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结合国内外的科技动态,我们建议抓紧建设“全国耕地总量监测系统”。该系统是运用现代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全国耕地总量快速调查系统。系统分析1.目标一般说来,管理和管理系统有三个层次的工作:业...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全国耕,林,草地动态监测的2个层次:总量监测和地块监测,进行了总量动态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此系统由普遍调查系统,抽样调查系统,遥感影像判读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部分组成,最后提出实施计划,包括:实施原则,时间安排及组织领导等。  相似文献   

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人民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人民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郭焕成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其基本内涵是每年耕地减少与新开发。复垦耕地总量上的平衡,具体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全国要稳定现有耕地面积,保证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实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和耕地总量预警制度。  相似文献   

5.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涵义、体系、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系统的基本框架,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宏观决策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耕地总量平衡问题是这些年来我国耕地保护的核心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制定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决策目标以来,围绕如何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中央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方面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律制度;一方面在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了各地的耕地保有量指标;一方面将耕地总量不减少的任务纳入省  相似文献   

7.
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刘绪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需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全国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徐静 《农村经济》2003,(11):80-81
耕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保持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 ,可持续地利用耕地资源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一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实现 ,即保持现有的耕地面积不减少和生产能力不下降。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制约因素和实现数量平衡与质量平衡的潜力 ,并提出对策建议 ,以利于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 ,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四川省土地面积为 4 8 5万平方公里 ,人均土地面积为 0 0 0 5 8平方公里 ,低于全国平均 0 0 0…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30日公布。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203077万亩,比基于第一次调查逐年变更到2009年的耕地数据多出20380万亩。从耕地总量和区位看,全国有14945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和25度以上陡坡,其中,相当部分需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  相似文献   

10.
切实保护耕地国家土地管理局综合计划处处长殷卫平实现总量控制,切实保护耕地是"全国土地利用九五计划"的首要任务。为实现"九五"期间和2010年耕地保护的目标,保证"九五"期末全国粮食总产达到4500─5000亿公斤,土地利用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通过测算各省耕地责任保护量,为耕地保护地方政府责任价值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确定耕地非经济价值组成,以人均耕地非经济价值均衡为基础,对各省耕地保护的责任量进行量化。研究结果:单位面积耕地的非经济价值呈由东往西逐级降低趋势,且分布更有规律。不同省域耕地非经济价值总量呈由东部向西部逐级递减态势,但规律性并不十分明显。与国家下达到各省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指标相比,20个省的耕地保有量指标没有达到应承担的责任量,11个省超过了应承担的责任量。研究结论:各省所应承担的耕地责任量差异较大,与各省耕地非经济价值总量的大小有较密切的关系。全国超出省份超出耕地保护责任量之和大于缺失省份缺失责任量的和,按非经济价值测算,全国保护的耕地面积总量处于盈余状态。  相似文献   

12.
全国耕地净减少542万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部最近公布了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05年度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目前,全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人均耕地1.4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0%。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3亿亩,其中可开垦1.071亿亩,可复垦0.06亿亩。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全国耕地净减少542万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疆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研究新疆的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的动态变化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选取新疆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动态变化的总量和均量指标,分析各指标在1996-2005年的变化情况。通过历年总量和均量指标的变化,分析各指标变化产生的原因。并基于历年总量和均量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新疆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4.
纵横录     
1994年全国耕地约减少600万亩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最新数字,1994年我国耕地面积总量减少1071.7万亩,比上年减少的937.8万亩多133.9万亩,增加幅度为14%。减去去年新增耕地474.8万亩,去年全国耕地净减少量为596.9万亩。  相似文献   

15.
再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耕地保护政策和未来发展的极限状态,提出中国耕地保护新的思维框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反演思维法.研究结果:当中国人口达到16亿时,全国用于建设占用耕地的极限值大约在3.39×106ha~3.73×106ha左右.耕地总量到2020年将达到极限水平.到2030年人口高峰来临,尚有一定的耕地缺口.研究结论:变"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农用地总量动态平衡",变"粮食安全"为"食物安全",建立农用地总量动态平衡与食物安全监测与预警制度,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草食养殖等途经保证食物安全.做到:总体控制,动态监测,提前预警,分区管理,统筹兼顾,逐步实施,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区域实际情况构建了区域耕地供需平衡系统;依据济宁市多年土地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预测了耕地需求总量和耕地的供给量;以耕地的供需比作为预警指标,设立预警警限警度,并据此对济宁市2010年和2020年耕地进行了预警分析;结果表明,济宁市耕地资源2010和2020年无警。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涵义,分析了加入WTO后对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适应WTO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几个问题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教授张凤荣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应当重视和研究具体操作中的几个问题。一、耕地基数的确定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首先要将耕地总量这个基数定下来。这个基数必须实事求是。1995年,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据新华社消息,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涉及1300多万人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于11月1日开始进行。开展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是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按照我国周期性普查制度的要求进行的;这次抽样调查的任务有如下三项:——准确掌握人口数量基本情况。通过抽样调查,摸准人口总量、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外出流动人口等基本数据,准确推算全国和各地的人口指标。——摸清人口素质状况。在调查人口年龄、性别、地区分布等基本结构状况的同时,掌握居民职业、收入、支出以及居民住房、家庭能耗等基本经济状况,以及人口身体健康、受教育程度…  相似文献   

20.
邹玉川局长在全国土地管理厅局长会上提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思路和措施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主要是按照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就做好"九五"期间的土地管理工作,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措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