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锡伯族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在清朝,锡伯族历经数次"编旗"和迁徙.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清政府为了加强东北边防,将科尔沁所属锡伯族用银"赎出",编人满洲八旗,驻防齐齐哈尔、伯都讷和吉林乌拉三城.这是锡伯族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编旗",也是其首次迁徙,开始了锡伯族历史上实质的"文化转型期".  相似文献   

2.
锡伯族文化风情李尔昌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新疆伊犁及伊犁河流域的霍城、巩留两县和辽宁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等地。清以前,锡伯族世世代代劳动生息在东北地区。"雪飘如蝶飞,驰驱共撒网,踏遍千山万山,猎队凯歌归"...  相似文献   

3.
张国荣,男,锡伯族,1958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77年12月入党,现任黑龙江省双城市民政局局长。张国荣同志今年不过48周岁,却已有30多年的党龄,从政也近30年。多年来,不管是在组织部门、纪检部门,还是在基层乡镇当领导,他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无私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特  相似文献   

4.
王阳 《价值工程》2021,40(17):1-2
本文通过解析空间规划改革对村庄规划的影响,结合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困境,提出空间改革语境下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创新思路.在此基础上,以沈阳市兴隆台锡伯族镇单家村村庄规划编制为案例,通过规划强调村庄建设的实用性和落地性,对现阶段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在与美国企业家理查德·巴雷特长期交流沟通以及翻译他的著作的过程中,笔者感到,他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促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或许有所启迪和帮助.现将他的著作<解放企业心灵>中的部分内容编译出来,供关心、支持和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谁说五谷道场没有文化 真的不知道五谷道场今天的结局和文化有什么关系?又问了几个文人,一样也说不出来.不就是想说王中旺没文化吗?可能他本人没读过北大,没读过清华,但未必就没文化.  相似文献   

7.
方晓旻 《潮商》2018,(2):36-37
2018年2月6日凌晨,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于香港逝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先生爱国爱港爱乡,毕生倾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长期以来,他关心支持汕头发展,呕心沥血推动潮学研究,不遗余力向世界传播潮汕文化,是他,树立坚定了潮汕人的文化自信.心有邦国,饶宗颐老先生与汕头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面对近代中国的满目疮痍和西方社会的诸多弊端,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其中也包含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政治上他提倡民权平等、反对专制,提出“五权宪法”和“权能区分”的构想;在经济上他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全国统筹,交通先行”、“利用外资,确保主权”等方针;在文化上他主张融合中西文化的优点并能够创新.尽管其中有一些不足,却为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和文化强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以"新天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颖 《城市问题》2007,(1):75-78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与城市改造之间的关系是显示城市文明程度和关系到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以上海"新天地"区域的改造模式为案例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力图阐明城市发展中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实践性,分别从实例分析和理论阐释层面指出,建立在认识自我和借鉴他者基础上的文化自觉精神和文化创新实践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随笔也许更能准确反映他个人体验与思想最隐秘的轨迹.这一判断,从流马随笔集《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中就能得到准确的印证. 他在日渐被北京生活反复煎熬、又被各种文化场子和野心勃勃的文化酒糟熏得落荒而逃之后,便开始作为一个出局者静坐一隅.这时候,脑子里的千头万绪和着令人伤感的思想结晶,便一一流泻而出了.这个静坐者,像极了一个市面上流行的净水处理器,滤出了他最鲜为人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他在上海书画界素有"花王"美誉,却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他饱读诗书,见多识广,言语间充满对潮汕文化的热爱.这是出席5月14日举行的汕沪文化人士交流会的著名画家方攸敏,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2.
麦道公司总裁曾说过,作为公司的最高统帅,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塑造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高新技术企业文化的培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秘书,他自认为写作水平很高.一天,办公室主任交给他一个任务,要他写一篇关于该单位文化建设的材料.这个秘书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地写了数万言,第二天就交给了主任.主任仔细地看完文章,给他讲了"三个筛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霍夫斯塔德(hofstede)和他的同事跨文化研究的成果和相关的统计数据,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分析工具,深入研究了文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价值模式和伦理模式两个文化模式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文化模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得出了价值模式和伦理模式是国家之间经济增长差异根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现任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的王吉鹏,几年前我与他有过一面之交,只记得他清瘦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透着几分儒雅.这次想采访他,是因为他提出的企业文化要"落地"说,引起了人们较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聂淼 《集团经济研究》2006,(13):213-214
弗洛伊德(S.Freud)出生于1856年,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他发展了所谓的"深度心理学"或称"精神分析".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西方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艳 《集团经济研究》2007,(32):387-388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要想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西方最早使用"文化"这个词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在1871年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这是一个颇为流行,较为代表性的一种定义.  相似文献   

18.
员工在一个企业或组织中工作,追求的不外乎物质、精神和价值实现.薪酬福利是物质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工作情绪以及个人发展前景等则是员工精神需求和价值实现的基础.只有他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吻合,他才会感到自在和快乐.而卓越的组织文化恰好能体现组织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事业它有自己的层面.虽然地产业背后作为支撑.文化事业可以赢得列大的生存空间.但是文化产业应该有它的生命力.可以生长成为独立的产业.文化事业成为产业可以解脱企业的压力。虽然它比让企业盈利要难得多.但是文化事业是企业的责任.让人更加知晓做企业的目的.本期轩尼诗赏深.越慕客座嘉宾戴志康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撑者,他立场让国人过上高端生活。  相似文献   

20.
政协委员冯骥才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说,走出金融危机,光靠经济、不靠文化是不行的.他说,过去我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教训.要冲出金融危机的严冬,必须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