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在北京刚刚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后,作为奥运会指定支付系统的全球赞助商,VISA国际组织的总裁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北京进言:别让信用卡问题阻碍了中国的奥运商机。VISA认为,北京奥运提出的“科技奥运”目标,不仅仅是指体育场馆的现代化。根据调查,1986年,仅有30%的人将VISA当作首选品牌,到1999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了70%。  相似文献   

2.
契子: 2008年8月24日,国家体育场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一份数据随之摆到了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的案头。权威机构益索普的“奥运赞助效果长期跟踪研究报告”显示,经过前期3年的奥运营销,青岛啤酒奥运营销在促进产品销售方面提升最大,被访者的购买意愿从54.1%提升到75.7%,增长21.6%,使有意购买青岛啤酒的概率提高到20%以上,位居所有奥运赞助商之首。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信息》2006,(2):67-68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赞助计划是最为全面的一揽子计划.产品类别众多.营销期长达五年。赞助企业享有使用2008年奥运会、中国奥委会和中国奥运代表团品牌进行市场开发的权利。该计划力求巩固、加强和保护赞助企业的特有权利。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奥运在中国召开,对企业的意义非同一般,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合作的最新调查发现,近80%的中国居民对赞助奥运会企业的好感有所增加,75%的居民会更愿意购买贴有奥运会标志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对于提升短期销量,甚至中长期销最,对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奥运营销是一张十分有价值的营销王牌,几乎每个企业都渴望与奥运沾边。  相似文献   

5.
如果赞助商撤回赞助,无疑会被中方视为挑衅,有损于企业在中国的形象,家乐福的例子就是前车之鉴。但是,如果其他国家的民众将赞助奥运视为对威权政治唯唯诺诺,企业的声誉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的奥运营销升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是一场世界性的体育盛宴,其认知度和关注度是其他任何体育赛事无可比拟。因此,奥林匹克这个名词蕴涵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和无限商机。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之际,也为中国奥运赞助商企业带来了借助奥运腾飞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经京璐  石少华 《时代经贸》2008,6(2):103-103,106
2001年,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在万众欢腾之际,“奥运经济”这个专有名词越来越吸引我们的眼球。北京奥运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义乌企业该如何利用这一商机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2001年,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在万众欢腾之际,"奥运经济"这个专有名词越来越吸引我们的眼球.北京奥运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义鸟企业该如何利用这一商机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离2008越来越近,奥运营销也是如火如荼,您的企业应该在哪里押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闫岩 《时代经贸》2007,5(11Z):223-223
2008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遏,随着奥运脚步的一天天临近,“奥运营销”成为中国企业创造世界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品牌飞跃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奥运营销的概念、奥运营销对企业或品牌的影响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品牌飞跃,从而真正借助08年奥运的契机,将“中国制造”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  相似文献   

11.
人权观察机构多次写信给奥运顶级赞助商,要求他们表明立场,并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人权现状的改善。他们要求赞助商通过采取6项措施,承担起他们所承诺的企业社会责任。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家赞助商采纳这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京璐  石少华 《时代经贸》2008,6(4):103-104
2001年,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在万众欢腾之际,"奥运经济"这个专有名词越来越吸引我们的眼球.北京奥运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义乌企业该如何利用这一商机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22日,恒源祥正式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是奥运会史上第一家纺织服装类的企业.恒源祥公司副总经理、奥运项目部总经理陈忠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成为北京奥运赞助商以来,公司承受的压力很大.奥运会其他赞助商和合作伙伴都是世界或中国的顶尖企业,财力雄厚,而恒源祥在这个行列里只能算是个小企业.  相似文献   

14.
文化领跑奥运营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冉  叶匀  曾量  郑安琪 《经济师》2007,(10):218-219
四年一度的奥运圣火,点燃了全世界人民的体育激情,同时也在赛场之外燃起了奥运营销的战场硝烟。08北京奥运,是西方企业走进中国和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大好契机,这时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双方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试从历史根源寻找这种差异所在,通过不同企业在奥运营销中的成败分析背后的文化原因,并对中国企业的奥运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奥运营销指的就是通过奥运会这一传播平台而开展的各类推广活动。奥运会作为全球最顶级的体育盛会,有着可信度高、效果自然、有针对性、明星效应和社会反响大等特点,是一个无比巨大的企业品牌传播舞台。很多企业通过赞助奥运会取得了市场占有率的增加和品牌形象的提升。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三星通过赞助奥运会提升了影响力和品牌价值,1998年。三星成为长野冬季奥运会无线通讯设备领域全球伙伴,这项赞助一直延续到随后的历届奥运会和冬奥会。  相似文献   

16.
曾焱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5):F0004-F0004
2001年7月13日,北京中奥成功。依照奥组委的规划,天津、秦皇岛、沈阳和上海将承办奥运足球赛。这就使天津和北京道,成为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城市,国际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一位权威教授对奥运经济效应这么说过:“奥林匹克是块令人垂涎欲滴的肥肉”。北京奥运,首当其冲,北京是最大的受益城市。但是天津奥运商机同样诱人。本文把北京和天津放到一个经济圈中来专门研究北京奥运经济对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夏耘 《时代经贸》2007,(6Z):11-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各大商家更是将其视为大展拳脚的绝佳良机。但如何对奥运市场做出准确的分析,采取适当的营销理念,以及运用到位的营销策略来充分把握这次的机会,最终获取长期利益,对于中国的企业至关重要。国外的各个跨国企业正虎视眈眈的盯准此次奥运会以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及文化优势,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国际市场。本文将对成功个例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适当的营销策略及营销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发展“后奥运经济”。  相似文献   

18.
北京申奥成功所引发的奥运经济效应,在未来7年乃至更长时期不仅对举办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对全国其它地区也有很强的辐射效应。为抢抓奥运商机,提升“湖南造”品牌的知名度,增强我省经济竞争力,促进我省经济快速增长,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的部署,省计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企业对北京奥运市场和如何抢抓奥运商机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广、关注度,最々茸的体育赛事,奥运会无疑为企业提供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佳舞台。然而,由于赞助商名额有限,能与奥运“联姻”并获得相应营销权利的企业注定只是少数。不得已,一些无缘奥运的企业想出了种种所谓“非奥运营销”手段,试图通过打“擦边球”来搭上奥运快车,但这严重危害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利益,因而历来受到国际奥委会的“严打”。  相似文献   

20.
科技奥运,既是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重要理念,也将成为北京奥运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条件。对奥运科技的相关技术领域开展评价可以将有限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确定北京奥运的科技发展战略。论述了奥运科技评价的意义;从宏观层面对目前奥运科技的总体评价和从微观层面对奥运科技的某一子领域的优先领域评价。在科技优先领域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奥运会的特点对奥运科技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最后,在已建立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