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GDP增长速度保持在7%以上、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得到最多实惠。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社会阶层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呈现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性质的误解和曲解时有出现。黑格尔曾经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都是现实的。”要正确理解我国生…  相似文献   

2.
改革新视角     
江泽民: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江泽民 8月 27日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党的建设和“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通过改革进行体制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与经济基础不断发展的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将长期存在。我国要坚…  相似文献   

3.
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决定组织类型、形式及效率高低。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的概念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概念十分接近。法学家主要从财产权利法律制度把握产权概念。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其基本特点是:覆盖所有经济资源;各种产权主体地位平等,但作用有所不同;不断完善、动态发展。完善社会主义产权制度需要理顺不同产权主体的关系,重视建立合理的企业和法人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内容,宏观经济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研究和探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审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加强宏观经济控制和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从宏观方面加强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控制和管理是商品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决定的,也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审计监督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则是由审计工作在国民经济管理中肩负的特殊使命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本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而二结合的关键取决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以其新的形式同市场经济相结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市场经济法律机制,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民企发展的支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就是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21世纪前20年的一项主要任务。而要真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重视诚信人的培育,加快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的建设,以建立一个以诚信人为基础的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的规定性,它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量的规定性,它明确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新闻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在改革开放的2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历史性的发展和进步。研究新闻传播效益最大化最优化,在当今中国,就显得尤其重要。新闻传播效益最优化,应是新闻传插主体与社会客体相统一的结果,而首先应是新闻传播主体在充分认识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活急速变化之后,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的变化,努力寻求新时期新闻传播规律的结果。提升新品格:致力实现新闻传播效益的最优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0.
白津夫 《西部雅安》2003,(12):17-17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件,是建成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决定》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突出了整体改革、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重要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浦再明 《上海改革》1998,(1):10-12,15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讲要着力解决两大核心课题,达到两个基本适应:即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使之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改革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使之同市场经济形式基本适应。十五大报告,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对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公有制经济改革作出了科学阐述和全面部署。这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在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中,领导干部如何把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提高领导发展社失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和水平,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从客观上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领导能力和水平.首先,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组织农村经济,调节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可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国民经济基础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内容;既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金融部门尤其是农村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制约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广大农民走向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农村所处的地域条件和农民的自…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体制功能属性新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特殊属性的立体考察及诠释张建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它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而理论创新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之中一个亟待搞清楚的重大...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党中央提出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核心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转变。中央将两方面一同提出来,实际上是注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统一性,有针对性地平衡两者关系,发挥其各自的作用,真正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使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6.
市场建设若干问题探讨徐文龙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为导向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环节是建设、培育...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应用写作教学□娄永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市场经济的各个主体间的相互经济关系,经常需要用文字的形式,通过法律程序来保障和调节。同时,企业内部加强和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等,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一论断是所有制理论上的一个新突破,它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在微观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历史性课题。 (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15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城镇集体企业的生产关系做了较大调整,促进了城镇集体企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又产生了诸多新的矛盾。不步地方的实践证明,推行股份合作制有利于解决这些矛后,使城镇集体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进展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是空前的,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政府宏观调控的形式和职能都在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财政支出管理的改革也要跟上步伐,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并符合国际规范的政府采购体制是迫切的, 本文旨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