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2008年中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探讨了为了治理国内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任务非常繁重,使得目前中国也难以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所以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是最佳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以2000年1月——2008年6月的上证综合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GARCH模型实证研究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调控政策与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反映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基本上处于失效状态,利率政策在现实经济环境中也未能发挥作用,货币供应量政策因其直接影响股票市场资金供给而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论文研究结果能够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某些异常现象进行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贵  李婷 《经济论坛》2012,(3):126-130
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我国分别在1998年和2008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两个里程碑.本文肯定了该政策对经济复苏做出的贡献,总结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经验以及实施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对于在新形势下应对金融危机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转型期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缓解通货紧缩,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考虑到防范公共风险,积极财政政策应作相应的调整。自2005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其核心是适度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的规模,并对财政分配结构进行调整。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一五”前期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国家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危机,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BGG)的DSGE模型,选取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采用Bayes技术估计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来分析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经济效应。结果发现:政府支出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挤入效应;税收增加对总产量和消费产生负效应,对投资产生正效应;政府支出的效应大于减税的效应。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中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的有效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继续实施。  相似文献   

6.
“5·12”地震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多次成功地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使得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平稳的发展。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的一年,而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的大地震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针对在地震发生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进一步协调配合,从而尽量减少地震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继续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大地震发生后,分析了此次地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根据当前这种宏观经济形势,指出在抗震救灾背景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要有所角色侧重的同时,还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结合部重点领域的合理协调,从而达到尽量减少地震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继续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1999-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考察了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其传导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财政政策均具有显著的宏观经济效应,二者合起来可以解释3634%的产出波动、1424%的就业波动和618%的物价波动;第二,与未预期到的财政政策直接影响经济均衡系统不同,预期到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关于未来经济状态的信念来改变经济的均衡配置;第三,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不仅取决于所选取的政策类型,而且受公众预期的影响。因此,政府不仅应当根据宏观经济目标理性选择财政政策工具,而且需要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以增强财政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我们从1999年两会之后,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解决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来看,似乎仅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难以解决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谓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指既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又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也就是说,我们在原有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不仅仅是指降低利息,而更重要的是要增加货币供应…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8年至今,中国连续六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肯定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正面效应的同时,又不能不看到,中国近六年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同样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单向片面地强调需求调控一方,而忽视了供给调控另一方,仅仅在“市场需求——宏观需求管理”这个圈子内寻找对策,未能将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结合起来对市场进行调控;故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至今相距甚远。积极财政政策与中国实践的悖论运行,迫使人们不得不对政策本身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1.
本介绍了一种基于内生货币供给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模型要点,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中的收支政策进行了分析,最后用我国1984-2001年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相信会对财政收支的研究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8-2009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中国经济景气进入到本次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在将核心CPI指数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略低于10%的实际GDP增长速度。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长期中性的需求管理原则指导下,建立以促进国内投资需求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许康昂  陈澄 《新经济》2009,(3):60-62
一、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回顾 受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连续五年的高增长、低通胀后,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减缓。从2009年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宏观经济数据看,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7—2008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7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核心CPI上涨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11%以上的实际GDP增长速度。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2008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取向,以在总体经济景气进入收缩阶段后延续其繁荣形态。  相似文献   

15.
化解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体制稳定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金融稳定离不开宏观经济的稳定,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是形成金融风险的重要根源。本主要研究财政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之间的关系。笔认为,在体制转轨时期,为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一方面,财政政策应促进经济稳定,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财政政策要在处置不良资产、重组金融机构等化解存量金融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有效需求不足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经过2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最大成就是基本摆脱了短缺的束缚,最大问题则是有效需求不足。进而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国经济已具备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若干重要宏观经济特征。本文最后通过分析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以及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得出如下政策结论:协调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厚此薄彼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财长说财政     
柴今 《资本市场》2004,(2):15-21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2004年要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无疑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财政政策如何体现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日前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持续的经济增长伴随着政府诱致型的波动是对这些年中国经济最合理的刻画,本文在此背景下讨论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波动的根源.利用1994-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经济具有双面作用,一方面财政分权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导致中国经济的波动,而波动的根源是分权体制本身.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和预算软约束的相互作用会激励地方政府无论在经济衰退期还是繁荣期都采用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正是这种财政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时期调整财政政策的若干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实施以总量扩张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十一五”时期财政政策如何调整和定位,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现就有关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向加强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稳步发展。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取向和“微撞”的需求管理模式,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