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物质生产的目的是为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生活的本源性决定人物质生产的目的性思想的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是后发现代化中国实现由"生产型社会"向"生活型社会"转型的理论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更是我国实现由增长性发展模式向和谐性发展模式转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马斯洛需求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是生产的内在因素,是一切实践活动的驱动力,也正是实践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需求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鉴于这一联系,文章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的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是资本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当代语境中理解和阐发马克思有关"资本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的深刻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离不开群体.人类的前身就是群体动物,离了群体就难以生存,人更是如此.社会越是进步,科技越是发展,人类社会的分工就越细化.人是社会众多成员中的一分子,人类要靠群体去生产劳动,去创造衣食住行,去为社会做贡献,从社会索取生活生产的必需品.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也必须靠群体才能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于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人们有种种不同的认识。一些同志主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角度分析社会生产目的。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什么类型的社会生产,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目的。”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增长必须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也就是说,要以尽可能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需要和生产是唯物史观的两个重要范畴。需要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核心内容。探讨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对于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如今,管理科学已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生产活动有序高效,需要科学管理;社会生活正常有序,需要科学的综合管理。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科学管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李爱爱 《发展》2008,(8):62-6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但是,归根结底,是要处理好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辩证关系。综观历史,一个社会和谐与否,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是否和谐具有同一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可作如下表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为了并能够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都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首先,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这个范畴,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一切为了并且能够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不论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0.
社会机构主导社会生产和分配,目的是要更好地创造财富和更好地分配财富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生产资料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情况下,社会机构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而主导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才能成为现实。社会机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对社会分配的主导主要体现在确立对生产资料的管理权、确立对劳动力产权的代理关系和社会生产成果分配权的行使等方面。社会生产资料与劳动的结合由国家主导、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主导社会生产和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问题。主导社会生产与分配就等同于主导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基于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需要调控社会分配比例,就是从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需要来考虑给社会再生产(包括扩大再生产)、再生产的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再生产(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角度来进行分配。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好坏决定着生产效率,如果长期忽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方面的分配,最终将不会得到社会想要的效率。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关系的调整对于真正保障每一个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食品生产企业不顾公众利益的问题层出不穷,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于食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的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  相似文献   

13.
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方针,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节约的紧迫性,如何在生产和生活中厉行节约,特别是在技术方法上如何有利于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从理论上澄清一些认识,搞清楚一些重要的关系。节约应当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来对待,在倡导普遍节约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4.
公平正义属公共伦理范畴。公平正义在反映和概括社会政治关系和人伦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意义。公平正义社会需要哲学的指导,从哲学的角度考察社会公平正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家姝 《发展》2007,(10):48-49
"创新理论"首先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按照熊彼特的理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而经济发展就是整个社会不断实现这种"新组合"的过程.此后不少经济学家、管理家和学者又从不同的角度赋于创新理论新的、更多的内涵,扩展和丰富了创新理论的范畴并使之更加接近了今天经济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对于很多新的问题在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角度对于其中部分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可以应用于知识产权领域,在该领域应用的范围是知识产权范畴而不是知识的范畴。知识的创造过程属于劳动过程,知识产权的生产上凝结了大量的物化劳动。在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变少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得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支撑,知识产权保护的“度”,是保护个人利益以实现社会长期的创新积极性与保护社会利益已实现知识产权的社会效应二者之间追求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7.
刘姝丹 《辽宁经济》2003,(12):13-1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对于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地加以排斥,  相似文献   

18.
张爱菊 《发展》2011,(6):121-122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在党的领导下,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多轮驱动的整体合力。煤炭企业的中心工作是搞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井下一线员工增强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构成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相关联的,社会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以生产和分配的结合为基础,而生产和分配的结合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其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因此,衡量生产和分配结合的好坏,"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个标准要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更好。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要能用作制度构建的基础,这样才能够用于指导和服务于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而言,经济学应该着重研究生产的组织方式与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着重研究分配的组织方式和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特别要研究生产的组织方式和分配的组织方式的结合对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人类社会生产发展过程的分析,揭示了知识经济合理性的展现过程,并就“知识经济时代”阐明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