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
3.
4.
5.
6.
张溪洋 《金卡工程》2009,13(10):166-166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三家政策性银行要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改革.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中最难形成明确发展思路的农发行应如何发展?本文通过回顾其成立和发展历程,并分析各国政策性银行的普遍发展趋势,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思路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8.
入世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目标定位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西南金融》2002,(1):13-17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机制和运行效果尚未达到成立时的预期效果。目前政策性银行还存在着资金来源狭窄,体制和机构设置不完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建议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继续发挥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作用,壮大进出口银行的实力,适当增设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政策性银行运行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完善政策性金融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随着WTO脚步的不断临近,中国金融业将面临开放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作为中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策性银行可能游离之外。  相似文献   

11.
邮政储蓄改革的变迁与邮政储蓄银行设立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角度入手分析邮政储蓄改革的进程,以邮政储蓄改革的变迁为主线,对我国20年来的邮政储蓄问题进行重新梳理,认为,虽然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符合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思路,但由于缺乏全面考虑邮政储蓄改革的基础条件和没有认识到政府因素的介入,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并非是邮政储蓄改革一劳永逸的方案,邮政储蓄改革未来的发展道路仍然很漫长。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政策与经常项目赤字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常项目赤字是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常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对经常项目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财政政策与经常项目赤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分析了当前我国所执行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我国经常项目的平衡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对改善我国经常项目提出了一些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问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针对在政策搭配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从短期、中期以及长期来考虑政策的选择和配合.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对浙江、安徽两省承包土地流转状况的调查结果,研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促成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研究政府在农业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促成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问题研究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一致性问题是经济政策研究中的新课题,动态不一致的经济政策降低了经济政策的效果,使用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动态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财政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政策的低效运行,影响了经济增长.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不仅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还能为我们的政策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1980~2009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MS-VAR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1980~1997年间,价格为货币政策主导区制;之后为财政政策主导区制。为检验该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对李嘉图等式和财富效应进行分样本区间的实证分析。最后,本文选取1996~2010年的月度数据,利用MS-OLS模型检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价格的关系,发现我国互补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物价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缴存的财政存款作为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之一,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缴存财政存款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其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影响,以及对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间接影响。因此,应通过加强对财政性存款缴存的管理,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紧密结合,以提高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信  贾彦东 《金融研究》2019,474(12):38-57
时至今日,宏观审慎政策在内涵、工具和框架等方面快速发展,不仅政策目标更加清晰,工具类型更加丰富,相关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完善。作为危机后形成的新政策框架,宏观审慎政策在工具有效性、作用机制、政策框架设计及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方面都还有待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制度框架中,如何考虑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联,合理设计政策决策框架均已成为关键。对中国而言,系统风险识别、监测与分析更加复杂、困难,需要对宏观审慎政策开展更加精细、深入研究,尤其应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完善适合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基础、政策目标及工具等进行系统综述,而后从两类政策关联中涉及的三个重要问题出发,着重分析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并分别从组织架构设计、货币政策框架改革、金融政策框架设计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英格兰银行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改革的经验,重点阐述英格兰银行如何实现理论发展与制度设计的较好融合。最后,给出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发展的若干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转轨财政不同于一般财政的特殊性是其具有支付改革成本的职能,支付改革成本给我国转轨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影响.要减小财政改革成本压力,须进行两层面创新,即在理论上要突破单纯从市场失灵角度来研究我国转轨财政职能的局限,确立支付改革成本在我国财政职能体系中的地位;在实践上要改变积极财政政策从"以直接投资为主"直接支撑经济增长转移到"以支付改革成本为主",从而建立和完善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