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2007-2012年中国10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文章利用MES方法测算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分析贷款行业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贷款行业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正向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在投放贷款过程中,应该防范贷款行业投向的过度集中,从而减少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该研究结论为我国商业银行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寿险业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对寿险业的要求,通过积极参与政策性业务、加快结构调整、突出主业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等方式,可实现我国寿险业转型时期的持续增长,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系统性风险方面的研究和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性风险β系数法对上海A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评估;探讨了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实证分析结果的成因,以及上海A股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特性和风险因素,并对如何有效控制A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三方回购市场被认为是流动性高且比较安全的短期融资市场,然而,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该市场的脆弱性:每日"松绑"机制和日内信用使清算银行承担了所有的交易对手方违约风险、抵押品的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任何一方违约都会造成清算银行资本比例的大幅下降,动摇市场信心,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因此,对该市场机制进行改革、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市场透明度等,将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金融机构间网络关联性越来越强,风险很容易在机构之间溢出,因此有效识别并分析系统性风险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关键步骤.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45家金融机构的所有日数据,采用Diebold信息溢出网络分析机构间CoVaR的溢出特征,结果发现:第一,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非常紧密,静态和动态总溢出值分别高达71.41和86.78,且银行业是最主要的风险溢出源,而证券业的净溢出值会在风险爆发时显著增加;第二,分行业来看,证券业内部的系统性风险传染更为紧密,其次为银行业,保险业最小,规模适中的银行机构和规模较大的证券机构在整个系统中的影响力更大.因此,应建立金融防火墙防止金融风险在不同行业间的迅速扩散,并针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并加强对系统性重要机构的识别和监督.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市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逐步成为各国金融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金融系统性风险由此受到广泛的关注。选取2010—2014年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度量中国32家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定量分析中国金融行业的风险传染及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个金融行业的关联度很强,银行体系相对证券业和保险业有更强的关联度;风险传染具有普遍性,但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传染呈现衰减特性;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与其自身经营风险存在较强关联,并非完全取决于资产规模大小。同时,监管部门既要专注微观审慎还应专注宏观审慎,根据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而非规模大小,正确确立中国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名单,构建渐趋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7.
乔鲁  孔刘柳 《全国商情》2009,(14):56-57
寿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受到了利率风险的影响,如何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已是我国寿险业的一项紧迫任务.VaR技术作为一种流行的风险管理技术能否用于管理寿险业的利率风险呢?本文研究发现尽管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困难,VaR技术在理论层面上是可以用来管理寿险业的利率风险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全能性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在形式与内容上同传统银行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是政策、管理、操作等因素造成的,而全能性银行的风险则更多的是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新产品、新业务的技术方法不完善造成的。而这些风险造成危害的深度和波及的范围不可忽视有可能造成整个金融体系乃致整个地区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对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柏 《企业家天地》2007,(12):185-186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国外银行业的强大冲击,由于更多的金融实体的加入,导致许多不稳定因素,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加大。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防范金融风险、化解经济危机和保持国家金融稳定。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有关金融系统性风险定义和理论,主要理论为金融脆弱假说、货币主义的金融危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论等,并对各理论加以评述并提出一些需要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和银行业的高度关联性,使得房地产业风险极易通过信贷渠道传染到银行业,进而可能演化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构建DCC-GARCH-CoVaR模型测度中国房地产业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并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房地产业风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过程。研究发现:由于银行持有较高比例的房地产信贷敞口,无论是行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房地产业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减弱房地产业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关键在于化解房地产业自身风险问题,尤其是大型房地产企业的风险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降低房地产业和银行业风险共生性、提高房地产企业风险抵抗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金融业带来了风险,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怎样确保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当前中国金融业应该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关于这一问题,西方人一直在努力探索和解决,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很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给我国的金融制度改革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源于美国次贷问题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而经济发展状况又是影响我国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文中利用保险需求收入弹性模型,对2006年1季度至2009年1季度的季度GDP数据和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季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有效需求有很大影响的结论,并从调整结构、开发危机保险产品和转变经营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保险业防范金融危机影响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存款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抵御金融危机的一道"安全网"。根据目前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尤为必要: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体系、央行更好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构造银行业公平竞争环境。通过分析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保险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保险风险管理技术的提升则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象征。近年来,伴随着金融工程技术的推广,各类金融创新产品在保险业尤其是巨灾保险和寿险风险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研究涉及品种推介、效用评价、定价技术以及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9月进入高潮,全球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仅以850亿美元的身价被美国政府接管。分析AIG危机产生原因的机理和教训,警示中国保险业关注国际金融风险传导、注重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培育有效信用评级机构和完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6.
金融风暴对我国商业银行房贷业务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7月底,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宣布旗下两只基金因次级贷款市场危机而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浮出了水面,其"蝴蝶效应"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引起了世界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研究此次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银行房贷市场的现状,从而找出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房贷业务风险的对策,可作为完善我国房贷市场之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均GDP1000美元前后各国的寿险需求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经济呈现出不同的增长速度。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国际寿险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城市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是影响各国寿险需求的重要因素。因而,我们要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中充分挖掘寿险业发展的潜力,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倡导现代保险发展理念,并且从加强寿险业与宏观金融环境的联动中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8.
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取得巨大进步,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外资保险机构在华的发展仍相对缓慢,存在市场份额较小、区域布局不平衡等问题.使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扩大金融保险业的开放有利于经济增长;使用制度变量实证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特别是稳定的政权和政府高质量监管有利于...  相似文献   

19.
从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视角构建的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数更具时效性;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明显的负向冲击。为避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加剧,应从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三个角度来控制银行风险的积累;特别是在制定实施刺激经济的措施时,要避免其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