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刚  张勇 《糖烟酒周刊》2006,(9):121-121
说起奢侈,当今世界上公认有五大顶尖名牌“朝圣地”:纽约第五街、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伦敦牛津街、澳大利亚悉尼皮特街和香港铜锣湾,那里云集着众多顶尖名牌,如Chanel、ChristianDior、Gucci、LV等,每天都吸引着名牌信仰者前来“朝圣”。奢侈是一种稀世,  相似文献   

2.
吕育苗 《成功营销》2011,(11):31-31
翻开时尚类杂志.Chanel、D.Or、Gucci、Cartier等知名品牌频频出现。而在网络媒体中,诸多奢侈品、时尚品牌除在官网进行宣传展示等基础工作外,鲜见其有”大”作为。然而最近在优酷却有新发现。  相似文献   

3.
《市场周刊》2010,(7):124-124
作为香奈儿(Chanel)挚爱的代言女郎之一,1992年凡妮莎·帕拉迪丝(Vanessa Paradis)曾代言Coco Chanel香水。2003~2004年度.她又代言了香奈儿Cambon手袋。  相似文献   

4.
《中国市场》2012,(4):54-57
<正>【品牌档案】创始人香奈儿(Gabrielle Chanel)于1913年在法国巴黎创立香奈儿品牌,香奈儿的产品种类繁多,有服装、珠宝饰品、配件、化妆品、香水,每一种产品都闻名遐迩,特别是她的香水与时装。  相似文献   

5.
流行总会成为过去时,而风格却能留存下来。法国时装之母Gabrielle Chanel在20世纪一手倡导简单概念,在时尚界掀起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时至今日,简单优雅的Chanel精神依然引领21世纪的潮流。2007年年底,Chanel在伦敦发表了设计师Karl Lagerfeld的巴黎-伦敦系列作品。这是献给Metiers d’Art高级手工坊的第六个系列,处处反映了香奈儿  相似文献   

6.
周莹 《新财富》2008,(11):25-27
两位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家庭主妇为了在相夫教子的同时给自己找点乐子,在丈夫的建议下一起开了博窖,彼此交流对时尚尤其是手袋的看法。由于她们各自都有多年收藏香奈尔(Chanel)和普拉达(Prada)手袋的经历,对各大品牌的手袋情有独钟,便给博客取了“手袋达人”(Bagsnob)这个名字。她们独到的见解与中肯的建议在开博一年后引起了英国版《时尚》编辑的注意,并在杂志上予以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7.
《品牌》2020,(1)
"香奈儿(Chanel)"品牌由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儿(Gabrielle Bonheur Chanel)于1910年在法国巴黎创建,通常她被称为"Coco Chanel"被我们熟知。对我们来说香奈儿就代表着"小黑裙""高雅简约"等词汇,当提起香奈儿,通常我们都称它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时装行业的领军人。然而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条件,所以本文是为了梳理香奈儿品牌建立前后的发展历程,从而分析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对香奈儿品牌时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颖 《网际商务》2011,(7):56-58
说起奥戴丽·塔图,人们很自然地联想起电影《天使爱美丽》里古灵精怪的女孩,以及时尚界最为传奇的人物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影片讲述的是可可·香奈儿如何从一位缝纫女工,成长为一个令法国乃至世界瞩目的设计师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趣味     
《华商》2014,(22):78-78
都是考试 有一种填空题叫完全不会,有一种选择题叫看起来都对,有一种计算题叫边做边流泪,有一种应用题叫做起来崩溃,有一种证明题叫证明你妹,有一种考试范围叫“整本书都要考”,有一种考试重点叫“我讲过的都是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在抗震救灾中,有一种紧缺的“物资”,叫专业知识。 在抗震救灾中,有一种紧缺的“物资”,叫专业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每次去品牌店,不管会不会试衣服,总会去试衣间看看,它通常会透露出品牌对客人的细心程度,而这些都是隐藏在光鲜Window后面的东西。比如,Chanel会把试衣间分隔成不同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周龙 《中国广告》2011,(11):34-35
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心态来生活,却以一种“脚踏实地”的理念来做品牌。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也可说他是一个“有个性”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一、广告性别的概念 广告的性别即广告主体的性别和广告目标消费者的性别.广告的主体性别,即广告中的主角人物的性别.例如,布拉德皮特为Chanel No.拍摄的广告片,整个广告只有他一人在陈述.所以,我们认为,该广告的主体性别是男性.广告的目标消费者的性别,即广告产品所针对的目标消费者的性别.同样是Chanel No.5,它是一款针对女性的女士香水,这里,广告的目标消费者的性别是女性.  相似文献   

14.
俞技峰 《浙商》2009,(10):78-79
有色金属、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是典型的“缺钱户”。而真正的“大款”有两种,一种是防御型行业,比如说公用事业、传媒;另一种是消费品龙头。  相似文献   

15.
人们影响他人意忠和行为的方式有三种办法:一是强制方式,即以“大棒”胁迫;二是诱惑收买,即以“胡萝卜”诱惑;还有一种就是吸引或说服,也就是“软实力”、国家、政党、公司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荒唐借口     
《商》2002,(2):15-15
世界上有真理、非真理或歪理,也有一种甚至连歪理也算不上的“理”,民间叫胡搅蛮缠。这种“理”,当有人用一种一本正经的口气说出来的时候,就会叫人哭笑不得。山西省一些地方的官员,就是这种“理”的制造。  相似文献   

17.
《市场周刊》2012,(10):108-108
意大利摄影师OskarCecere为我们带来全世界最时尚的自行车——从Chanel、Gucci、PaulSmith到Dolce&Gabbana、Fendi。  相似文献   

18.
凌平 《广告导报》2004,(11):5-5
“人物”有两种:一种是在生活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杰出人士,都能称得上“是个人物”;另一种是在艺术作品中,那些让老百姓看了喜爱,记忆度高,津津乐道的“角”,也算“是个人物”。这些人物,被赋予了鲜明的性格,再依托在活生生的生活基础上,使得电视作品的故事结构也就有了生命。行话叫作:这些角色立住了。  相似文献   

19.
“无”有三种含义:一是原“有”后“无”,即由存在到不存在的变化;从这种“无”里找新闻,需要记者有较强观察能力和大局意识。二是似“无”实“有”,也就是看上去没有,但实际有;从这种“无”中发现新闻,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较强的洞察力。三是绝对的“无”,本来就没有,后来还是没有;把握这种“无”,可以避免假新闻。  相似文献   

20.
胡忻 《浙商》2012,(7):36-39
企业建房解决就业者的“房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乏争议。有专家指出,关于企业“房事”的变革,这不仅体现一种福利,更是企业家在大工业时代的一种重新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