、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新路径?克服信息不对称机制是什么?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分析参与者多元、信息传递多向的涉农网络借贷平台如何破解信息博弈困境,将信息交流机制分解成认证、传递、发掘三方面,从大数据的信息挖掘机制、网络借款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认证机制、借款人和投资者、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扩散机制三种渠道,试图清晰刻画涉农网络借贷平台在信息传递、收集和发现机制方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提出了现阶段三种机制运行模式存在的不足,给出供给优化政策建议。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询农户信贷配给成因及化解路径,也为涉农网络借贷平台更好地服务农村金融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P2P借贷平台的出现,满足了小规模借款主体的融资需求,促进了中小型企业的蓬勃发展,但P2P借款人资金实力普遍薄弱,平台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导致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显著。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P2P借贷平台财务风险评价分数;运用实证方法分析实施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平台是否较为安全;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明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责任、优化平台财务结构、强化平台内部审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我国成立,P2P平台凭借门槛低、效率高、操作便捷等优势迅速受到追捧,此后P2P平台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但是平台数量激增的背后各种风险问题就暴露出来,特别是2018年6月份以来出现的集中爆雷潮,大量P2P平台出现延期兑付、提现困难,甚至跑路等问题,一时间P2P行业陷入一片混乱,严重危害了金融行业稳定性。本文尝试建立网贷平台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P2P网贷平台风险预警模型,并从平台自身角度和外部监管监督提出建议,为P2P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从而为P2P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P2P网贷平台(可实现直接借贷的互联网平台),因其能够更高效地连系资金供求双方,对我国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以e租宝为例,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P2P网络借贷呈现出井喷式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也蕴藏了巨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交易双方掌握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并呈现上升趋势。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交易双方掌握的与交易有关的信息在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连贯性方面存在差别。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各种产品市场均有体现,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公布,P2P网贷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结合意见稿提出的具体监管细则和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新的思考,具体分析了当前P2P网贷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P2P网络借贷经历了从快速繁荣到衰败的过程,基于P2P网络借贷的现状,针对其暴露出来的政策风险、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探讨,提出了风险管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