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因为公务,我的一个朋友要到外省参加一项活动,活动有研讨,当然就有报酬(通俗的说法即"红包")。他觉得这研讨和自己负责的公务有关,不该拿那红包,于是想退。但有人劝他:"你要退了,人家怎么好拿?别说驳了东道主的面子,也挡了他人的财路。"他只得收下,但总觉不安,于是又起意交给纪委。又有人说:"你交了,人家就会问,其他参加的人怎么没交呢?这不把别人给卖了吗?""那么,退回去如何?"  相似文献   

2.
小人物红     
<正>红原本是生活在乡下的。那年冬天,家里没有了什么农活。父亲就在炕头吆喝她,说隔壁的人刚才过来,说要去城里打工,问他去不去?他说这些日子自己身体不好,要红跟着去。红的父亲边说边用手摸了一把眼屎,蹲在炕头嘀咕:"这么大了,也不知道挣点钱来贴补家用。"红从小就是那种听话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正妈妈:开饭喽——老头子、丽丽吃饭了。这闺女一回来就拽着他爸进里屋嘀嘀咕咕说什么呢?要不说呀,生把笤帚也不生闺女,天生跟妈妈不亲,跟他爸亲。(女儿先说着台词跑着上台,爸爸在后面追上来。)女儿:救命呀!妈、妈,我爸他要使用家庭暴力。爸爸:站住,你给我站住。妈妈:老头子,你这是干什么?爸爸:你闪开,我今天要不好好教训教训她,我这爹白当了。妈妈:给我。把掸子给我。你呀,就别扑腾了,小心闪了腰。  相似文献   

4.
耳东 《中国石化》2000,(2):37-37
据说,某大企业的老总,为了启发自己的下属正确认识貌似饱和的市场,坚定推销企业产品的信心,当众为职工表演了一个“节目”:往一个大桶里装石头。当石头已经在桶里冒尖后,他问大家:“满了没有?”大家回答说:“满了!”而他却说:“不对!”于是他叫人一盆又一盆地往桶里倒沙子,直到灌满为止。他又问大家:“满了没有?”大家回答说:“满了!”他却说:“还不对!”只见他又让人用脸盆端来清水直往桶里倒,一连端了好几盆才灌满。最后,这位老总对在场的人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把木桶比作市场,把石头、沙子和水比作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就没有理…  相似文献   

5.
正每个周末回家都要穿越一百公里,由于路上堵车,上个周末回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一路上心急如焚,想见到儿子的心情尤为迫切。一口气跑上楼,还没来得及掏出钥匙,家门却开了。"是妈妈回来了吗?"传出儿子的声音。我悬着的一颗心落了下来。进了家门,儿子接过我手里的东西,一边给我拿拖鞋一边问我:"妈妈,吃饭了吗?"得知我还没有吃饭,儿子却一脸自豪地说:"妈妈你回来得正好,我刚关了微波炉。我把饭都热好了,你先坐一下,我去给你端饭。"我呆住了,这个小人儿从什么时候开始长大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那么细心、体贴、懂事?在我吃  相似文献   

6.
《轴承工业》2007,(1):35-35
有一天,一个聪明的男孩跟着妈妈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小孩非常可爱,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几次邀请之后,这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老板只好亲自抓了一把糖果放到他的口袋中。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聚会上,朋友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亲身经历……那天,他去超市购物,出来时发现外面下起了大雨。由于超市要关门了,他不得不走出超市。但是如果他要打车回家,就意味着他必须站到街边去,否则,司机无论如何也看不到角落里的他。正在他局促不安时,有个人走了过来,问他:"是想  相似文献   

8.
有个同学举手问老师:”老师,我的目标是想在一年内赚100万!请问我应该如何计划我的目标呢?”老师便问他:“你相不相信你能达成?”他说:“我相信!”老师又问:“那你知不知道要通过哪个行业来达成?”他说:“我现在从事保险行业。”老师接着又问他:”你认为保险业能不能帮你达成这个目标?”他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达成。”“我们来看看,你要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多大的努力。根据提成比例,100万的佣金大概要做300万的业绩。一年:300万业绩。一个月:25万业绩。每一天:8300元业绩。”老师说。  相似文献   

9.
站在燕山余脉——大马群山南支的重峦叠嶂间,李江辉说:"你的一条腿站在北京,另一条腿站在赤城。"39岁的李江辉,赤城县走出去的山里娃儿,外出闯荡十几年,又回到了老家——后城镇西山村。他说:"我没别的打算,回来就是为了带着乡亲们脱贫。"  相似文献   

10.
不示人以朴     
正《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马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曾跟人学习《齐诗》,但其心不在章句上,学不下去。于是,他向长兄马况告辞,要到边郡去种田放牧。马况很开明,同意他的意向,嘱咐他说:"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后来,马援果然不负兄望,不以朴示人,在农牧业和军事方面做出了贡献。良工不示人以朴,是说一个德艺双馨的工匠,绝不会把没有雕琢好的工艺品拿到社会上去。比喻有贤德的人一定要把人培养成材或所做的事一定要完美。人,干什么都不要紧,得有要好之心。做人不示朴,不达高风亮节也要问心无愧,做事不示朴,不求惊天动地也要地地道道。是文学家就要出精品,是文艺家就要展精艺,是科学家就要拿精尖,即令普通人,也不浑噩糊涂,人求品位,事求极致。应该说,不示朴,是一种不  相似文献   

11.
职场反间计     
张经理的媳妇闹到单位里来了。正是中午休息的时候她来了,张经理正和广告部的几个同事玩扑克呢,输得一塌糊涂,脸上贴满了纸条子,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他的名字,听声音像是他媳妇:她不是回娘家了,怎么会在这儿呢?不是我听错了吧?他正愣着的时候,别人提醒他:"有人叫你,去看一下吧。"  相似文献   

12.
《现代班组》2011,(4):56
唐代张固在《幽闲鼓吹》的著作里编造了这样一段故事:有一新鬼,很瘦弱,忽见一肥鬼,就问他何以能如此肥健。肥鬼就说,你只要到人间作祟,人们就害怕,就会给你东西吃。于是瘦鬼到人间,见一家人的厢房中有磨,就去推起磨来。磨了半天,不  相似文献   

13.
收住目光     
正周末,去社区残疾人活动中心当义工。我教一个中年男人使用电脑。他身高大概只有一米多点,双脚残疾,没有脚板。他的脑子十分灵活,有些东西我只教一遍他就会了。我说,你很聪明呀!他向我憨笑,激动地问我:真得吗?我拍拍他的肩膀,朝他微笑点点头。过了会儿,他低声说,每次走在大街上,都会有许多目光盯着我,让我十分难堪和自卑。我多想大声告诉他们"请不要看着我",可却始终没有勇气说出来。他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讲着  相似文献   

14.
婧婷  李建生 《现代班组》2012,(11):48-49
正从卫星地图上看,洛阳就像一个顺时针旋转60度的音符,而我这次要去采访的地方,就在这音符的头顶。一路奔波,刚刚在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的大门口站稳,迎面走过来一位二三十岁的男子:"您好!请问这是洛阳机车厂吗?"我说"是"。他还以为我是这儿的人,然后又将错就错地问:"听说你单位有一位‘万能技师'李万坤师傅?我慕名而来,看看他还收徒弟不,听说他以前带的徒弟有好  相似文献   

15.
《施工企业管理》2006,(11):37-37
【点评】人品和能力同样可贵,只是,能力可以用文凭、绩效来证明,人品用什么来证明呢?答案是忠诚。才华横溢的野马型人才,常常是推动公司进步的原动力。然而,如果没有忠诚的狗来维系日常的程序性工作,所有的变革到头来都只是一场闹剧。小狗汤姆到处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却毫无所获。他垂头丧气地向妈妈诉苦说:“我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没有一家公司肯要我。”妈妈奇怪地问:“那么,蜜蜂、蜘蛛、百灵鸟和猫呢?”汤姆说:“蜜蜂当了空姐,蜘蛛在搞网络,百灵鸟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所以当了歌星,猫是警官学校毕业的,所以当了保安。和他们不一样,我没…  相似文献   

16.
一天,牛IT在公司走廊里碰到物流部经理霍如流,他问:“老霍,今天您咋一脸的晦气,霉得起冬瓜霜啦,难道又挨老板批评了?” 霍经理无奈地说:“哎!我向总经理申请培训经费,安排部门员工去参加一个第五方物流的培训班,可李总却说咱们去年才实现第三方物流,现在连第四方物流都没搞懂,没必要去学更新的东西。他还  相似文献   

17.
我没有见过我的妈妈. 爸爸说她去了很远的地方, 但我能经常在电话里听到妈妈的声音,妈妈的声音很甜很甜…… 1995年6月的一天傍晚,我独自一人在灯下备课,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我拿起话筒"喂"了好几声,那边才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儿子今年8岁,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可对于上海话却只停留在听得懂但不会讲的程度。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只要开口说话就是标准的普通话,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却未曾在意。教儿子学说上海话是缘于我带他去买菜的一次经历。我问他:"侬要吃啥额菜啊?"儿子眨着一双大眼睛,指着鸡翅膀问:"妈妈,这是什么?""鸡翅  相似文献   

19.
正巴西第四十任总统卢拉曾经是一个穷孩子。有一天,他放学回家准备开门发现钥匙不见了。回学校找,没有;问同学,没见到;用胸卡捣,锁头纹丝不动。后来,他用一枚别针钩,弄得满头大汗也没钩开。于是,他转到房后,想从窗子爬进去,可窗子关得死死的。就在他准备爬上屋顶,从天窗跳进去的时候,被邻居博尔巴看到了。博尔巴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钥匙丢了,无法从门里进去。博尔巴问他为什么不想点其他办法,他说已经想尽所有的办法了。博尔巴摇摇头说:"你没有想尽所有的办法,至少你没有请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名"90后",爱发明并拥有多项专利,爱相声并自学成才,上大四时就能给本科生当老师,讲课妙语连珠就像说相声,被学生称为"旭神"。2014年9月,他被保送至上海交大直博。他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父母给了他怎样的家庭教育?鼓励孩子探索,父亲不惜"血本"2001年10月的一天,哈尔滨市8岁小学生韩旭放学回到家,见妈妈正在擦玻璃。妈妈的身体大部分探出窗外,手臂吃力地划动着。"哎呀,太危险了!"惊恐的韩旭话刚出口就捂上了嘴巴,他怕吓到妈妈。他家窗户离地面有二三十米,妈妈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韩旭有种强烈的保护妈妈的愿望,想给妈妈发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