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前云 《湖南经济》2003,(12):46-46
近年来,石门县坚持大胆探索、创新机制,通过高起点规划、高品味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水平管理,聚集城市人口,扩张城市产业,配套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有效破解了规划难落实、管理难到位、资金难筹措三大城建难题,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管理不断深化,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塑造了良好的石门形象,先后被国家和省政府授予“全国文明示范城镇”和“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探索出了一条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新路子。坚持规划第一,破解规划难题。石门县坚持以发展眼光抓规划,以开放理念编规划,以法律手段管规划,充分发挥了规划在推进城镇发展…  相似文献   

2.
《唐山经济》2008,(4):17-20
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中心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中心区作用发挥的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整个城市建设与管理发展,相反城市中心区的作用发挥不好,不仅会影响到中心区本身,进而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要强化城市建设必先抓好中心区,而中心区也必须当好排头兵,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先行一步,率先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心区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为全市“四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在路北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中心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进行了一些思索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以港兴市”是众多港口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港口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战略密切关联。“建港兴城,城以港兴;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正是港城关系的总结。随着对港口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乘数效应的认识逐步深刻,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在港口实施属地化管理后,更加重视港口建设和发展,纷纷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将港口发展列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了对港口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及临港产业的招商引资和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邯郸市以“一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带动“四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为城市建设总目标,坚持超前谋划、突出特色、科学建设、有序管理,以大投入、大举措、大力度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大变化。城市空间迅速拓展,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成为城建史上投资力度最大、城市空间扩张速度最快、城市特色塑造最有成效、  相似文献   

5.
城市管理观念是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而形成的。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发展在各个不同阶段均呈现出相似的问题:从人口的剧增、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形态的改观,到不堪重负的城市基础设施、破碎的邻里关系以及恶化的环境,从城市化到反城市化,从中心区的高度繁荣到中心城空壳化,从城市政府的政治经济地位及独立性日益提高,到城市中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城市运行更趋近于商业化的机制,整个城市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城市政府从城市的“统治”、“管理”,变成福利分配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继而向促进、引导经济发展及公共服务的“鼓励”角色转变。城市管理不是一套规章制度,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过程,即政府协调非正式组织、私人利益集团,实现集体目标的过程,是政府与市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营机构的互动过程,它反映了政权与市民社会、传统的约束与被约束、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民工对城市适应的困难”问题较难破解,笔认为,目前更需要从城市政府的责任这一角度来思考,在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乃至化建设上形成一套公平善待、接纳外来人员的新思路、新办法。本试图从“治理与善治”的视角来透视浙江奉化“力邦村”现象,将解决“民工对城市适应的困难问题”设定为政府的责任与政府管理创新的问题,为促进“民工”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杨振军 《发展》2012,(7):22-23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城市建设管理坚持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构建以陇上宜居、宜游、宜投、宜会、宜商的“五宜”新型生态城市为目标,依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建设与管理并重、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提升并重、功能完善与产业支撑并重,科学统筹加快“建设首善之区”进程,广大民众得到更多实惠、幸福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上海改革》2001,(3):11-13
去年上海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为“九五”计划和整个90年代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一是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初步显现,建成了华山路拓宽、地铁2号线等重大工程,中心城形成了由“申”字型高架道路、“十字加半环”的轨道交通和“三纵三横”地面道路等构成的快速、立体综合交通笼。二是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取得重要进展。贯彻“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方针,全面完成“三年目标”,推进实放“三年行动计划”,长效机制正在形成;苏州河整治实现“两个基本消除”,10年增绿3272公顷,市区绿化覆盖率增加近一倍,三是市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竣工住宅1500万平方米;拆除“危棚简”27万平方米,如期完成“365”改造;人均居住面积由10年前6.6平方米提高11.4平方米。四是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在级差地租效应递减、举债政策即将到期条件下,推选项目招商,启动社会资金;在完善公交、水改革的同时,深化燃气,排水行业改革;推进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促进投资与消费双向拉动,从而扩大了10年改革成果,所有这些,都为新世纪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于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来说,加强城市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十分重要。但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实行“生产第一主义”的原则,城市土地管理比较混乱,造成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削弱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0年代以来,日本在公共福利优先的前提下,根据国土资源有限的情况,本着“建立健康而文明的生活环境,谋求国土均衡发展”的方针,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城市土地管理,这些措施是:  相似文献   

10.
近来,来过中山四路的人都发现这里让人眼前一亮,绿地、路面、房屋等的改造,既有特色,功能也得到完善。渝中区,作为历史悠久的重庆“母城”,自2008年启动的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和“五个重庆“发展战略,为全面升级渝中、重塑渝中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扎实推进渝中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规范城市容貌秩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0年该区打响城市建设管理“三治三化三创”攻坚战,以切实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城区、生态园林城区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搞好城市建设管理,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件大事”之一。九龙坡作为主城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际眼光高标准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着力扮靓城区,打好城市建设管理“大会战”,全面实现城市大改观。  相似文献   

12.
李焱 《首都经济》2010,(2):72-73
“崇文模式”的城市管理思路和体系,概括地说,就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灵魂、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旧城改造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运用为依托。以综合执法为保障,以一流工作为标准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过三年的实践,崇文区探索出一条城市和谐管理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唐山经济》2007,(11):39-42
城市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是检验各级党委、政府新时期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唐山市“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设“数字唐山”,全面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这说明,唐山已经进入数字化城市管理时代;数字城市已成为城市信息化的关键。这对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方式、领导手段是一场划时代的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14.
陈启聪 《开放导报》2006,(4):I0018-I0019
今年初,龙岗区委、区政府全面部署清理整治重点场所、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工作,这是落实“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活动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平安龙岗、和谐龙岗的重要保障。清理整治重点场所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对加强城市管理、优化城市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伟甲 《发展》2011,(1):57-58
近年来,庆城县城管局面对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现状,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线工作法”和“无缝隙管理法”等新办法和新措施,以争创“全省城市管理一流县城”为目标,开创了全省县一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诸多先例,于2007年获得了“甘肃省卫生先进县城”称号。  相似文献   

16.
推进“三改一拆”,能有效突破当前瑞安城市发展困境。对于瑞安而言,向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是既定目标。但目前瑞安尚难以完全达到大城市的要求,关键存在三大问题,即城市“结构失衡、功能失调、管理失当”。城市结构失衡,过去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造成半城市化现象突出;城市功能失调,主要是城市部分功能缺失或是难以满足当前发展需要;城市管理失当,主要表现在城市违法用地、违章建筑量大面广。必须通过“三改一拆”这一手段,打开新型城市化的突破口,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建设智慧城市,推动城市转型、社会管理转型和经济发展转型,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2012年以来,昌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智慧山东”的部署要求,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坚持立足实际,整合信息资源,按照“顶层设计,突出实用,统筹推进,实现多赢”的原则,突出“全新实”,打好“三张牌”,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瑞强 《开放潮》2005,(9):16-17
近年来,鲤城区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目标,主动对接省委提出的“城市抓社区”的思路,认真贯彻《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以加强领导为保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整合为突破口、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共驻共建为抓手、以社区自治为基础、以社区和谐为目标”的社区建设新路子,形成了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促繁荣、共保平安、共建文明、共求发展的社区建设良好格局。2002年以来,鲤城区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集体、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等十几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安徽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城市思维系列丛书”的开篇之作——《从三线起飞:合肥“十五”发展回顾》以“十五”期间(2001—2005年)合肥巨变为案例,对城市的发展、改革、开放、规划建设、创新、民生、经营、管理、文化强市与和谐稳定等十个专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几乎囊括了城市建设发展与运营管理的所有领域和环节;主体内容是时任合肥市长的作者当时的报告和论文,每一专题前都有作者新近撰写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海德 《中国经贸》2008,(24):85-88
城市本身并不适合生态系统的完善,需要依赖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存在而存在。从系统控制论和城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区域系统,它和周边的农村集镇以及其他城镇构成了一个更大范围的,互动辐射都市圈层或城市地带。城市依赖性强的特征使每一地区城市发展,都必须处理好农村社会的关系,将城乡视为一个整体,才能使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作。对城市生态的管理必须从整个都市圈区域进行规划管理。同时,在城市生态系统循环中,生态发展的管理也不能仅限于对环境要素的单一管理,而必须将环境循环圈和人口、资源以及经济循环圈作协调统一的整合控制。本文首先较系统剖析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恶化的主要趋向,然后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城市的新生态发展观,最后从“制度创新”、“行动创新”、“组织创新”等层面论述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