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发布了2018年"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我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农产品贸易增速高于总体水平。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额7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高出我国农产品总体贸易增速4.3个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贸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大大促进了我国与世界的农业交流与发展。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要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说法,同年,习近平同志再次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两个战略被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也成为中国发展农业贸易的重点区域。鉴于此,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和互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丰富的农产品一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庞大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不应多度囤积降低其价值。而"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利用度以及价值,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囤积等各方面的风险。本文简要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概况,说明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特征与结构,并展望了贸易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理论,分析2007—2016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现状,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为逆差,年均净进口量约为117.89亿m~3。从影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因素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汇率水平、加入世贸组织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是最为显著的正向驱动因素,地理距离和关税水平是最重要的逆向驱动因素,我国在农业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正向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2012-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藻类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中国藻类产品贸易现状、市场结构、贸易竞争性和贸易互补性。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藻类产品贸易总额呈现较大波动,出口额下降,进口额上升,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中国藻类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比较优势下降,贸易互补性有提升空间。因此,中国应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高藻类产品竞争力;巩固现有贸易伙伴,开辟新贸易市场;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藻类产业技术合作与贸易互补。  相似文献   

6.
[目的]文章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和SITC,Rev3商品分类方法,结合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与趋势,从总体、分区域、分种类3个方面判断了2000—2017年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方法]依次计算四种实证测度指数(RCA指数、TCI指数、TII指数、GL指数),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1)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贸易逆差呈N型趋势;(2)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个别区域和几种农产品上,东南亚依然是最大的贸易市场同时产品市场结构发生改变;(3)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但互补性明显更强,比较优势差异明显,双方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结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抓住新机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优化贸易结构,充分发挥各国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总体概况及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RCA指数和TCI指数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应在利用既有的双多边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不断丰富充实农业合作内涵,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棉花生产、贸易和纺织消费的集中带。在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下同)中,我们对其中的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埃及、孟加拉、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棉花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与出口国,以及部分"走出去"的中国涉棉企业、科研机构,就这些国家的棉花产业发展水平、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简称沿线国家)在棉花生产、加工和棉纺织消费方  相似文献   

9.
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但少有文献提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多维特征、非线性特征和区域特征。本文采用2010—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和面板分位数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倾向于选择政府高效、政治稳定、监管严格的东道国;从不同维度的制度环境来看,东道国政府效率、政治稳定与杜绝暴力恐怖主义、监管质量、话语权与问责制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但腐败控制和法治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显示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显著正向影响主要分布在低中分位点;样带比较揭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集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出口关系、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网络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出口关系、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的网络密度日趋增加,但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而中国在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关系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及印度、俄罗斯和波兰等国家;以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为首,由部分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组成的板块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关系网络的核心板块,内部和外部的出口关系都较为密切;在互补关系网络中,中国所在的板块属于外部型,与以新加坡、波兰为首的第三板块以及以印度、泰国为首的第四板块均存在显著的贸易互补关系;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逐渐凸现出三大竞争群体,分别是以中国为首、以印度和俄罗斯为首和以新加坡和泰国为首的竞争群体,且后两个贸易群体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的农产品贸易,共创环境优化和贸易获益的共赢局面,文章基于199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5个区域4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农产品贸易和碳排放之间的双边关系。[方法]首先,评估农产品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其中,创新性地采用农产品贸易开放指数(TPI)测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其次,构建纳入碳排放的指标体系,设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项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对农产品贸易及其效率的影响。[结果]一方面,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开放度越高,碳排放越高;另一方面,沿线国家的碳排放对其与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综合绩效的提升、是否加入WTO均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贸易效率。[结论]中国应积极利用沿线国家的碳资源,扩大与沿线区域,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含俄蒙)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对西亚和中东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贸易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向选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国经济规模越大,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2)贸易距离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降低中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3)"一带一路"倡议和较大的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使得沿线国家生产效率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4)出口固定成本对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综上,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更应从扩展边际的视角出发改善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作为我国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下,与沿线地区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对外加强与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往来,适度调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和结构;对内加强农业科技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疏通农产品价格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丁瑶 《山西农经》2024,(6):10-14
2013—2022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出现减速,但对一些国家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速。针对这一现象,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不同国家表现进行分析,然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进行估算,以期寻找未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空间。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集中度高,市场分布不均衡,亟须进行调整。十年间中国开发了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已经成为潜力再造型,对于部分国家尚留巨大的出口潜力。为推动我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持续增长,中国应继续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合作、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采取多元化的市场出口布局。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增长潜力巨大,但是大多数沿线国家在海关效率、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贸易便利化的障碍。为推动"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制度建设,未来我国应该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间的双边合作,积极发挥重大国际会议、论坛等平台的作用,构建区域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措施和制度,特别是推动沿线国家积极实施WTO《贸易便利化协定》,以海关便利化为突破口,带动"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制度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棉花产业的集中带,即全球棉花生产、棉花消费、棉纺织、棉花贸易的集中带和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市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共建、共商、共享发展的机会,也是中国发挥自身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引领优势,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简称沿线国家)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机遇。"入世"以来,中国棉纺织工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对棉花需求的迅速增长,中国成为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成果的新道路。本文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2010、2012、2014、2016及2017年粮食贸易数据,运用Ucinet6软件对"一带一路"粮食贸易网络核心结构演变及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一带一路"区域粮食贸易网络密度不高,整体网络及分品种网络均存在核心-边缘结构且具备局部集聚特征,贸易大国对整体贸易"关系"控制力强;中国在粮食贸易网络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但并不处于贸易网络的核心,贸易量与影响力并不匹配。基于研究结论,文中提出中国应当积极发挥战略推动者作用,在与核心国积极拓展贸易关系的同时,注重连接半核心国与边缘国,真正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8.
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贸易互补性质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吻合度都较高,产业内互补与产业间互补并存;双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先增强,再下降,后又增强的趋势,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双边应谋求在加强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与驱动力,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并利用ArcGIS10.2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沿线63个国家的数字经济综合得分均值为57.18、方差为97.38、极差为52.31,沿线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悬殊;高、中、中低、低各阶层国家数量呈纺锥形结构分布,处于中等级数量占比49.21%,两端分别占比19.05%、31.75%;空间上,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呈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有向中东欧区域扩散趋势、而南亚区域发展相对滞后、西亚和中亚处于过渡阶段、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区域有明显极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2014—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贸易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法,利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影响机制和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在贸易便利化构成指标中,除海关环境及电子商务环境指标外,其他指标对农产品贸易发展质量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回归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指标发挥了强度效应、依存效应和经济效应,但未能发挥结构效应和需求效应。为此,在未来的贸易当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开展多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开放的海关环境和规制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