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快速城市化给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严重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也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率先突破领域,而构建生态补偿与生态协同的区域合作机制是京津冀生态环保一体化的基础。现阶段,已有的京津冀地区合作生态补偿实践存在着诸多难点问题。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和社会公众参与的京津冀地区协同共建体系,同时提出了建立区域生态补偿与生态协同机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思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遵循产业园区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创新合作共建模式,才能实现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经济联动发展。文章在充分借鉴国内和省内合作共建的成功范例,剖析利益共享机制中存在问题,提出了集中区与相邻区域的利益共享机制上的对策,逐步形成利益共享机制的共建模式。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十三五"期间的热点问题,其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当前农村地区主要面临空气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化肥等使用不当的问题,为提升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应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的积极作用,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协同治理激励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多元主体参与网络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是继物质、能源之后的重大战略资源。随着信息量的巨增,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快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最有效的信息共享,以及探求未来信息共建共享的趋势,成为各类受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渔业科技信息资源的范畴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历史和现状,通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实践和经验总结,探讨了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厘清乡村振兴的主体及实现路径问题,可以避免乡村振兴出现重大导向性偏差。本文在评述政府主导、资本主导和农民自主三种路径面临困境基础上,提出应以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引领乡村振兴。在阐释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后,构建了一个乡村振兴与共建共治共享内在关联的理论分析框架,回答了乡村振兴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乡村振兴“为什么”需要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振兴“怎么”进行共建共治共享的问题。然后以明月村为例,阐明了普通乡村在特定的经济与制度条件下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走上振兴之路的现实可行性。本文认为,乡村振兴应以增进农民福祉为导向,但从实现路径上不应只依靠农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至关重要。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抓住城市化带动消费升级的历史机遇,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构建一套可操作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让城市化辐射到的乡村以市场方式率先振兴起来,同时把节约的财力转移给城市化辐射不到的乡村进行保底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也逐步取得成效。但目前京津冀地区跨界生态环境问题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为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应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有必要通过加强跨界府际合作等手段,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必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3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关键在于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注重民主法治,提高乡村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为个例,在对相关独立学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阅读环境下独立学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特点、目标与模式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发展未来予以展望,以期给独立学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对京、津意义重大,多年来,为保障京津生态做出了牺牲,自身却承受着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压。京津冀三地必须加速农业生态补偿法制化进程,完善三地协同管理和监管机制,促进京津冀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京津冀林业协同显得日益重要。林业协同对改善三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林业生态协同和林业产业协同两个方面入手,比较了京津冀地区的林业资源和林业产业现状,分析出京津冀林业协同中存在林业资源匮乏、资源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三地自然资源又存在较大的相似性,通过区位商测算出林业产业有着明确分工,存在互补优势。提出了在京津冀林业协同过程中,应努力打破地理分割与零和博弈,加快顶层设计并注重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11.
正核心提示重庆市试点巴渝民宿建设,提炼了"共建共享、以房联营、以地入股、文旅融合、网络营销、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在群众增收、自然资源增值、乡村文化传承等三方面成效明显,在路径探索、市场配置、生态人文导向、共商共建共享等四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修购专项)发挥的重要作用入手,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修购专项开放共享的总体目标和共享方案,然后重点分析了热科院修购专项开放共享5个方面的实施成效,最后提出了推进共建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驱动转换的重要战略措施与有效尝试,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是具体的实践,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的环境效应,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缓解了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中游经济发展地区的产业承接增加了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上游经济发展区域由于承接经济转移的能力有限,产业落地项目相对较少,虽然产业承接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效果不明显。因此,建议加强区域协作,加快产业技术合作,建立环保奖惩机制,通过规划统一、技术共享、制度共建,解决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
资讯速递     
《浙江林业》2014,(5):24-27
科学家绘制首份21世纪全球森林变化图;京津冀三地将共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平台;广东新一轮绿化考核首次亮出“董牌”;四川人工繁育大熊猫“张想”通过半年野外考验  相似文献   

15.
绿水青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绿化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措施。素胃‘江南水乡”、“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发祥地之称的余杭,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坚持“绿化是城市带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的理念,围绕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打造“国内最清洁的城市”和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目标,采取城乡统筹、工程带动、部门联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黑龙江省山河农场与嫩江县科洛镇巧牵“红线”,共谋良机,积极推进场镇共建合作,不断共享、整合农场与科洛镇的各类资源,不断拓宽共建领域,扩大共建规模,提升共建水平,努力在农机作业、科技培训、人才资源共享、农业产业化合作、小城镇带动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相互带动,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了“规划相互衔接,信息相互沟通,工作相互信任,发展相互支持”的长效机制,达到了“不增加土地增加产出、不增加资源增加实力、不增加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区域实际和特点的、场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各地扫描     
<正>京津冀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互认日前,京津冀三地农业主管部门签署《京津冀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同监管框架协议》。据天津市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京津冀三地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实施三地互相承认,三地农业主管部门将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定期互通共享农产品质量检测信息,适时统一发布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今后,三地无论是单个农户、农民合作社,还是生产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推行统一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年来,京津冀问题广受学术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分析京津冀领域现有文献,识别京津冀研究的知识聚类与研究网络,以从整体把握其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文章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 Space对京津冀研究的基本特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京津冀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1992—2005年)、缓慢发展(2006—2013年)和迅猛增长(2014—2017年) 3个阶段;研究群体主要来自京冀,学者间的合作交流较少,且缺乏京津冀之外研究者的参与;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受关注度最高;协同发展、环境治理、产业转移、雄安新区等是近年来的研究前沿领域。[结论]在京津冀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有必要突破"协同发展"的框架,拓展研究范畴,创新研究方法,构建研究网络,从更广泛的视角进行多元研究。  相似文献   

19.
《林业经济》2014,(4):44-47
<正>2月26日的京城,已经饱受持续一周的雾霾之苦。就在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召开了京津冀协调发展座谈会。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从此,京津冀一体化成了最热的话题之一。习总书记提出的七点要求中的第五条,直接和生态环境相关。他说,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生态扶贫是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移民安置、生态系统保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一种扶贫模式。贫困人口参与生态扶贫活动不仅可以得到生产经营或劳务收入,还可以得到生态扶贫成果带来的生态红利,实现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生态扶贫与其他扶贫相比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的成果是具有乘数效应和溢出效益的公共物品,可以由广大国民共享。创建生态成果共建共享机制,是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地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