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已经取代了日本成为世界反倾销运动中最大的目标。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必要性.论述了中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对中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诉策略。  相似文献   

2.
2002年以来国外对我立案调查涉及我市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中,我市企业参与应诉的有14起,其中全国只有宁波企业应诉的3起、宁波企业为主应诉的3起;还有10余起因涉案金额不大以及涉案企业是外贸公司(国外反倾销法律一般不主张给予收购出口的外贸公司单独税率)等原因没有参加应诉。从应诉结果看,美国轴承案、欧盟打火机案、印度轴承案取得完胜,宁波应诉企业为全行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出口企业遭遇的反倾销形势严峻,会计资料是反倾销应诉取胜的重要武器,加强反倾销应诉会计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在国际反倾销应诉中按照世界通行的反倾销调查要求来进行会计举证和会计抗辩,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应诉成功率.文章对我国近年来反倾销应诉会计研究的文献分类别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我国反倾销会计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比较频繁,这虽然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国外对我国产品频繁地发动反倾销,将直接影响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减少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生存空间和立足之地。国外对我国发动反倾销后,我们最直接、最主要的对策仍然是反倾销应诉,而且必须是积极地应诉。应诉就是打一场"官司",在应诉中,只要我们准备充分,据理力争,就会出现有利于我们的结果,即使官司打输了也会减轻"处罚",从而保住一定的市场而减少损失。相反,如果我们不积  相似文献   

5.
利用WTO规则,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日益频繁的反销指控,我国应根据WTO有关反倾销规则积极应对,努力降低对外贸易风险。本重点分析了进口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了预防和应诉国外反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1996年6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自行车反倾销案作出最终裁决,裁定中方输美自行车对美国相关产业不存在损害,中方完全胜诉。据了解,该案是中国自行车遭国外反倾销诉讼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诉,为了维护胜诉成果,维护国家和应诉企业的利益,22家参加应诉的自行车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  相似文献   

7.
美中反倾销预警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正常经贸活动,客观上我国企业存在国际竞争力弱、应诉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成本高、企业的自身因素包括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不健全等内在因素,也有国际反倾销形势加剧以及全球政治经济变化等外在因素.严峻的现实凸显了建立我国应对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在分析研究美对华反倾销数据的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红黄绿灯预警信号系统推导出美中反倾销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和国外反倾销对我国贸易影响的分析 ,指出我们应该一方面采取措施防止反倾销投诉发生 ,另一方面增强对反倾销投诉的应诉能力 ,避免和降低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2005,(16):64-64
8月初,欧盟公布了对中国产手动液压搬运车的终裁决定,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初裁中没有给予的市场经济地位,同时将倾销税率从初裁的35.9%降到了7.6%。浙江省外经贸厅有关数据表明,去年国外对我国企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共59起,其中浙江占了33起。今年起浙江已有19起调查案,最多一个案子涉及到770多家外贸企业。2002年开始,浙江的生产企业积极应诉和胜诉的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将推出外贸反倾销措施为应付外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我国将采取5项措施:一、加紧制定反倾销法。由外经贸部发布的"反倾销案件的应诉规定"作为反倾销工作的准则,指定外经贸部条法局为主管部门,应诉不力的出口企业将受到严肃处理。二、加强进出口商会的地位作用。商会负责组织直辖市反倾销的应诉工作,同时还有多项其他必要的权力。三、对敏感的出口商品加强管理和控制。将通过出口配额指标、征收出口关税、实施临时主动配额等措施,对某些出口产品实行数量限制。四、设立反倾销应诉基金。为避免某些出口企业不愿承担应诉费用,导致应诉不力或拒不应诉,指定海关对出口产品按统一的比例收取费用,设立专项基金,以备应诉之用。  相似文献   

11.
张宗良 《特区经济》2009,240(1):91-92
中、南贸易摩擦伴随贸易增长也迅速增加,主要以反倾销、实施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进口配额限制为主,对南贸易逆差成为贸易摩擦的直接诱因,也是国外对华反倾销在南非发生连锁效应的结果;应增强涉案企业应诉的主动性,激励法律人才从事贸易摩擦的应诉工作,推动中、南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月1日起,由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已直接与国际接轨。 ◆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自1979年遭欧共体糖精钠反倾销调查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了近500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累计涉及出口金额上百亿美元。涉及4000多种商品。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我国企业的应诉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在美国、欧盟的应诉率达到了100%;反倾销案件的绝对胜诉率(无税和无损宫结案)达37.5%,已超过了1.3。 ◆1997年我国9家企业诉美国、加拿大等国新闻纸倾销,中国开始了第一起对国外企业的反倾销调查。截至目前,中国已受理反倾销立案19起,立案数逐年猛增。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对于历时一年的中国钢丝绳反倾销案做出最终裁决,裁定法尔胜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倾销幅度为0.02%,参与应诉的南通中德钢丝绳公司等应诉企业的倾销幅度以及所有未应诉的中国钢丝绳出口企业的税率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特别是法尔胜集团得到了零税率的待遇,这是以法尔胜为主的中方应诉企业在美国反倾销案中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回顾应诉的整个过程,法尔胜总结出以下经验: 1、遇到反倾销怎么办? 法尔胜认为,只有果断、坚决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出口贸易大国,中国企业如何应诉国外反倾销是一个无法回避、必然面对的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在中国和美国、欧盟乃至WTO最后的入世谈判中,反倾销问题始终是争论的焦点。因此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做好反倾销的准备,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反倾销应诉为例,考察了在市场环境和商会介入下,企业间合作网络的形成及其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企业的应诉决策相互影响,合作应诉网络的形成具有动态性;包括市场竞争、市场容量和市场结构、行业特性在内的市场环境变化将带来企业间合作应诉网络规模的变化;市场环境下的企业间合作应诉网络规模往往较小,而商会的介入能有效地扩展企业间合作应诉网络规模,商会也可视为反倾销中企业合作应诉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越发频繁,尤其是少数发展中大国,采取反倾销更加随意,立案数量猛增。应加紧建立有效的反倾销应对体系,提高我国企业的应诉率和胜诉率,尽量维持出口市场份额,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7.
雷颂 《浙江工商》2006,(6):25-26
欧盟鞋反倾销调查正在紧张进行,这是近年来中国出口企业遭受的国外对华反倾销重大案件之一,一百多家中国企业参加了应诉。面对如此众多的应诉企业和堆积如山的调查问卷答卷,欧委会动用了4个办案组,对13家被抽样公司进行了全程序调查和实地核查。但遗憾的是,13家被抽样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均被否定,这是在近年来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中所罕见的。下一步,欧委会将对被抽样企业做出怎样的裁决,未被抽样的企业命运又将如何,中国的企业将如何进一步寻求法律保护,中国皮鞋对欧盟市场出口的出路何在?很多法律问题已经引起政府、行业、企业、律师、媒体等多方面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反倾销协议本身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使许多国家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该项贸易保护措施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面对这种局面,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协调配合,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促进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企业应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出口结构,建立灵活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反倾销协议本身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使许多国家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该项贸易保护措施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面对这种局面,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协调配合,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促进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企业应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出口结构,建立灵活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萍 《辽宁经济》2005,(2):33-33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成员国用于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抵制进口产品不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发展,出口产品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外反倾销关注的对象。自从1979年欧盟对我国糖精钠发起首例反倾销指控以来,我国产品至今已遭受430多起反倾销起诉,直接损失达100多亿美元。中国企业在遭遇反倾销财务退缩,2000年之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反倾销诉讼无人应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