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36):230-231
我区文化资源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有着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条件。从长远来看,构建产业文化的法治保障机制是促进西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好选择。西藏文化产业法治保障研究和其他地区相比较为欠缺,法学研究方法对西藏文化产业实践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及学术支持,法治保障机制对西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将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本文从立法、司法和守法方面对西藏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吕刘 《市场论坛》2023,(6):27-33
内生式发展已成为国际上许多乡村发展的成功模式,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从“资源—人力—文化—法治”协同发展的视角借鉴国外乡村振兴内生发展机理,通过分析德国、日本和法国等案例,总结其对我国乡村振兴内生式发展的启示,以及存在乡村社会资源利用不足、乡村人力短缺、文化传承度不高、法律薄弱等短板,应全面从资源、人力、文化和法治方面规划科学的乡村振兴策略,补齐短板构建我国乡村振兴内生发展的促进机制,推进乡村振兴内生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农村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还面临着如执法队伍落后、村民环境权益无法得到实质保障、村民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良法也需善治,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不仅要关注立法,还需要落实好执法、守法、司法、监督等环节。多方面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以法治建设保障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的开展,使农民环境权益得到切实的维护。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已然成为国家最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农村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在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实施环节需要对乡村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性考量,并以此为基础,从各村实际状况出发,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发展机制,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振兴发展与经济多元化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具体的战略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法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治保障。乡村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较大,为涉农高校提出新的要求。当下涉农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存在脱节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增设涉农法律课程;建立涉农法律援助中心,举办法治进乡村系列活动;与乡镇派出法庭、司法所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打造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为己任的优秀涉农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6.
张比亚 《商展经济》2024,(4):105-108
本文以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案例为背景,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普惠金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阐述普惠金融在解决乡村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普惠金融改革的具体途径和策略,强调了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等方面在普惠金融改革中的地位。研究表明,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为深化普惠金融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西部乡村振兴存在的制约因素,包括人口、产业、文化、土地、金融等,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部各省份必须找准制约发展的因素,对症下药,以多元手段,如构建绿色物流流通渠道、构建乡村振兴产业全景数据平台等,激发乡村活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法治作为当前治国理政的主要方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治理乡村也逐渐呈现了法治乡村的概念,就当前的背景来说,因为主要是以法治乡村为时代背景,因此以提供乡村建设以此来约束乡村的法治建设,包括公权力的实行,以及其他方面等的实施。现在治国的理念都是依法治国,因此乡村的建设更加应该向着依法治国的形势发展。当前保证农民依法治国权利的实现也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因此,文章主要就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的立法保障方面进行了研究及分析。  相似文献   

9.
路丽娜  闫钟山 《中国市场》2008,(35):157-158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我国的法律制度上来看,我国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然而从法制实施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说已经达到了法治国家的标准。是什么原因使得较好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却得不到较好的实施呢?通过对我国法治文化与发达国家的法治文化相比较,我们发现这与我国人民自古以来欠缺的规则意识以及我国人民特有的和合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比较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以及文化与法治的关系,希望能为解决当前我国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一种工具主义文化,强调国家本位主义、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个人权利自由,民主参政议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模式及价值系统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强调法律至上,反对特权。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须中西合璧,取长补短,理智地看待道德,认真对待私权利,充分培养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11.
谭梦杰 《商》2015,(2):225-226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起到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我国西部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也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然而,民族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针对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的避免民族文化的消失,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下,各国之间经济合作以及贸易往来愈来愈频繁。为了保障各国之间贸易活动可以安全地进行,推动和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解决各国贸易间的冲突和矛盾,有必要构建相应的贸易法治秩序,以此来推动国际贸易间的有序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国际贸易间法治秩序的构建问题做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辽西北地区乡村振兴遇到的问题,运用全域旅游理念,从“构建乡村振兴协同机制、提高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激发乡村振兴磅礴活力和形成乡村振兴新的引擎”四个方面,提出了辽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出路。  相似文献   

14.
胡怀应 《商场现代化》2010,(10):103-105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2007年决定把万州建设成为重庆市的第二大城市,万州区委、区政府、区级各部门、万州区人民正在为实现500亿万州目标冲刺。建设500亿万州除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城乡等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外,着力构建"法治意识创新机制、法治政绩考核机制、法治环境保障机制、司法权威运行机制、法律专家顾问机制",为500亿万州目标早日实现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之“魂”,其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各个环节,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我国乡村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移风易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较大成效,然而民族地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群众主体意识不强、乡村储备人才缺失等因素,存在乡风文明建设进程相对落后、民族特色文化优势未凸显等问题。因此,民族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应聚焦夯实经济基础、强化组织保障、筑牢文化根基上,真正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助推和谐乡风形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宋锐 《中国市场》2022,(30):31-33
文章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出发点,针对当前乡村经济发展情况,围绕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性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相关问题,对利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的方法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使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与深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都逐渐掀起了发展乡村的热潮,开展了许多有利于乡村建设的特色项目,乡村的经济由此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为了确保农村居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达到发展目标,帮助乡村提高其农业经济水平,发展高质量的农村经济项目,同时也为实现乡村振兴、乡村富强充分提供动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成为各地区农村相关工作的重要任务。 但就目前而言,各地区在农业经济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农业经济的含义及重要性、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各项问题的应对策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古典自然法是西方现代法治的思想源泉,以霍布斯、洛克等为代表的古典自然法学派倡导的自由平等正义观念为西方现代法治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西方现代政治法律文化的大厦提供了理论基石。现今,在实施依法治国的战略中,我们应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态度,科学借鉴古典自然法的平等正义观念,这对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及法律制度的完善,对公民法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5)
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句话强调了法律信仰的重要性。法律信仰简单地讲,就是社会公众对法律发自内心的信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建设法治国家不仅仅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这一"硬件"设施,更需要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我国在法治建设中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存在一些漏洞,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严重。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成为当今法治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因为大学生是今后社会发展建设的主力军,而且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还需要大学生的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李宁 《中国市场》2024,(9):30-3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文章旨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加强政策支持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人才留用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分析和总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和问题,能够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建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取得更好的成效,也有助于增强农村居民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愿,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