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冬波 《魅力中国》2014,(20):64-64
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并结合信息化人才结构,对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策略和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3.
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企业主要依靠人的因素,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作为人才资源的核心和上层的高层次人才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企业拥有的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企业科技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的机器可以购买,资金可以借贷,甚至一两个的专业人才也可以引进,但作为整体的企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必须靠企业自己培养。为保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效果,企业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惠普公司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坚定地认为:在企业中,每个人都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了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到这一点.比尔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人才,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将成为现实的人才.无独有偶,东方的松下幸之助也有一句名言:"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  相似文献   

5.
6.
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成为国家进步与发展、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基石。现代企业的核心和实质,最终考量的是人才底蕴和梯次储备。创新和优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链条,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围绕创新和优化企业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资》2012,(4):68-69
金融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亦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普华永道通过对世界各地1200多位CEO的调研,发现人才短缺已成为阻碍诸多金融服务业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甚至导致某些公司的脱轨衰退。  相似文献   

9.
10.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和企业建立一种共同育人的方式,企业则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企业应采取怎样的方式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是企业和高职院校需要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探讨了提升企业参与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环境的分析,发现在中国国情下社会教育可以且必须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而企业应成为社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分析企业人才需求来源后提出要使企业承担起社会教育的重任,必先建立与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并从企业经营实践的成果总结得出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与完善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中央批准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纲要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和人才的总体需求,树立了发展新理念,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2003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召开关于人才工作的会议,强调了现在我国人才工作既面临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并指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紧迫任务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  相似文献   

14.
任道纹 《特区经济》2005,(5):295-296
一、W TO对广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1.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数量需求增加。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广东省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作个粗略的估计。先考虑广东省大中型国有企业,据2002年12月广东省统计数据,广东省大中型国有企业共有2615家,我们保守的估计,以每个企业每  相似文献   

15.
一位智者说:“如果你仅想获得一年的兴旺,那么,你就去种稻谷;如果你想获得十年的兴旺,那么,你该去培养人才”。换句话说,要想获得企业的长期发展,人才是关键。人在先,企业在后,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创造和经营一流的企业。中国大多数企业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的洗礼对此已体会深刻,然而,在人才的培养和企业责任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急需大量复合型人才的背景,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提出面向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引入OBE理念,以企业的需求和要求驱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实施,并引入学科专业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合作保障机制、融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等措施,旨在提高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为当下高职、高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19.
尽管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软件产业飞速发展,但与邻国印度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印度软件产业不但规模大.而且水平高,为世人看好。2002年朱镕基总理访印,专程到印度“硅谷”班加罗尔考察,称赞“在信息产业领域,印度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尔盖茨访问印度后预言: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是印度。而印度软件成功的奥秘之一就是有一支高度发达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基础人才数量和质量堪称一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