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管理理论上说:“经理就是通过别人做事情的人。”还有一种说法:“经理就是组织任命达成组织目标的人。”无论哪种定义,给别人的感觉,经理是非常重要的,很能干、很风光的人。但经理们在管理实践中,往往面临许多困扰和无奈。有经理说:“其实经理没有书本上讲的那样风光,更多的时候是有苦说不出,如同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经理作为教练、资源整合者等角色都不用说了,现在从另类的角度来谈谈经理的作用。为什么要经理企业是盈利机构,老板是企业的最终决策者。老板靠什么决策呢?他们决策的依据是信息。但老板决策时会考虑:“企业是我的,我要…  相似文献   

2.
<正> 一、对大小客户都保持平等心态很多的营销人员往往将大客户和小客户区别对待,但是你是否想过,大客户也是小客户成长起来的这个事实呢?我以前在一家保健品公司做大区主管,那个时候这家公司还没有什么名气,产品也是刚刚起步,我的同事们都将眼光盯在大经销商身上,竭力去讨好他们,在一段时期内他们所有人的销售都比我做的好,公司的老板也再三的和我谈话,希望我努力把销售做上去;后来,国内出现了许多的同类产品,其他同事的销售都开始下滑了,只有我的在增长,而且是每个月都在增长,比起同事们做的最好的时候都要好的多,我的老板很惊奇,问我为什么会这样,我回答他:其实很简单每个大的经销商都有自己的实力,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每个小的经销商都需要厂家的支持和帮助,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大经销  相似文献   

3.
白立新 《光彩》2011,(10):40-40
只要建立了"完美的利益链条",企业管理其实很简单好企业与差企业的组织形态没有多大的差别,都有老板、经理、员工,然后为客户服务。在差的企业中,老板想多挣点钱,少发点工资;经理想自己多捞点,少出点力气;员工想多拿点奖金,少做点客户服务;至于客户,就只能指望着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利益,结果是企业破产,大家什么也得不到。而在好的企业中,老板委托经理人管理日常事务,聘请员工为客户服务,所以经理对老板的利益负责,员工对客户的利益负责,而老板则对经理和员工的利益负责。  相似文献   

4.
《商界名家》2004,(10):83-83
行走商界多年,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许多傻的人都做了老板,而许多聪明人却总是为傻乎乎的老板打工?这不仅仅是几个人的难题,恐怕也是所有“诸葛亮”们的难题:翻开《二十四史》,从姜太公一路数下来:商鞅、孙武、苏秦、张良、诸葛亮、刘伯温一个个聪明人,都没有一个做成老板,按照他  相似文献   

5.
<正> 李平不是老板,但是一个开专卖店的高手。因为他帮助过很多人开过多家专卖店,而且,他帮人开设的专卖店中没有一家不成功。于是,我怀着一种求教的心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近李平,学习他在开设专卖店之前都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一、调研似棋局局新第一天,李平带我去看象棋比赛。他说:你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下棋高手,但各有各的招数。你看他们每下一颗棋子都很谨慎,并不是说他们水平  相似文献   

6.
奉献的艺术     
很多传媒问我,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这样定位.我首先是一个人,再是一个商人. 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最关键的成功方法就是寻找到导航人生的坐标.没有原则的人会飘流不定.有正确的坐标,做什么角色都可以保持真我,会有不同程度的成就,并且生活得更快乐更精彩.  相似文献   

7.
老板的礼物     
我这些天家里装修,总是忙到很晚,因此早上起得也晚,上班经常迟到。好在老板是个含蓄的人,并没有过多指责我。一天我上班又迟到了,老板拿出一块表对我说:“小余,这块表是我为你买的,价格不贵,送给你方便你掌握时间。”拿着老板送的表,我很羞愧,也感到一丝温暖,以后我就很注意上班的时间,再也没迟到过。前些天小吴从老板的办公室出来,脸红红的,我问她是不是挨了老板的训斥,小吴说:“老板没有说我什么,只是送了我一张手机充值卡。”“那你应该高兴呀!”我说。“老板的意思是让我以后不要再用公司的电话和男朋友聊天了,这话他没明说,但送张手机…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相信每一位民营的包括股份制的企业老板都愿意削一块板把自己当神供起来,至少在心理上与企业的精神里他们是在有意无意地这样操作着。 企业里经常谈到民主问题,经过与多位老板面对面地接触发现,老板们的民主与专制最大的区别在于,专制的老板听到不同意见会以左手掩鼻右手扇风,掉头而去,而民主的老板则是面带微笑做洗耳恭听状,结果却是虚心接受决不改正。你当然知道,这两者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不信你想想看,有哪一个老板在折戟沉沙之前真的洗心革面地接受  相似文献   

9.
李平不是老板,但是一个开专卖店的高手。因为他帮助过很多人开过多家专卖店,而且,他帮人开设的专卖店中没有一家不成功。于是,我怀着一种求教的心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近李平,学习他在开设专卖店之前都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从一千万做到一个亿以上,经销商老板要做四件事:第一个,企业要有愿景,要有使命,要有文化,老板要编故事,文化建设是老板要做的事情,这个文化就是你的价值观,你的主张,你的愿景,要灌输给员工。第二个,组织建设,以前你像村长一样,分配大家干什么,现在不是了,你是一个组织体系,所以,你要搭班子,建队伍。第三个,老板要活化机制,只有老板可以调整机制,哪些人可以入股,哪些人可以分红,哪些人可以有什么权利,这些事实都是老板定。老板做的第四件事就是带队伍,带核心员工,对专业人员要保驾护航,对新起来的员工和干部要关注,一个企业能否做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你的企业内部有没有生生不息的人才梯队,看来看去就是几杆枪,你做大头了,再做却没有人可派了。  相似文献   

11.
因业务关系,我与苏州的私营业主张老板很有交情。每年春节回老家,总有亲戚托我找工作。碍于情面,介绍过十几位。少数人做熟了,"另攀高枝",把老板炒了;但更多的是老乡不适岗。惟独以前在县城给领导当司机的表哥高延利把货车开得稳当,做的时间也最长。报到时,张老板给高哥来了个下马威,开门见山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是主观的,或者说叫本位主义思想,凡事坚持从自己角度出发,经销商问题也是如此,即便很多专家忧心忡忡提出经销商当前所存在的各项问题所在,但是,经销商老板自己往往可没这么认为,找上十个私营经销商老板,估计有八九个老板都会告诉你:“我没有啥问题,这不生意每天都在做,钱每天都在赚,没问题没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老板的责任是什么?网上流传着这样三种老板另类的定义。一个是,老板是老是拍板的人;另一个是,老板是老是叫板的人;再一个是,老板是老是板脸的人。看来,老板除了"比较板"之外,似乎大家并不清楚,老板究竟是干什么的?不过,既然大家都不清楚,那管理学教授们就有了发挥空间了。于是,有人就提出,老板的责任,应该按照"三不去"原则来做。就是有些事情"不去看",有些事情"不去听",有些事情"不去做"。为了让  相似文献   

14.
《商》2012,(22):193-193
你的员工们看到你在做什么很重要。但是通常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更为重要。好老板理论上看起来很好。伟大的老板本人看起来很伟大;他们的行动显示出他们的价值。然而一些老板甚至走得更远。他们出众——并不是因为你看到他们做的事情而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他们做的事情。就杰出的老板而言,你所看到的东西远非你所获得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有一家风帆咖啡屋,原来生意一直都很平稳,近段时间,却不知什么原因,客人越来越少。老板很是着急,就找常来喝咖啡的朋友问原因。朋友婉转地告诉他,说他的咖啡太淡了。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咖啡的量几乎一直没有变过,怎么会变淡了呢?老板使用了一些促销手段,也改进了一些服务,但始终没有找到原因,生意始终不见起色。由于悉尼的门面租金太贵,老板无法继续承受下去,而生意又看不到希望,他就只有把咖啡屋转出去了。新接手咖啡屋的老板是外省来悉尼淘  相似文献   

16.
李平不是老板,但是一个开专卖店的高手。这么称呼李平是因为他帮助很多人开过很多专卖店,而且他帮别人开设的专卖店中没有哪一家是不成功的。至少到现在为止这些专卖店都在很好地经营着,而且生意愈加兴隆。于是我怀一种求教的心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近了李平,了解他在开设每一个专卖店之前都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在本刊曾宣传过一种产品:习字宝典。其实这是我们策划的一次创业实验活动。近一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做得最好的读者是正在经销文化用品的商户,其次是有销售经验和一定教育资源的相关人士,而那些只懂得拿钱进货的人做得都很吃力。于是在以后的咨询中,我就有意识地对读者进行了解,不符合条件的我都劝他们尽量不要做。不是我怕卖货,而是坑害读者  相似文献   

18.
《销售与管理》2005,(B09):2-4
问题一:我在一家民营食品企业任销售总监。老板为了创立这家公司花了比较大的力气。但是,公司的四位副总和老板对这行都不太懂.那些喜欢拍马屁的人却把错误的理念灌输给老板,内行人在公司又没有说话的机会;结果,产品到现在都没有上市。我想老板也是想把企业做好.作为负责销售的我,应该怎么样改变企业现在的困局?  相似文献   

19.
张鼎健 《广告大观》2005,(10):26-27
我说“不想做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可能没有人会反对,但是我说“不做想老板的不是好广告人!”就可能会有很多人反对。为什么?因为很多广告人都在骂着做老板的。做广告就不能做老板,因为做老板就会剥削广告人。好像这些逻辑显得特别得合理?  相似文献   

20.
陈一枬 《广告大观》2008,(4):146-148
部分成功的人士,他们现在很有权利、很有权威、很有钱,但他们不一定有最高的学历,也不一定是最英俊的。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他们都是因追求财富、追求权利才有今天的成就。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中内容给了我很大启发。书中主要讲:人一定要有自己最远大的理想,其实你有一个理想,就是你最重要的一个财富。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的话,就什么也没有了,有目标的话你想走多远就可以走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