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明清广东粮食生产水平试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叙述广东粮食供求的变化,说明广东从一余粮省份变为南方最大的缺粮省份,反映全省粮食生产总量不断减少与萎缩的过程。接着叙述了不同地区稻作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明代在山地、丘陵地区还存在着粗放的稻作经营方式。清代稻作技术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有部分地区还保留比较粗放的稻作方式。明清时期只是在沿海平原稻作技术比较先进。由于广大山地、丘陵地区稻作技术比较落后,并不因双季稻普遍实行而使单位面积产量有大幅度提高。本文还从水利条件、生态环境变迁以及生产关系、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状况、稻米替代品的情况,谈到制约广东稻米生产的因素。本文结论是:明中叶以后广东农业商品化过程中,山地、丘陵地带产粮区的粮食生产并没象沿海平原的经济作物那样充分发展,没能通过技术的、人力的集约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米价低廉及稻米生产成本高又使种植面积不断下降,不能强化广东的粮食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稻米产业是江苏省优势农产品产业,是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推动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发展江苏稻米产业,必须树立产业经济理念,从传统的稻作生产向稻米产业经济转变,将水稻育种、栽培、加工、营销等产业链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稻米产业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稻米产业的优化升级。稻米产业经济的涵义基本概念稻米产业经济是指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律,根据稻米生产的技术和经济属性,在水稻育种、栽培、加工、转化和营销等方面依靠科技创新,运用现代工业经济理念,…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稻作生产由于具有投资省、工量低、经济效益高,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考查,它至少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原始采集经济时期,人类就把野生稻列为采集食源的主要对象。进入农业经济以后,劳动人民驯化栽培,逐步摸索出耕作经验,并扩大了耕作面积。这样,稻作生产便发展起来。但是,由于稻原产我国南方,喜温湿,在水利和其他条件不能满足时,发展稻作生产就有困难。殷商时代,“禾、稷、黍、麦、稻”,稻处五谷之末,唐中叶以后,稻作才开始向前发展,宋代则是稻作生产勃兴的阶段。我们今天采用的一套稻耕技术,基本上都是宋代稻耕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江南水乡是当时稻作发展的中心,江南稻作生产的发展,改变了国内南北经济重心。两  相似文献   

4.
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水稻.稻米是世界上半数以上人口的主食,目前,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对稻米需求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其水稻的生产能力。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全球水稻生产需要增加.但土地、水资源却在减少,生产成本在增加.因此许多稻米生产国和地区希望通过引进中国杂交稻技术以保  相似文献   

5.
李荣华 《中国农史》2012,(4):3-7,27
汉魏六朝时期,华北丰富的水资源、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及南方稻作技术的北传,使得该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南下的北人,把华北的水稻种植技术带到南方,促进着南方稻作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建三江垦区是黑龙江省主要稻米生产基地,优质稻米产业是建三江垦区农业基础产业,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关键因素之一。稻米加工后可以增加附加值,稻米生产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历史上,稻作和蔗糖生产并称为“台湾经济的两大支柱”,享有极高的声誉。台湾素有“米仑”之称,是我国主要产米区之一。本文对远古至清初的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台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直至明末清初,台湾土著仍然生活在一种独具特色的原始社会之中。台湾稻作农业至迟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7世纪初叶,荷人治台,既奖励大陆汉人移民开垦土地,又教化蒙昧土著,使其从事定居农耕,是为台湾稻作的发展时期;继之,郑成功入台,采取“寓兵于农”政策,积极开垦荒地,始奠定台湾稻作农业发展的根基;清朝前期,台湾稻作进一步发展,但台湾番族的稻作形态仍较原始,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其中的“野番”和“生番”,稻作农业或无或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行政干预与农业产业化刘元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的发展阶段。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冲破农业经济封闭状态,农业生产与精深加工业、商贸企业、科教紧密相连,结为一体.共推农业进入高产优...  相似文献   

9.
向安强 《中国农史》1999,18(2):51-60
在台湾历史上,稻作和蔗糖生产并称为“台湾经济的两大支柱”,享有极高的声誉,台湾素有“米仓”之称,是我国主要产米区之一,本文对远古至清初的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台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直至明末清初,台湾土著仍然生活在一种独具特色的原始社会之中,台湾稻作农业至迟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7世纪初中载体只治台,既奖励大陆汉人移民开垦土地,又教化蒙昧土著使其从事定居农耕,是为台湾稻作的发展时期;继之,郑成功入台,采取“寓兵于农”政策,积极开垦荒地,始奠定台湾稻作农业发展打杂基;清朝前期,台湾稻作进一步发展,但台湾番族的稻作形态仍较原始,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其中的“野番”和“生番”,稻作农业或无或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状况保持稳定,早稻产量的增加并未影响稻米市场行情,江西、湖南早稻收购工作进入尾声,湖北安徽湖南中稻收购价格高企.黑龙江地区粳稻米价格保持平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早稻总产量及近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状况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波动特征和规律,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稻生产周期波动的强度,消除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稳定发展水稻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HP滤波分析法,对1949—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的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的短期波动分为6个波动阶段,系统剖析制度变革、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市场走势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水稻面积、单产以及总产波动的影响。[结论]水稻生产波动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面临下行压力; 水稻产量波动的波幅较大且波峰绝对值小于波谷绝对值,水稻持续稳定增产难度较大; 现阶段面积与水稻生产波动的趋势契合度更高,科技创新亟需突破瓶颈; 水稻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区域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水稻绿色生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稻生产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江西省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的黄金水稻种植区,其水稻生产具有起源早、历史久,产量高、贡献大,条件优、潜力大等优势特征。[方法]文章以江西省为例,以点带面,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从水稻种植、效益、品牌、资源、水利、施肥、病虫害、机械化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江西省水稻生产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并从"绿色发展"的角度提出要构建水稻生产绿色发展体系。[结果]大力推广作物轮作,建立稻田绿色种植制度;控制稻田土壤酸化,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快绿色抗性品种培育,提高品种国际竞争力;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推进绿色品牌建设;加快"一控两减"步伐,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机械绿色低碳化,控制机械化成本。[结论]要努力构建水稻生产绿色发展体系,实现长江经济带水稻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模型的荆州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研究荆州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程度,探究全市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向。[方法]文章通过选取2010~2015年的荆州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使用量和农业从业人员作为投入指标,以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和粮食总产量为产出值,构建荆州市耕地资源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对全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5年间,荆州市耕地资源利用DEA除2010年无效外,其余年份都有效,DEA有效年份达到83%,在DEA无效年份,耕地资源综合效率也达到0.994,表明荆州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处于较高的利用水平。[结论]提出荆州市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建议,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稳定发展种植业;改进施肥技术,提高农田肥料利用水平;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增强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Granivorous birds, mainly the Red‐billed Quelea, have subsisted on cereal crops in Africa for centuries and have caused substantial damage. There is, however, limited recent evidence on their impact. We propose an indirect method to estimate bird‐inflicted crop losses by fitting a production function with a damage abatement component and pest intensity slope dummies on a panel database of rice farmers in the Senegal River Valley. This allows us to estimate both bird damage and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bird control at different levels of bird pressure. Annual bird damage is found to average around 13.2% of the potential rice production during the wet seasons of 2003–2007, which translates into an average annual economic loss of 4.7 billion FCFA (€7.1 million). Our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farmers’ perceived bird‐inflicted crop losses, averaging 15.2%. More alarmingly, we observe declining marginal productivities of bird control under increasing bird pressure. Farmers indicate that at high bird pressure,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bird scaring methods is inadequate, which suggests that predictive (monitoring), preventive (population control) and protective (insurance) measures against massive invasions are more urgent than improving the average efficacy of curative measures (pest control). These findings are especially relevant to farmers and policy‐makers who are currently struggling to implement an ambitious food self‐sufficiency programme in Senegal.  相似文献   

15.
Rice, China's most important food crop, is highly dependent on irrigation, bu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xtreme drought events have challenged rice production in many region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local irrigation infrastructure in improving farmers' ability to respond to drought and its effectiveness in mitigating the drought risk in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The analysis relies on a moment‐based specification of the stochastic production function, capturing mean, variance and skewness effects. Using household survey data from 86 villages in five provinces, we jointly estimate farmers' adaptive irrigation decis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rice yield and production risk. Our econometric analyses show that irrigation infrastructure in villages contributes to enhancing farmers' irrigation capacity in adapting to drought, and increased irrigation leads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ean yield and a reduction in exposure to risk as well as downside risk in rice produc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policy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生态保护红线正处于评估与优化阶段,尝试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提出简便且易操作的优化指标与阈值。研究方法:InVEST,CASA和RUSLE模型,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突变检验。研究结果:(1)长三角地区破碎度持续增加导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净初级生产力(NPP)4类生态系统服务呈显著下降趋势,存在4个以上的显著下降突变点,生态保护红线破碎度优化阈值为0.2;(2)长三角地区连通度指数持续增大显著提升4类生态系统系统服务,存在3个以上的上升趋势突变点,生态保护红线连通度优化阈值为90;(3)基于破碎度(0.2)和连通度(90)作为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优化阈值,长三角生态保护红线约17.25%的面积需优化,其中生态系统完整性不满足的占9.01%,生态系统连通性不满足的占0.02%,两者均不满足的占8.22%。研究结论:(1)建议将破碎度(0.2)和连通度(90)作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完整性与连通性的优化指标与阈值;(2)未来应加强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完整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弹性等多维度筛选关键表征指标,利用更多的景观指数及不同的阈值设定方案,建立一套更加系统科学、可操作的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长江水域生物资源的保护需要有效政策制定和执行,在当代中国的情景下,基层政府执行对于水域生物资源保护政策有效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方法 文章运用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方法,以四川省富顺县为例,基于史密斯的政策模型的分析视角,从政策框架、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长江沿岸县级政府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禁捕政策执行情况。结果 对四川省富顺县长江禁捕退捕政策执行存在的理想化政策梗阻、政策执行机构缺陷、目标群体政策认同感迷失、政策环境消极等四重困境进行了深度分析。结论 在全面实施长江禁捕政策过程中,如何破解政策执行面临的困境,需要从政策框架的改进、执行机构的执行能力提升、目标群体的认可度以及政策执行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提升长江沿岸县级政府政策执行力,以推进新时代长江大保护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农业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及限制性因素,以及各省域农业比较优势,为长江经济带农业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用实证分析法,采用农业相对比重指标(AG)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域农业相对比重和比较优势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了近几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域农业的相对比重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结果]长江经济带整体农业占其经济总量比重较低,农业相对比较优势不明显;各省市的农业比重和相对比较优势差异明显;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农业比重和比较优势波动平缓,甚至有略微下降趋势。[结论]应加强各省域农业部门合作,做好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农业布局;利用辐射效应,加强农业发展要素流通;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新业态,建立农业协同发展激励机制。此外,完善和统筹长江经济带区域农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沿江省市农业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生态效率的方法,评判粮食生产能否协调好口粮保供、粮农保收和生态保育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以生产力和赢利性双重目标为约束,以碳排放和农田污染为非期望产出,运用DEA-SBM模型,以粳稻主产省为测评对象,分析我国粮食连年丰产期粳稻生态效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诊断生态效率的短板。结果 2004—2018年我国粳稻生态效率年平均值为0.858 4,无明显上升趋势,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东北稻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江苏、安徽,以及西南稻区的云南,粳稻生产处于生态相对高效水平,华北稻区和西北稻区则处于生态相对低效水平;生态效率损失主要由农化物资及排灌费的高投入,以及非期望产出的高冗余造成。结论 我国粳稻实现高产的环境代价仍较大,全国粳稻生态效率地域差异明显,未来粳稻生产可适当向生态相对高效区域集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时空特征,为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文章基于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内涵及耦合机理,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及SBM-DEA模型,测度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71个地级市城镇综合指数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两者间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化规律。结果 (1)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城镇综合指数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8.11增加至2019年的16.10,平均增速达6.50%;年均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为0.70,整体呈现小幅波动下降的趋势,年均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表现为江苏>江西>湖北>安徽>湖南;(2)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0.21提高至2019年的0.40,但两者暂未步入协调阶段;(3)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相关性程度逐渐增强,其中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的东部地区,而低—低集聚区则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西部地区,且随着时间变迁,该集聚格局呈逐步扩大态势。结论 应有序推进城镇化发展,强化耕地绿色发展理念,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构建邻近市域之间的合作机制,推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