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驱动转换的重要战略措施与有效尝试,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是具体的实践,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的环境效应,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缓解了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中游经济发展地区的产业承接增加了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上游经济发展区域由于承接经济转移的能力有限,产业落地项目相对较少,虽然产业承接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效果不明显。因此,建议加强区域协作,加快产业技术合作,建立环保奖惩机制,通过规划统一、技术共享、制度共建,解决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向我国产业转移和沿海向内地产业转移的两大趋势汇合,使河南省逐渐成为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本的热点投资领域,承接产业转移是河南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产业转移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下,新疆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的黄金期,但产业转移在推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立足于新疆承接产业转移与脆弱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新疆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利用实证手段证明新疆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问题存在着密切关系。由此提出新疆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对于安徽承接什么,用什么承接,如何承接,文章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其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中抢占先机,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承接产业转移是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国家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专门性规划,安徽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产业转移正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它不仅缩小了国家或地区之间产业发展的差异,也塑造了无数经济发展奇迹。现如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日益加快,这给云南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创造了良机。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时下热点话题。本文结合国内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试图从产品机构、组织结构、三产内部结构、支柱产业及产业布局结构等方面,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如何促进迁入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希望对安徽积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安徽正在大规模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这给安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当然,安徽产业承接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承接的层次不高,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升级没能实现有效结合,从而制约和影响了安徽产业升级的步伐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对此,文章在讨论了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安徽产业升级的相关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产业升级带来的产业梯度转移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安徽产业梯度状况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必要条件,但安徽产业集群水平偏低,竞争力水平不高,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在优势产业发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布局。  相似文献   

10.
皖江城市带规划建设以来,安徽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从政府、政策、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生态环保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产业转移承接力,积极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的早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安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战略性规划。位于长江之滨的池州市以其独特地理位置优势迎来"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落户,江南产业集中区以"先行先试"的勇气,肩负着承接产业转移的使命,走上了筚路蓝缕的开拓之路。近年来,农发行安徽省池州市分行充分运用政策性银行优势,全力支持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基础实施建设,促进产业承接和城镇发展相融合,城镇化和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承接产业转移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成绩斐然,经济社会效应已经显现,然而其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某些因素的存在还制约着河南省对产业转移的承接,并阻碍其效应的发挥。本文重点分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以测度产业集聚程度的静态指标区位熵为基础,加入产业集聚指数这一动态指标来衡量林业产业聚集的发展态势,构建林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模型,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林业产业发展态势划分成四种类型:强化态势、形成态势、退化态势与劣势发展。整体上看,长江经济带林业产业集聚表现为强化态势和退化态势的省市较多。表现为强化态势的地区为安徽、江西、湖南、贵州;表现为形成态势的地区为上海与江苏;表现为退化态势的地区为浙江、四川、云南;林业产业集聚劣势发展的地区为湖北与重庆。结合各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特点分析态势形成原因,政府政策的支持、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战略的优化、龙头产业的带动是林业产业聚集表现为强化态势的主要原因。为促进林业产业以强化态势集聚,根据各省市林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的特点提出了因地制宜采用林业产业发展政策,拓展产业发展形态、优化产业结构,落实人才引进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创新发展是通过创新阶段循环中产业集聚与产业梯度转移力度的相对强弱决定的。文章采用区位熵和产业集聚指数判断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所处的集聚和梯度转移阶段,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基本处于产业集聚衰退阶段,迫切需要产业转型;中游地区产业创新发展两端分布,一为创新集聚,一为创新动力不足,需培育新的产业;下游地区产业创新在四个阶段呈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15.
整合了低碳经济和产业转移的概念,通过分析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和"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河南省承接低碳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原则。依据产业梯度系数比较分析河南省可以承接的地区及相应产业。根据河南省地区优势,详细分析了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以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沿边开放内涵的主要扩展在于通道建设,主要是"两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扩大沿边开放,一方面可以拓展邻国及其周边市场,减轻对欧美及亚洲大经济体的依赖,促进外部市场多元化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带动沿边地区的外贸发展,还可以通过通道作用、产业承接间接带动邻近内陆省份的外贸发展,缓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内部地区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对产业转移规律的研究,介绍了产业转移的动因理论,探讨了产业转移的形式和承接方式,指出了安徽两个省级集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定位难点,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很大,引导并且吸引东部地区“转出”产业并落户新疆是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契机。本文从产业转移基本理论入手,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综合经济》1996,(6):25-28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合作与分工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长江流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沿江地区是沟通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具有广阔的腹地和国内市场。在长江流域地区中,已经形成了以上海、南京、...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加工贸易呈饱和态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将是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加工贸易并不发达的西部内陆地区正在逐渐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选择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至今相对迟缓。因此,突破外贸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