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宁 《商》2014,(6):159-159
预付式消费,是一种新型的先交钱后消费的消费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预付式消费市场也随之极速发展。在其带来资金回笼快和客户锁定稳定等益处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预付式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影响了预付式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建立并完善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预付式消费的定义出发。分析当下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现状,提出关于加强并完善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合理化构思。  相似文献   

2.
李淑娟 《商业时代》2013,(2):114-115
预付式消费卡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给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此领域缺乏明确管理规定,造成预付式消费卡的发行、流通与管理等比较混乱,亟须在制度和立法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就我国预付式消费卡的法律监管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为预付式消费卡的法律规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消费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贾亚伟 《上海商业》2022,(12):19-2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青睐便捷的消费方式。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应运而生,其影响范围日益扩大。这种消费方式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弊端却日益凸显,导致消费者在权利受损时得不到有效的救济。在此背景下,文章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对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预付式消费模式合法和规范发展,同时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预付式消费虽然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带来便利,但是消费者的权益在预付式消费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消费者的预付式消费风险评估一直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经济研究。本研究采用了风险体系的构建模型,结合具体情况、理论支撑还有域外预付式政策的横纵向对比,从经济、法律、政治等角度阐明了预付式消费风险的影响,进而得出预付式消费在我国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关注消费者权益,尽快跟进预付式消费的政策改革革新。  相似文献   

5.
武晓璨 《商业时代》2012,(4):101-102
预付式消费在服务领域的广泛推广,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便利,但因其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制,引发了大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预付式消费的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制定和完善预付式消费的法律规范,对消费者权利保护以及反不正当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分析预付式消费的风险入手,就信息的公开、信用机构的介入、担保规则的借鉴、救济途径的扩大、市场信用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探讨预付式消费的法律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交易在给人们带来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带来了诸多风险。主要反映在:消费者知情权得不到保障,求偿权得不到履行,合同的公平性和管辖权难以确认,支付安全保证困难。迫切需要用法律来保护消费者权益。政府应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严格规定网络经营者的义务,完善消费者维权的制度体系,强化法律法规执行中的行政与社会监管。以尽快改善网络消费环境,增强网络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种以消费者先行付费,后按照约定方式分次享受产品获服务的新型消费模式——预付式消费迅速兴起。名目繁多的会员卡、消费卡、优惠卡等预付费式消费卡颇为流行。预付费式消费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纠纷,产生了诸多如商业信用、金融风险等法律问题。试从分析预付式卡的性质和特点入手,指出它带来的法律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预付式消费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一种名为预付式消费的新型消费方式迅猛兴起。但是,由于这种消费模式是先付款后享有式的服务,在其运行过程中常常产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以致目前有关预付式消费纠纷在整个消费者侵权案中占  相似文献   

9.
付式消费是这几年兴起的一种消费形式。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他们都从这种新兴的消费形式中受益不少。但在享受这种预付式消费为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同时,有些消费者的权益却在遭受着侵害。如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社会等多种手段来有效的解决这样一种消费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反思。该文分析提出了三个策略,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几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预付式消费作为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兴起的新型消费模式,因缺乏配套的法律规制,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预付式消费单靠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已无法应对,因此对其立法须引入市场监管,故具有经济法法域属性。结合当下国情,由国务院出台《预付式消费管理条例》,建立预付卡的发行制度,实行预付式消费实名登记,明确预付式消费的监管责任机制以及对预付消费合同标准化规定,从而有效对经营者进行监管,使得预付式消费市场在专门法规的引导下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11.
预付式消费这一新型消费模式逐渐普及和大众化,但对预付式消费日益增多的纠纷不仅解决难,而且已成为消费纠纷投诉热点。2008年至今上虞市已发生4起卷款逃逸案件,涉及人员256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我们浙江省上虞市工商局从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以财产信用担保为核心,以促进企业自律为着力点,积极探索破解预付式消费监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工商行政管理》2009,(5):82-82
从2007年起,深圳市工商局在全市流通领域逐步建立并完善消费者权益服务站,全面推行以消费争议和解在先为原则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新模式,有效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大大节约了监管执法行政成本及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拓宽了消费维权监管领域的覆盖面,提升了工商行政执法的执行力,为新时期的消保维权监管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作为兼具融资功能和营销功能的金融工具,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热捧,发展迅速。在行业快速增长的背后,却频现种种乱象。2018年上海市人大出台的《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作为地方性的立法尝试规弥补了许多以往行政法规存在的不足之处,但仍需在扩大赔偿主体范围,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做进一步完善。扩大赔偿主体范围、保障消费者的受偿权利;最大程度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机制;落实相关单位广告宣传职责,树立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14.
商业储值卡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给商家带来了可观收益,并繁荣了国内的经济.我国目前应在鼓励商业储值卡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其预付资金账户的监管,以提高商业储值卡的安全性,并规范商业储值卡的管理,以期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买佳豪 《光彩》2021,(2):8-8
只有积极推动预付式消费立法,完善预付式消费管理的顶层制度设计,才能让预付费模式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健身行业的"资本盘"到优胜教育跑路再到长租公寓"爆雷",近年来,预付费模式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预付费模式给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为行业快速发展积累了庞大的资金池,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一些企业利用该模式快速回拢资金的特点迅速圈钱,当企业经营发生问题时便"卷钱跑路",令消费者受到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商》2016,(11)
近年我国银行业大力发展理财产品,种类日益繁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在为消费者提供收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相关权益。河北省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着法律不完善、监管不力等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作为适合时代需要的销售模式,给消费者带来快捷消费渠道,也给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带来问题。加快研究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已经暴露的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18.
团购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电子商务模式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这种全新的购物方式也给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鉴于我国目前法律规范的不足和缺陷,团购消费者权益经常受到侵害的情况,应尽快出台《电子商务法》,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确立团购网站、特约商家连带责任制度,完善网络消费者诉讼管辖原则;完善网络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支付平台;工商部门也应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最近几年不断努力,我国商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侵害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安全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引发消费者大量投诉,给商业银行的声誉和资产造成了损失。本文运分析了商业银行未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为表现,进一步阐述了引起监管处罚、媒体曝光及法律诉讼等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最近几年不断努力,我国商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侵害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安全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引发消费者大量投诉,给商业银行的声誉和资产造成了损失。本文运分析了商业银行未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为表现,进一步阐述了引起监管处罚、媒体曝光及法律诉讼等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