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仍然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较低人均收入水平基础上出现的买方市场供求状况,一方面是大部分群众尚处在较低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是一般生产能力明显过剩。“九五”期间已经形成的这种买方市场格局,在“十五”期间仍将继续,并为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相应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企业需要走出的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与信息化挑战,传统企业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信息化提升是基础和保证。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企业国际化,更没有企业的现代化。我们的传统企业需要加速信息化进程,从运用网络经济与电子化等现代手段,创新经营管理与商务模式,加速电子商务、资源配置、系统支持和网络服务等方面信息化提升现代化,加快中国传统企业新型工业化建设。一、加速构建企业信息化系统基础近年来,国外企业在加快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都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助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适用于评估两化融合程度的综合指标,其次将C-D生产函数与多层线性模型结合,提出多层C-D生产函数,最后实证研究了2001年以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历了“十五”和“十一五”,信息化与工业化实现了快速融合,此融合也为二者未来的深入发展创造了动力;劳动和资本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呈现稳定或逐年降低的趋势,信息化在与工业化融合的过程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则进一步加强并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4.
龙翔 《企业活力》2003,(6):24-25
<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经济格局已开始告别短缺经济,步入了产品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态势。买方市场的出现,既是巨大的历史性进步,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必然结果。但我国买方市场具有与西方发达国家买方市场不同的特点,我国买方市场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经济尚欠发达,高额群众消费远未形成的情况下形成的买方市场。我国出现的买方市场。不是高消费能力下的产品过剩,实质上是一种“低消费水平状态下的低档产品生产过剩”,是结构性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足的一对矛盾体。对此,企业界应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和城镇化被称为经济现代化的“两个车轮”。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46.6%,己进入世界公认的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金钜  黄璐 《企业活力》1999,(2):24-25
认识过剩经济———企业制胜的前提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告别短缺经济时代,走向过剩经济时代。1997~1998年主要商品全部转化为供求平衡和供过于求,全面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不过目前我国的买方市场还是一种初级的、相对...  相似文献   

7.
自凯恩斯理论席卷全球经济领域以来,各行业对于“需求”的尊崇以及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已经让“服务意识”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实际上,在经济领域中,供给方和需求方不可能存在绝对不变的地位,究竟谁能一时占据主导地位,还要看市场是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在物流领域,情况也是如此,几十年来,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的总体关系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同时,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不同环节,还有特殊表现形式。这种特殊表现在: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后的一个阶段,还会出现与总体相违背的情况,也就是说处于短缺的状况,需要把供给放在主要地位。但是,这种局部的“供给决定需求”,并不能成为对全局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自2003年开始,我国各地开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按“同地、同价、同权”的原则,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这一举措将有利于盘活农村原有的建设用地,从而大大减轻对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的压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却很难实现“同地、同价、同权”。因此,从多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原因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成功  凯旋 《公司》2001,(11):32-34
今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2001中国企业高峰会”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指出:“21世纪将由全球化所主宰,就像20世纪被工业化所主宰一样。但有一点不同:工业化革命花了100年时间才分出胜败,而这一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只需要20年就足够了。”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入世”,把一些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和具有优势的生产技术转移到有需求性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弥补我国资源的不足,把具有旁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转移到有需求性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相对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把我国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转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暨宏观经济政策”高级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还没有被打破,增长性投人的贡献占了70%以上,并且,中国经济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都还不尽合理。而中国目前正在结束短缺经济,进人到一个结构性供给过剩和结构性需求不足并存的低水平层次上的“买方市场”。一旦政府主导的传统方式的需求增长放慢,结构性矛盾必然会进一步显现,便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大,经济效益下滑。今后几年中国…  相似文献   

11.
家用电器,一直是百姓心目中的“消费明星”,一直是市场宠儿。然而,进入90年代,我国消费品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回想起80年代商场人头攒动,争相抢购家电的消费热潮,现在的市场真是让商家感到几许惆怅与无奈。国家为启动消费而采取的政策措施不可谓不多,力度也不可谓不大,但消费市场依然故我,大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有人为此断言,“买方市场无热点”。买方市场果真没有消费热点吗?答案是否定的。买方市场并不排斥消费热点。买方市场反映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力量对比状态,消费热点仅仅反映人们对于某个产品的需…  相似文献   

12.
成功  凯旋 《现代企业》2001,(12):26-27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开放创新战略,可以大大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参与世界经济运转和循环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后劲。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把一些生产力能力过剩的产业和具有优势的生产技术转移到有的需求性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弥补我国资源的不足;把具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转移到有需性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相对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把我国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转移到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扩大我国的出口贸易,让更多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可以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起到缓和国内市场疲软、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加速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市场疲软状态之后,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基本建设规模扩大和工业生产较快回升的势头,市场也随之好转。有些同志认为,经过这一曲折,某些长期供不应求的短线商品有了一定程度的宽松,多数消费品尤其是以家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和纺织品,在市场上呈现了持续的供大于求的态势,说明我国经济已展现某种程度的买方市场;并且认为在今后经济增长过程中,已不大可能再出现市场紧张的“短缺”现象,我国经济已经不再是“短缺经济”,已经出现了从资源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的转换。 从宏观经济管理来说,分析市场走势是由疲转旺还是由旺转疲,对确定短期调节重点是非常重要的;而分析市场是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是资源约束型经济还是需求约束型经济(后者会出现经常性的需求不足而前者则会出现经常的需求亢奋),对于制定长期的宏观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经济决策是经济主体根据对经济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解决经济问题的不同方案加以理性分析和经验比较,然后对自己的经济活动作出选择的程序化过程。只有对经济现象作出深层次的剖析,才能在执行应付式短期调节的同时进行深层次的政策调节。  相似文献   

14.
胡少维在《新视野》1999年第6期发表文章认为,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的原因有五点:第一是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供给能力的增强,供给大于需求致使商品价咨持续走低,出现通货紧缩;第二是世界经济加速一体七,地区及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行为日趋频繁,致使各国经济发贯周期出现某种程度的“同步”现象,世界范和内生产能力过剩与我国的“供大于求”产生“共振”;第三是由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所形成的供给刚性,致使我国由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相对不足,由此出现总需求水平下降;第四是对年前后我们为克服“经济过热”而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区际差异性,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资源。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史表明,工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源大量开采、大量消耗的过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重要资源将成为影响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瓶颈”,目前,较为突出的就是能源问题。从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我国对能源进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油价的上涨,而中东、拉美动荡的局势,又给油价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都给我国经济带来严峻挑战。自去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上扬,已突破50美元大关。据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阿里预测,油价若为每桶50美元,…  相似文献   

17.
《资源与发展》2005,(2):27-33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21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必须倡导循环经济范式,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实业家变身投资家的大转型时代。这是一个需要重铸企业精神的时代。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历史走进21世纪,仅仅10年时间,虚拟经济在中国的加速膨胀,导致与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继之,是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这种现象来得静悄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当新的价值观悄然占领这个国家多数企业,我们忽然发现...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国经受了伊拉克战争和非典型肺炎两大冲击及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长率可达8.6%左右,经济增长水平突破前5年“七上八下”的调整型增长区间.向9%的潜在增长率靠拢,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期的趋势进一步明确。目前.我国工业化正向重化工业化阶段推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苏南模式”的三个重要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如何从农业经济快速转向工业经济。“苏南模式”是工业化的新模式,发展乡镇企业是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二是如何建立高效所有制结构与社区共有制。“苏南模式”初期的产权形式与结构,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不适应性。乡镇企业改制势在必行,但不等于变相地搞私有化,而是走股份化的道路。社区共有制也可以实现“产要优化”。三是政府推动是否必然产生反市场性。“苏南模式”的本质是市场化。“强政府现象”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建立新型政府管理机制,重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重在培育要素市场,重在引导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