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理论,构建传统村落游客感知价值、地方认同与公民行为关系模型,从游客认知、情感的视角探讨公民行为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村落游客公民行为不仅取决于游客对传统村落旅游价值的感知判断,还受自身对传统村落地方认同的影响;感知价值通过地方认同对公民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但不同维度的感知价值影响有所不同。基于此,建议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应将游客纳入其中,构建和谐文化生态,提升游客多元化感知价值,培育和引导游客自发采取有利于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2.
谭艳 《企业经济》2015,(2):144-147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旅游消费形态,进而冲击到传统旅游景区酒店的运营理念。旅游景区酒店不仅应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住宿餐饮环境,且应努力从强化景区旅游住宿活动与消费者个性化生活方式结合度的层面来增强游客体验价值。文章阐述了旅游景区酒店顾客体验价值,从旅游景区酒店文化理念缺位、运营模式与顾客体验价值增进脱节、酒店服务内容及战略联盟建设滞后等方面揭示旅游景区酒店顾客体验价值增进的主要障碍,提出重塑旅游景区酒店企业文化理念、创新运营模式、优化酒店服务内容及建构战略联盟等策略来有效增进旅游景区酒店顾客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物联网商业生态系统如何联结各利益相关方,应用数字技术来共同创造价值”为核心,以海尔食联网与衣联网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双案例研究方法,对物联网商业生态系统进行动态能力视角下的价值共创实现机理研究。研究得出,物联网商业生态系统的动态能力可以从环境感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优势重构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解构;物联网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实现机理分为产品“内生态”、资源“外生态”及服务“一生态”。研究结论为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拓展了数字时代价值共创理论的适用边界,为制造业的商业生态系统动态能力培育提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4,(11):86-90
游步道是城市休闲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串联景点、融入景观、提升景区文化品位、保护游客安全和景区资源等功能。生态游步道产品的核心是注重游客消费的体验和经历经历,以及道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在功能价值上的提升。基于文化视角对梧州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产品定位进行分析析,根据苍海公园的空间布局,以"五区"作为设计中心,从线路设计、文化融入、材料选用、色彩挑选、景观设计等多方面对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产品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马鹏  宗瑞波  刘鸽 《企业经济》2012,(6):152-155
温泉旅游是近些年新兴的体验旅游方式。温泉旅游度假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已经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温泉旅游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对温泉度假地整体形象感知的深入研究,同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又影响着游客的旅游动机与旅游决策。基于此,本文结合温泉旅游特征,构建了温泉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对游客忠诚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以辽宁省汤岗子温泉旅游地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指出:温泉旅游环境形象、温泉旅游资源形象与服务形象存在相关关系,前两者都是通过服务接触与服务过程形成感知形象的认知,服务形象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显著,其他维度影响一般。  相似文献   

6.
林静 《中外企业家》2009,(22):42-43
竞争优势是旅游企业生存的核心,从游客价值的角度探讨竞争力培育是一个较新的视角。从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景区游客让渡价值,应用建立的游客价值满意度模型,探讨不同游客价值满意度下的竞争力状况与竞争力培育策略,从而为景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提高游客满意度、培育景区竞争力提供决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化历史和艺术是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旅游资源具有的意境美、抒情性、季节性、地域性与多元复杂性等特征,是生态旅游规划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这一特种旅游资源的价值已越来越引人注目。文中指出,开发文学旅游资源应重视保护真实性,深层次营造艺术氛围,重视营销策略和分析游客心理体验等。本研究旨在吸引文化游客,创设特种遗产体验,促进文学地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厦门市鼓浪屿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滨海旅游质量感知进行测量和研究。运用IAP分析对游客感知价值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滨海旅游游客六大感知价值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为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文化环境、产品特色、人员服务和认知成本,得出滨海旅游经营者应该在滨海环境、基础条件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尤其需要滨海整体环境、道路交通、卫生环境、滨海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重点改进,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旅游得到了现代人的一致青睐,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以其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受到游客的普遍认可。本文以典型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重庆市永川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永川景区进行K平均值聚类并探寻各景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根据游客对永川区19个生态项目因子的重要性感知和生态旅游体验满意度感知的得分,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体验质量IPA总体定位图,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5,(7):31-34
源于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引入品牌管理领域,开创了从生态角度认识品牌的新视角。本文选取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的石门栈道风景区进行个案分析后认为,当多样的旅游资源共存于同一景区时,或同样的旅游资源共存于相邻景区时,极其容易导致单个景区的品牌生态位出现偏差,出现旅游品牌定位泛化、资源利用不足和品牌之间缺乏协同的状态。在全域旅游时代,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游客体验成为一种趋势。从品牌塑造过程看,景区建设需要重视旅游品牌生态位的调整,重新思考品牌定位、重塑品牌形象和提升品牌内涵;从品牌营销策略看,景区旅游品牌的打造需要重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品牌形象特化、目标市场带动与品牌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经济》2013,(3):129-132
游客忠诚度是旅游目的地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是目的地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目的地形象是游客对目的地总体印象的评价,直接影响游客游后的行为倾向,但目前在对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很少涉及该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梳理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的客体要素,探讨了其对感知价值与忠诚度的影响并构建了假设模型,并以辽宁省汤岗子温泉旅游地为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论为:温泉旅游形象由环境形象、服务设施和产品形象,以及功能形象的3个维度构成,其中服务设施与产品形象对游客感知价值及忠诚度有显著影响,而环境形象和功能形象对游客感知价值影响一般,对忠诚度的形象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贾建忠  杨杨 《价值工程》2012,31(17):300-301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了乡村徒步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及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徒步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四个维度价格价值、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及情感价值对游客满意和游客忠诚都呈显著性的正相关;其中情感价值的影响最大也最显著,其次是功能价值;同时游客满意对游客忠诚也呈显著性正相关;通过中介效应的分析发现,游客感知价值是通过游客满意来影响游客忠诚的,即游客满意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是古城吉首至德夯苗寨一段城乡旅游产业结合最为密切的河谷生态地带,它集民俗文化资源、生态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于一体。本文首先对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然后探索其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价值,最后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对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进行时空规划。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区是推动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载体,评估其游憩价值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风景区的开发管理具有均衡作用。本文基于消费者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以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旅行费用区间法(TCIA)和选择实验法(CEM)评估其游憩价值中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研究发现:从使用价值看,游客旅行费用与意愿需求率呈负相关关系。从非使用价值看,在影响游憩价值的自然资源属性(森林覆盖率、水质清澈度)和管理属性(垃圾数量、拥挤程度、交通便利程度)中,游客对水质清澈度的支付意愿最强,其次为垃圾数量和拥挤程度;此外,除森林覆盖率和交通便利程度外,其余属性的平均边际支付意愿目前均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满足游客的多重需求、调整门票价格以及改善交通状况可以促进风景区非使用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景区是游客旅游行为发生的主要空间载体,有关景区游客行为的研究是多视角、多层次的。从游客综合素质的视角来看,我国学者对景区游客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区游客的不良行为、景区游客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及行为、景区游客的行为影响和行为管理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胡孝平  李玺 《企业经济》2022,(4):115-123
价值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创造的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可,但驱动消费者投入资源参与价值共创的前置因素,以及共创的价值如何从消费者转换到企业等问题依然有待探索。本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以旅行社游客为研究对象,从顾客对消费过程权力感知视角构建了顾客心理授权对顾客价值创造影响的概念模型,探讨顾客心理授权对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资产价值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顾客心理授权是影响价值共创成效的重要因素,顾客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顾客感知价值的实现是顾客资产价值实现的基础,证实了价值共创共享的转换机制。根据研究结论,从提升游客的心理授权水平、积极引导游客参与行为和坚持以顾客感知价值为导向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23):45-49
山西省近几年谋求转型发展,致力于将旅游业转换成为山西省新兴支柱产业,并使其成为山西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进而打造文化旅游大省。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在竞争中独具优势,市场前景广阔。因其旅游开发起步晚,关注度低,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缺。文章通过研究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同时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分析游客感知,认为应更多的关注游客认知与反馈,提高游客认同感,从而提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国内体验经济和体验旅游实践了十几年,虽已初见成效,但体验类产品和服务不够精细和深入,远远没有形成体系。如今,游客的感性情怀和精神满足日益成为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所以应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定义游客,转换游客身份,寻求游客参与景区管理的新模式。本文结合大槐树景区CEM简报中2018-2019游客NPS得分值结果和标准化建设目标,提出"游客身份反转"战略,以构建大槐树景区游客身份反转机制为突破,完善大槐树景区大数据平台,强化游客品牌体验,促进标准化建设,优化提升景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7,(5):124-129
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丰富,包括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文以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例,试图探讨游客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正向影响怀旧心理,其中历史特征真实性感知对历史怀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特性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真实性感知对个人怀旧心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建议: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规划,要注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注重历史资源的开发,并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独特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以湛江海洋文化遗产旅游地到访游客的问卷调查为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海洋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对湛江13项省级以上海洋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价值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湛江省级以上海洋文化遗产资源单体等级均为三级以上,其中四级资源单体10项,三级资源单体3项.湛江省级以上海洋文化遗产资源总体具有较高的游览科考价值,开发程度和保护条件较好,区位条件和知名度较好,旅游效益显著,但非物质海洋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相对较大.最后提出了湛江海洋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