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社区为单位推行垃圾分类是破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抓手.然而,文献研究显示我国社区垃圾分类受制于居民参与困境.本文基于赋权理论视角,依据长春市城北一号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实地研究,探究赋权理论下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路径.研究提出,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行过程中,需要通过社会工作者在垃圾分类宣传、实施和监督的多层次...  相似文献   

2.
齐泉 《山西农经》2020,(9):59-59,61
在我国农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同时,农村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分析了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现状,探讨了制约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置工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以期使垃圾得到回收利用,保证农村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外垃圾分类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研究了福州市垃圾分类现状和垃圾分类政策落实困难的原因,探讨了在垃圾分类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难题,提出了垃圾分类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完善路径,为其他地区垃圾分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2000年起,我国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试点,但总体进展缓慢,迫切需要研究垃圾前端分类模式。对上海市、北京市较成熟的前端分类模式体系进行研究,对比研究两地分类模式的长处与不足,剖析了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为我国垃圾前端分类模式机制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建设。经过不断努力,基本形成了一套农户可接受、保洁员易操作、干部好管理、治理有成效、经验可复制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新办法,建立了政府、环保合作社、保洁员、农户多方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的运行机制。主要做法及成效通过紧紧围绕垃圾分类和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美丽中国”背景下,垃圾分类广被宣传和实践。农村垃圾分类回收作为垃圾攻坚战的重要一环,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主线,揭示农村居民分类行为与分类意愿现状,发现在垃圾分类行为和分类意愿之中存在悖离关系,据此在政策和机制角度为农村居民垃圾分类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的规定把垃圾进行分类搬运、储存和处理,从而转变为社会公共资源的过程。本文基于史密斯模型对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公害”。基于实证视角,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执行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并据此提出政策执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不仅指出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行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垃圾分类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围村的重要手段,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本文利用调查研究方式,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6个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中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是解决垃圾围村、垃圾进城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笔者就浙江省衢州市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梳理工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就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出了建议。基本情况近年来,衢州市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2010年启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尽管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但是仍然给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农村,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与城市相比,虽然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较少,但由于农户环保意识薄弱,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分析了当前驻马店市近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为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从产生源头进行治理的垃圾分类热潮。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与分类意愿现状进行研究,得出垃圾分类行为与分类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提高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与垃圾分类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浦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及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依据,以示范街镇创建为抓手,聚焦破解城乡垃圾难题,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倒排时间节点,实施挂图作战,举全区之力推进垃圾分类落实,在改善城市环境、树立青浦形象、提升社会文明等方...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对此,国内外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推行垃圾分类标准,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与分类监管,还应建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确立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认识与行为模型指标,通过构建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认知和行为结构模型,以农林类高校大学生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SPSS24.0、Amoss23.0等分析工具,对影响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的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运用计划理论研究大学生的垃圾分类认知对其参与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是合理和适用的,揭示了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选择遵循"行为认知→行为意向→分类行为"的逻辑。(2)大学生行为态度、主观准则、感知行为控制、情感体验四个变量对行为意向和行为响应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行为意向在大学生行为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行为响应受控制认知影响最大,行为意向第二,主观准则第三,行为态度第四,情感体验影响力最弱。(4)从观测变量的影响效应来看,垃圾分类设施情况、知识情况、参与花费时间、精力和空间资源等因子对行为响应影响最大。(5)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行为意向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实际行动,但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整体意向还是较高的,只要提高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热情和兴趣、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的价值等,就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文章在理论上具有一定创新性,研究结论与建议可为高校进一步普及推广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村》2021,37(4)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双变量probit模型,探究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的性别、年龄和党员身份对垃圾分类处理意愿影响显著,家庭年收入对其支付意愿影响显著;家中有基层干部的、面子观念越强,地方认同感越高、垃圾分类设备充足和进行过相关知识宣传的,越愿意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并且愿意为垃圾分类支付一定的费用。据此,提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加大相关知识宣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提高农民地方认同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南湖区坚持以数字化变革探索人居环境改善"智治"路径,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领域,首创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的"垃非"系统,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精密智控,"南湖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精细化管理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创新项目"。该区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新举措。作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之一的沪郊奉贤区发布最新消息,这里正试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桶的三级"桶长制",让垃圾分类理念和做法在农村真正落实。很多农村地区都没有环卫工人,没有洒水车,生活垃圾越积越多,而各家也是自扫门前雪。沪郊奉贤区  相似文献   

20.
<正>"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药品包装是有害垃圾,都得分好类再扔。"7月16日傍晚,斜阳西下,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田仔村走所村民小组的垃圾收集站,村民陈梅琳仔细检查自家垃圾,确保它们正确分类投置至各个垃圾桶。在垃圾收集站,厨余、可回收、其他和有害等4个不同类别的垃圾回收桶一字排开,在它们后方,还张贴着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