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三个问题 :一、做大做强 ,进一步锻造山西小杂粮产业化优势 ;二、明确思路 ,大力培植小杂粮生产特色 ;三、小杂粮生产与扶贫工作相结合 ,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山西号称"小杂粮王国"。然而,山西小杂粮拥有"金牌"缺少品牌,叫好不叫座,捧着"金钵钵"啃着"窝窝头",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山西小杂粮,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也是山西粮食品种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更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程。如何将山西的小杂粮产业做大做强,由杂粮大省转变为杂粮强省,近些年来,政府规划引导、专家献计献策、企业持续发力、农户化零为整、电商风生水起……山西全省上下都在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山西小米,小杂粮的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开发小米,小杂粮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最后,提出大力发展不米,小杂粮生产,实现产业化经营,使其成为山西农业经济新的增垂点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发展多种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等方式实现特色农业。通过概述三仓镇的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当地的实践调研经验,提出以下发展路径:完善契约关系与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支撑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农业生产流程;加快当地的信息平台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完善农业保险机制,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合理规划农地资源,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山西优质小杂粮产业化条件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小杂粮作为山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入WTO之后发展应世农业的潜力产业,实现产业化开发,是山西优质小杂粮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生产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力求突破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为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创新性地将五大理念有机融入山西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立足山西立地条件,优化农业发展区域布局,整合山西农业发展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山西特色产业,培育山西特色品牌等,深化山西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山西特色农业科学、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最终实现山西农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淮河源花岗岩石材开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结构访谈,系统剖析转型期我国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中的利益主体关系、现实矛盾及运行机制,并提出优化开发模式。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创设工业园区、引入企业投资、发动村集体与村民参与,主导石材资源开发。企业通过与政府合作剥夺集体与村民的决策参与权,村集体由于自身职能不足,难以协调村民内部及与企业间利益关系,而企业生产又因政府、集体与村民的系统监督缺失陷入恶性循环,一并引发石材资源开发过程中经济、社会、管理、资源和环境的系统危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链式"石材开发模式,以多主体参与、利益协调为核心,通过明确政府主导地位,赋予集体与村民参与权利,划定职能边界,完善沟通机制,优化优惠政策与激励措施,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与石材资源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和特色农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但由于二者具有不同的资源所有人、资源开发人、中央政府和资源地政府及居民的利益关系,两者的开发财富效应模式具有显著的不同,对矿产资源和特色农业开发强度的不同进而表现出来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二者财富效应模式的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在矿产资源开发所产生的财富效应中,资源类公司作为矿产资源的实际控制者获取了超过其应得份额的财富,主要原因在于资源性资产计价较低,以及较低的资源税费和安全支出,部分应由其承担的成本被外部化,分配给政府和居民的财富份额相对较少。在农业生产产生的财富效应中,农业类公司获得了较少的财富份额;在取消农业税以后,政府又对农业生产者给予补贴,政府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收益已经很少;而对于农村居民,由于其可以无租使用农业生产的核心资料土地资源,农业生产者的投资收益率较高,由此获得了较大份额的财富。矿产资源开发与农业生产财富效应模式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各产业的财富分配的参与者中,谁控制了该产业的核心资源,谁就获得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在全省"振兴杂粮产业,打造山西‘小杂粮王国’"的大潮中,山西省阳城县小杂粮种植逐渐由过去的单纯生产产品向生产商品转变,由过去的被动适应自然向主动围绕市场转变,小杂粮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市场经济中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和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内涵是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构成,外在表现是两者之间的联结形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对山西小麦、玉米、小杂粮生产和对山西粮食供给的影响。指出:要遵循WTO规则,转变农业补贴方式;创新粮食经营观念,加快粮食市场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2.
李岩  张颖 《山西农经》2009,(5):25-29
介绍山西小杂粮划分;分析小杂粮现状和小杂粮开发存在问题;提出提高小杂粮产业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西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把小杂粮作为一项产业开发,不仅是促进贫困地区粮食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而且将成为我省广大地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看“王国”,按照市场建“王国”,完善政策保“王国”。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社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但对贫困地区来说,由于农民基数大、地理交通不便、农业资源匮乏,使得该类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在新时期,需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农村资源开发精度;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促进农村经贸发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提升劳动力的价值产出,借此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结构升级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是支撑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推行农地经营权共享有助于化解农业经营主体困境问题。研究阐述土地经营权共享模式的内涵及其对利益相关方的价值;从法律基础、主题培育、支撑体系等方面深入分析共享土地经营权模式下的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基于农地经营权共享给出建立政产协同运作机制,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完善涉农服务支撑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农业产业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基础上的和谐发展。研究阐述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意蕴;从明确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定位、产业调控和产业配套政策等方面理顺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产业扶持机制建设思路;给出了创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经营模式,开发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旅游产品和建设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利益分配机制等促进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与传统农业的融合式运作模式是剖解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难题的有益路径。研究阐述了"电商+农户"合作的意义;指出农业比较竞争优势低弱化农户收入提升能力、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发展能力弱和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降低利益分配机制效能等问题;给出"电商+农户"合作机制的生产利益联结模式、营销利益联结模式和利益联结平台建设等若干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菜篮子是关系群众生活的大事,发展高效蔬菜种植既是增加城市蔬菜供应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发展方向。对于贫困地区立足当地农情、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能促进农民朋友当地就业,增加收入,而且能对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极大助力。发展概况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为山西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小杂粮王国,小杂粮产量占全世界10%以上,山西省是全国小杂粮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1/4左右。为贯彻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准备将小杂粮作为特色农业进行开发的战略思路,笔者对该省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地区晋中市的杂粮、杂豆生产现状与未来开发进行了探讨与思考。一、晋中市杂粮、杂豆生产经营的基本概况1.地理气候条件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东部,东倚太行,西傍汾水,所辖的位于南同蒲铁路一线的六个县(市、区)是盆地,东山五个县是山地和丘陵。全市总面积16404平方公里,其中:平川面积占15.59%,丘陵面积…  相似文献   

20.
正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是西北蚕桑第一大镇。近年来,池河镇以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为契机,突出培育蚕桑、生猪两大支柱产业,着力育主体、建基地、强链条、兴产业、促脱贫。在产业强镇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型经营模式,创新建立"村社共建、产销共融、利益共享"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2019年,全镇实现全面脱贫达标,农业生产总产值达到3.3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