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过去我们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搞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一、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财政动用上年结余必须结合信贷计划统一平衡。1953年初财政计划动用上年结余,扩大基建投资,曾发生银行压缩商业贷款、商业“泻肚子”的问题。经验说明:财政收支、信贷  相似文献   

2.
词条选登     
财政职能 财政的内在功能。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具有下列三个职能:一、分配职能。国家通过财政对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再分配,借以组织收入,分配支出,并通过财政收支分配,正确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组织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综合平衡;在安排好吃、穿、用的基础上,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积累中生产性积累与非生产积累、生产性积累中基本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轻工业、重工  相似文献   

3.
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在各自平衡的基础上统一平衡的原理,通常被人简称为“财政、信贷平衡关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陈云同志对这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他明确指出:“所谓综合平衡,就是按比例;按比例,就平衡了。”“按比例是客观规律,不按比例就一定搞不好。”五十年代中期,基于财政、信贷两类资金性质不同,但又具有内在联系的这一特点,当时提出了两类资金要“统一安  相似文献   

4.
当前,为了解决经济振兴的资金需要,既要通过发展经济开辟财源,又要通过资金的综合平衡,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搞好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就更为重要了。一、当前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重要性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计划经济。综合平衡是计划经济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列宁说:“经常的、自觉的保持平衡实际上就是计划性。”陈云同志指出:“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所谓综合平衡,就是按比例,按比例就平衡了”,也就  相似文献   

5.
黄达教授的新著《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一书已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笔者怀着极大的求知欲望读完了这本书,深感思路开阔,给人以启迪。一、探索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的途径作者指出,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都是货币收支;而经济生活中频繁复杂的货币运动,是由种种不同性  相似文献   

6.
财政、信贷、外汇、物资四者的综合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标志。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外汇收支都属于以使用价值运动为基础的价值形态的运动,物资供需既是使用价值的运动,又是价值形态的运动。四大平衡集中地体现了国民经济中价值运动及其与使用价值运动的关系。因此,搞好四大平衡,既要求使用价值形态的平衡,又要求价值形态的平衡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平衡。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财政是社会产品分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社会再生产的其它环节紧密相关。财政收支平衡的真实涵义绝不仅仅在财政的一收一支上,而是直接关系到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关系到社会产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因此,对财政收支平衡问题的研究必须与社会再生产总体结合起来进行。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首要目标选择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的特点就是要求国家从宏观上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论合理赤字     
周舵 《金融研究》1985,(9):29-31
我们过去的财政工作和计划工作有很大的成绩,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它们所依据的宏观经济理论还是不够严密的。我们这里想就财政赤字与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以及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不当之处,望专家学者们不吝赐教。在财政计划工作中,我们历来的指导原则是"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宏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财政区别于资本主义财政的主要特点"(人民大学编《国民经济计划学》下册,1979年版,第256页)。其理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信贷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与社会可供分配的物资,必须是相互适应的……在财政信贷收支总额平衡的情况下,一般说来物资供求总额也是平衡的"(同上书,第275页)。反之,"如果财政收入节余过多,和财政节余相适应的一部分物资,就不能用于社会再生产和提高劳动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於东明 《财政》1991,(6):36-37
江苏省泰县是一个大县,有人口106万,但财政收支规模较小,财政平衡十分困难,每年安排预算都有缺口800万元左右。为了克服财政困难,泰县坚持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狠抓增收节支,加强财政管理,既管预算内,又管预算外,对社会财力进行综合平衡,“七五”期间,实现了财政收支年年平衡。在坚持当年平衡方面,泰县主要抓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筠连属省定贫困县,长期以来,由于财政收入少、增长慢,每年都不能满足财政支出增长的需要。1995年该县财政累计赤字已达1965万元(其中当年赤字327万元),超过当年财政收入5.14%,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1996年该县财政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按照地委、行署的总体安排,决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他们在工作中着力促进经济发展,狠抓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大力发  相似文献   

11.
财政、信贷是国家动员和分配资金的两个主要渠道,两者的收支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宏观平衡影响极大。最近几年,财政连年出现赤字,信贷收支失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这种状况要求我们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刘仲藜部长部署新一年财政工作本刊讯在最近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仲藜,结合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对新的一年的财政收支计划、财税改革和财税工作作了重要部署。刘仲藜指出,1996年财政收支计划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13.
防范财政风险 建立稳固平衡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财税》2001,(4):39-42
财政风险,是指经济运行中由于政策、制度、管理方面的缺陷而导致财政收支状况恶化和国家在组织收入、安排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财政手段本身的缺陷以及多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财政稳固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防范财政风险,是建立稳固、平衡财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立稳固、平衡财政的战略任务,其实质就是要防范财政风险,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二月召开的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要求各级银行努力做好工作,坚持做到今年信贷收支的平衡,以促进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银行信贷与国家的财政收支、物资供求以及工农业生产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坚持信贷平衡必须处理好银行信贷与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关系问题。这里仅就陕西省的一些实际情况,谈谈坚持信贷平衡的几个问题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已经决定,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负责编制国家信贷计划,集中管理信贷资金。人民银行如何把各个专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全面、合理地安排好,以便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呢?我想讲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统一信贷计划是搞好综合平衡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增加很快。全国银行的全部信贷资金来源,1979年为2,162.6亿元,1982年增加到  相似文献   

16.
财政信贷资金问题,是现代任何国家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也是一个非常敏锐的问题。它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集中表现,又是经济发展是否平衡的综合反映。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决定了有两种性质不同的财政信贷体系。一个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这里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和管理财政信贷资金,因而完全有可能做到财政、信贷和物资平衡或基本平衡,即使一时出现不平衡,也可以通过自觉地有计划地调节,使它达到平衡;另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处于生产无政府状态,许多情况下,不可避免要发生财政信贷不平衡,通货膨胀,成为他们形成经济混乱的一个冲击力量。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金融,在本质上和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以来,利用国债筹集的资金,为平衡财政收支,增加教育、科研、国防等方面的投入,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事业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均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债务期限结构不很合理的原因,使偿债集中在'八五'时期,形成了一个偿债高峰,给我国财政增加了压力,对国民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债务规模和结构,并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统盘考虑。要做好这点,对国家债务的发生、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在定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债的合理界限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1986年以来,财政收支状况日益紧张,全年收支相抵,出现赤字70.55亿元,1987年国家预算又安排赤字达80多亿元。财政收支难以平衡,原因何在?我们试作如下分析。(一)现行财政平衡的计算方法,掩饰了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容易造成财政决策失误。现在确定财政平衡的计算方法,是把债务收入与财政经常性收入算在一起,即用:经常收入+债务收入-当年支出的公式,来确定财政是否平衡。这种计算方法具有严重弊端,混  相似文献   

19.
财政拮据地区实现稳固平衡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鲁恩旺汪玉林洪日南财政收支平衡是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本质特征。实现财政平衡,既是落实《预算法》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财政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曾讲过,财政收支平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  相似文献   

20.
《金融研究》1987,(6):31-34
平衡,在生产和流通领域?意指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反映在资金领域,则是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适应。由于银行信贷活动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在货币形态上的综合反映,因此信贷资金是否平衡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与否的客观反映,实现信贷平衡又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信贷资金结构平衡的重要性通常,人们把信贷收支的总体关系概括为:信贷资金供应量=信贷基金量+存款量+市场货币必要量,等式的右端是银行放款的最高额。这个公式大致反映了信贷资金总量平衡的关系。在过去我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银行实际上只是财政的出纳部门,仅参与企业超定额流动资金管理,因为银行与财政是吃大锅饭,矛盾被掩盖着。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