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反向购买这一借壳上市最常见的途径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反向购买相关政策的规定,从理论与实务相衔接的角度来分析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深入考察了近年来A股市场反向购买典型案例的基础上,认为现行准则及相关规定在有关反向购买中是否构成业务、权益性交易的经济实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明晰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在实务操作中,由于对会计准则应用存在不同观点,对非同一控制下发行有限售条件的权益性证券合并股权成本、商誉确认的处理出现了不同的确认方法,导致商誉确认结果不同。笔者拟结合工作中遇到的案例谈点看法。一、业务基本情况上海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XBQ公司、BBQ公司合  相似文献   

3.
浅析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是指在一定期间之后,可以按规定的转换比率或转换价格转换为企业股票的债券。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购买的债券转换成公司的股票,具有债权性证券与权益性证券的双重性质,因而可称为混合性证券。  相似文献   

4.
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是企业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有效途径,然而相关的制度并未十分完善。本文以中航投资为例,探讨反向购买以及净壳上市的认定条件和会计处理,并指出目前会计准则对于反向购买的定义不明确,非净壳上市的会计处理不合理。本文认为只要在非同一控制下,法律上的子公司的股东取得控制权即使不完全以权益为对价也可视为反向购买。此外,会计准则应当进一步区分购买业务和购买壳资源。  相似文献   

5.
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借壳上市应根据"壳"种类的差异分别采用反向购买法和权益性交易法处理.本文以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为例,对比分析了采用权益性交易法与反向购买法两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两种处理方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统一合并差额会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是企业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有效途径,然而相关的制度并未十分完善。本文以中航投资为例,探讨反向购买以及净壳上市的认定条件和会计处理,并指出目前会计准则对于反向购买的定义不明确,非净壳上市的会计处理不合理。本文认为只要在非同一控制下,法律上的子公司的股东取得控制权即使不完全以权益为对价也可视为反向购买。此外,会计准则应当进一步区分购买业务和购买壳资源。  相似文献   

7.
市场低迷或IPO暂停时期,为数不少的公司通过借壳方式实现间接上市。迄今为止,借壳上市仍是一个内涵外延不甚明确的概念。我们认为:广义的借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借助上市的“壳”资源通过收购与兼并方式实现上市的一种产权交易行为,包括买壳上市和整体上市等诸多类型。狭义的借壳上市仅指非上市公司通过反向购买方式(即由上市的壳公司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易股权方式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拟借壳公司)实现上市的一种产权交易行为。之所以称其为反向购买,是因为合并后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权由借壳公司股东控制。本文研究的只是反向购买交易下的借壳上市,不包括买壳上市和整体上市。它以控制权会发生变更区别于整体上市,以非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与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同时完成区别于买壳上市。  相似文献   

8.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出现了新的情形——反向购买。本文对反向购买实施前后的合并方法、合并财务报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其带来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探讨实施反向购买的动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企业合并中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对并购双方、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张谦  梁浩 《财会月刊》2011,(2):60-61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出现了新的情形——反向购买。本文对反向购买实施前后的合并方法、合并财务报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其带来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探讨实施反向购买的动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企业合并中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对并购双方、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答案】D【解析】甲公司和乙公司均能对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均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3.【答案】B  相似文献   

11.
<正>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答案】D【解析】甲公司和乙公司均能对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均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3.【答案】B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国内企业购并浪潮正在兴起。探讨企业购并会计处理方法 ,并在会计准则中加以规定 ,将有助于从会计角度推进并实现企业购并的深层目标———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一、购买法与权益联营法的比较企业购并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转让现金、现金等价物或其他资产来实现。为了保证合并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不变 ,采用权益联营法的前提是实施合并企业 (股票发行企业 )与其他参与合并企业的股东进行普通股交换。因此 ,只有换股合并才存在购买法与权益联营法之间的选择 ,采用其他合并手段并不存在这方面问题。(一 )购买法和权益…  相似文献   

13.
付军 《企业研究》2011,(11):69-70
资本市场上,很多企业通过反向购买实现上市融资。由于反向购买业务的特殊性,也使得其会计处理也十分复杂,本文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对反向购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上,很多企业通过反向购买实现上市融资。由于反向购买业务的特殊性,也使得其会计处理也十分复杂,本文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对反向购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合并的两种主要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是指彼此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的联合,或者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权益证券、资产、签定协议或其他方式取得对一家或几家其他企业控制权的行为。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按照企业经济实质可以分为权益法和购买法。  相似文献   

16.
按我国现行规定,企业借壳上市过程中形成反向购买的,若构成业务则需确认商誉,否则按权益性交易处理。若壳公司保留少量业务,上市公司要么确认巨额商誉,要么不得不放弃这些少量业务,使上市公司陷入两难的处境。本文从企业整体价值出发,将借壳方的购买行为划分为取得上市地位的买壳和购买留存少量业务两部分。对于买壳行为,按权益性交易处理,不确认商誉;对于购买留存少量业务的行为,按照购买法确认商誉。对于壳资源价值计量,本文通过对华源股份的案例分析,建议采用协商定价的方法以化解壳公司留存少量业务情况下的壳资源和商誉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反向购买的案例进行研究,从实务角度重点分析在反向购买中企业合并报表时的关键会计处理问题。会计准则对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规定,较好地把握住了稳健性原则.能够有效地防范利润操纵风险。就合并成本的计算问题,提出三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等都取消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规定企业合并只能采用购买法。我国新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仍然允许购买与权益结合的“二元格局”。文章将对我国的这一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彬 《广西审计》2002,(2):57-58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合并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在会计实务中,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主要比较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一、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理论依据企业合并的购买法是指负责合并的企业采用现金、非现金资产或负债来购买被并企业。权益结合法是指负责合并的企业用增发股票来换取被并企业几乎全部股票的办法。会计方法的选择,应注意其内在的合理性。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一)购买法的理论依据第一,在绝大多数企业合并业务中,总可以发现有一个实施合并的购买企业取…  相似文献   

20.
戴华 《财会通讯》2007,(4):46-47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会计处理 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分为企业合并取得和非合并取得。企业合并又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方式或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投资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即以付出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