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颡鱼近几年已在广东、浙江江苏、湖北等广泛的养殖。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黄颡鱼病害发生也逐渐频繁。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抓住农历三月、六月、九月这三个黄颡鱼病害高发期进行防治,能够有效减少黄颡鱼病害损失,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1.三月病害防治农历三月,天气转暖,栖身于池底的黄颡鱼逐渐恢复活力。由于整个冬天摄食量低,黄颡鱼免疫力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由于与池底淤泥的接  相似文献   

2.
正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由于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养殖品种的不断优化,黄颡鱼产业发展迅猛;但由于黄颡鱼病害较多,尤其是池塘精养病害易发生,往往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将2017年黄颡鱼全年12个月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华中地区为例)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学习借鉴。养殖户可以根据此年规律总结出各种鱼病发病时间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预防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鲇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广泛分布于我国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黄颡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是消费者较青睐的淡水鱼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黄颡鱼在江浙地区的养殖区域不多扩大,黄颡鱼病害也逐渐再增加,大大  相似文献   

4.
<正>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姑、黄腊丁等,因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天然水域黄颡鱼资源锐减,各地逐步兴起黄颡鱼人工养殖热,养殖过程中也陆续发生了一些病害。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较易从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养殖中疾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颡鱼肉质鲜美,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人工养殖黄颡鱼已经成为唯一选择,而黄颡鱼养殖中的病害是制约黄颡鱼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技术人员、养殖户提供参考。首先,在养殖过程中必须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对养殖系统进行严格的管理。一、预防工作1.工具消毒工具消毒非常重要,如果病鱼用过的  相似文献   

6.
<正>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及池塘等内陆水体的黄颡鱼属中常见的养殖种类有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及江黄颡鱼等。近年来,随着黄  相似文献   

7.
<正>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其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随着天然捕捞量的减少,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正在兴起,黄颡鱼种类较多,往往较难区别,常见的有黄颡鱼、  相似文献   

8.
<正>黄颡鱼在自然环境中抗病力很强,其原因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较少。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放养密度大,加之投饵、施肥等使池塘的生态环境渐趋恶化,病原微生物即大量繁殖,黄颡鱼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养殖黄颡鱼中,病害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根据研究,目前已发现的黄颈鱼疾病有二十余种。现就黄颡鱼疾病防治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池塘黄颡鱼养殖与藕田的种殖成本越来越高,藕与黄颡鱼朝着绿色有机方向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实行藕田黄颡鱼养殖,不仅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还降低饵料、肥料的使用量,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黄颡鱼与藕的病害发生均显著下降,用药量大为减少。在不影响藕的产量前提下,大幅增加黄颡鱼产量,藕与黄颡鱼的品质均得到大幅提升。涟水县采用此模式,经过五年的养殖实践,取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所在的建阳市位于闽北山区,适宜黄颡鱼养殖。在近两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五新工程水产示范项目中,遴选了养殖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示范户引进推广新品种黄颡鱼养殖,取得良好效益。本文介绍了,黄颡鱼种苗培育技术,成鱼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池塘管理技术,病害防控技术,养殖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黄颡鱼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黄颡鱼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去年,我县养殖黄颡鱼苗种的个别塘口暴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车轮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发展较快,但随之而来的是病害的增加,特别是寄生虫病。下面介绍几种常见黄颡鱼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黄颡鱼肉质鲜嫩可口、肉多刺少、肥而不腻,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可食用鱼类。但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例如出血病,从而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分析黄颡鱼发生出血病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科学养殖黄颡鱼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未来发展过程中养殖户应当重视的问题。一、黄颡鱼的养殖条件1.池塘养殖黄颡鱼的养殖池塘面积要求不是很高,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养殖数目而定,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发展较快,但随之而来的是病害的增加,特别是寄生虫病。下面介绍几种常见黄颡鱼寄生虫病的防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黄颡鱼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病害也逐步显现。根据我县近年来的养殖实践,现将黄颡鱼主要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养殖户参考。1.出血性水肿病主要症状: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鳍条基部充血,腹部肿大,腹腔积水,肠内充满黄色脓液。  相似文献   

16.
<正>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因其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随着天然捕捞量的减少,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正在兴起,效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发展较快,但随之而来的是病害的增加,特别是寄生虫病。下面介绍几种常见黄颡鱼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渔业致富指南》2012,(22):69-70
<正>一、病害发生流行情况2012年6月份以后,主产区养殖的黄颡鱼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据调查,主要以烂身、出血病和裂头病为主,其中有鱼塘全塘死亡,有的发病鱼塘每天每塘死亡黄颡鱼10-25kg不等,治疗效果不佳。较往年黄颡鱼烂身、出血病和裂头病的发病高峰期提前,而且出现暴发流行,死亡率高。二、发病的主要原因1.天气持续高温、闷热、多变,且时有暴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害细  相似文献   

19.
<正>黄颡鱼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开展人工养殖。但随着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集约化生产能力加大,其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尤其在苗种培育阶段和成鱼的后期养殖中,各种病原菌得侵袭严重影响了黄颡鱼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水产品,深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作为淡水性鱼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养殖技术成熟,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现将黄颡鱼的高产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黄颡鱼喜欢清澈洁净的水质,因此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2~5亩,池底平坦、水深1.5~1.8m,池塘进水口用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