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9年首家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以来,中国金融业走过了16年的逐步开放的历程,外资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一条重要渠道和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资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外资金融机构是指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从事金融业务的分支机构和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外商独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现已在中国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有外资银行、外资财务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目前,外资银行和外资财务公司在我国境内开展的业务仅限于外汇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结算和汇兑及经过批准的外汇投资等业务。其主要业务对象是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公司和外国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2.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将有利于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促进国内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及  填补国内金融业务空白。但大量外资金融业的进入也给我国金融管制带来了压力。同时在业务方面,中  资机构将失去一部分业务市场,而开放的金融业更容易受到外资投机资本的打击。因而完善现有法律体系,  提高金融监管力度,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探索金融业务创新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保证金融业健  身发展之良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已经有30多年,并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现在西方金融巨头的洗钱犯罪活动却威胁我国金融稳定.文章反思中国过去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独立评估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经营的守法活动与是否参与洗钱犯罪活动,严格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严格监管外资金融机构,严厉打击外资金融机构涉嫌洗钱犯罪,应该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对外政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金融服务业不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市场层面,均处于开放程度较低的水平。目前,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依然要审批,审批程序透明度不高,审查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推进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有序开放,应以主动开放为主线,明确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底线,进而实现有效的应对。可优先考虑放宽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服务业不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市场层面,均处于开放程度较低的水平。目前,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依然要审批,审批程序透明度不高,审查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推进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有序开放,应以主动开放为主线,明确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底线,进而实现有效的应对。可优先考虑放宽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中介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保留重点领域的股比限制和业务限制。  相似文献   

6.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按照我国政府加入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的承诺,中国金融业在入世5年内逐步完成对外全面开放。也就是说,在2007年1月之后,外资金融机构在服务地域、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等方面与中资金融机构相比,已基本没有差别。因此,通过何种方式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旋 《商业时代》2007,(33):65-66
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全面对外资开放,这给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探讨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改进立法、完善我国的金融业法律制度,为国内金融机构应对国际竞争提供稳健安全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8.
浅论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国际金融资本进入我国的频率将加快,国有金融机构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将被打破,国际金融业对我国金融业的渗透及影响也将愈加深刻。中国金融业不可避免地面对着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冲击。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金融业惟有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快体制改革,改进金融调控手段,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才能趋利避害,全面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外资银行法律管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我国外资银行及其法律制度的现状 引进外资银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经济尤其是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从1982年深圳引进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以来,外资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至1995年底,我国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有137家,其中外资银行127家,而外国银行分行又占117家,合资银行和外资独资银行各5家;外资银行的业务经  相似文献   

10.
一、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的利益及其潜在风险(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带来了大量的国外金融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资金的不足,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二)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为本国的金融部门带来动态经济效益,有利于消除垄断,加强市场机制对货币资本流向...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底,我国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毋庸置疑,加入WTO将对我国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度将不断增强。如何有秩序、有步骤地开放我国金融业,使其所受的冲击最小将成为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最迫切的课题。面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冲击,我国金融业必将出现一次大的变革。那么,我国金融业入世后将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又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创新所出现的新问题?就成为当前各方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吕芳 《财贸经济》1996,(2):59-60
中国金融国际化问题探讨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及实际部门的同志对金融国际化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我国金融国际化的现状1.近几年,我国金融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较快,达到了一定数量和规模。在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迅速增至393家...  相似文献   

13.
面对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和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企业文化如何适应形势,如何发展和创新,是摆在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芮玉巧 《江苏商论》2004,(5):146-147
随着我国跨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对我国金融业形成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如何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融混业经营的冲击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慧刚  张澍 《商业研究》2005,(2):142-145
金融资本对利润追求的本性、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 (银行 )市场内部化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使混业经营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成为了一种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金融业不得不经受外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模式在金融机构利润、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等四个方面的冲击。目前 ,分业经营仍是我国金融制度的现实选择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陈敏 《商业研究》2005,(4):76-79
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与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入,丰富了我国金融服务工具和品种,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同时有利于我国金融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和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但是这种开放是有次序、分阶段进行的,这种开放格局对于后开放地区的金融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后开放在保护落后地区金融部门利益和格局的同时,也给这些地区带来了金融资源流失、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敏 《商业研究》2006,(8):186-188
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与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入,丰富了我国金融服务工具和品种,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同时有利于我国金融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和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但是这种开放是有次序、分阶段进行的,这种格局给后开放的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后开放在保护落后地区金融部门利益和格局的同时,也给这些地区带来了金融资源流失、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三年来,中国按照WTO的条款要求,分步骤、分阶段地开放金融服务业,完善金融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中资金融机构竞争力得以提升,但现有的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监管模式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不断出现的交叉业务和企业本身引出的混业现象,将成为监管部门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一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在逐步取消;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在某些方面也享受到了超国民待遇。如何评价加入WTO这三年对中国金融业的积极效应和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规模扩大阶段后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问题?如何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入“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月溪 《商业研究》2000,(12):115-116
中国加入WTO,这将意味着外资金融机构从业务领域到空间范围与我国金融机构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但也能给中国金融业带来诸多有利的效应。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金融业应面对现实,加强竞争意识,树立信息观念,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争取竞争主动权,使中国金融业有序自律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引进的外资金融机构已初具规模。这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即管理体制的挑战、服务手段的挑战、监管体系的挑战等。但同时也给我国金融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着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了3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