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调查研究和分析对比的方法,对陕西远期结售汇业务发展的概况和前景进行分析,其结论是:货币汇率和人民币升值心理预期是影响远期结售汇业务的主要因素。陕西远期结售汇业务有一定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企业要提高外汇风险意识,应根据美元、欧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选做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受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育程度,外汇体制以及货币可兑换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是一个不完全竞争,供求关系扭曲的市场,存在着外汇市场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供求关系,汇率定价机制不尽合理,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力度过大,交易品种单一,利率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应结合国情改进汇率生成机制,开设多种交易工具,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加强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外汇衍生产品如远期结售汇业务、掉期业务、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应从加强外汇基础市场建设等方面入手发展和完善我国外汇衍生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4.
李宝庆 《西部金融》2011,(10):65-66
提供合适的汇率避险工具是进出口企业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基本要求,但现行外汇管理政策使一批短期内无法取得金融衍生品资格的地方法人银行无法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江苏省创新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通过合作制方式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参与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道路,值得借鉴。本文通过对合作制模式必要性的分析,探讨了当前地方法人银行发展该项业务的瓶颈制约因素,总结了江苏省探索合作制模式的实践经验及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汇率频繁而大幅的波动,迫使更多的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开始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本文是对我国企业使用远期结售汇规避汇率风险的一次实证检验,通过分析发现,在所有使用远期结售汇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企业中,进口企业和出口企业保值效果是不一致的,不同货币保值效果也不尽相同。对于呈现单边走势的货币,企业选择正确的结汇或售汇方向进行外汇保值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震荡走势的货币,远期结售汇在结售汇两个方向都起到了很好的保值效果。  相似文献   

6.
汤艳 《全国商情》2007,(6):69-7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各种压力,但同时由于汇率的波动性变大,各个经济主体所面临的外汇风险也增加了。本文首先分析了发展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必要性,然后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的各种人民币衍生品,最后是对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人民币衍生产品提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银行外汇资金来源和运用的规模持续扩大,银行在资金、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潜在外汇风险。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对如何加强监测分析、进一步完善对银行外汇资金来源运用管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智慧》2005,(11):76-77
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满足国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外汇指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以下简称掉期业务)。现就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汇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外汇市场波动对外汇理财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我国外汇理财市场的理性发展.目前,个人外汇理财主要面临三种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及合约风险.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个人外汇理财应采取更为稳健、更为全面的投资策略,以确保投资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进口信用证业务作为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涉及客户信用风险、银行操作风险、业务创新风险、外汇管理政策风险等.商业银行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压缩来自客户的风险,减少银行自身的操作失误,提高外汇管理政策执行力,并加强与境外代理行的合作,实现进口信用证业务的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积极培育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可以促进市场机制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作用。应积极开展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规律的研究,通过放松对即期外汇交易的限制,尝试开展外汇间衍生产品交易,逐步发展中国的外汇衍生产品市场,推动汇率形成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深入。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激增,其规模大大超过了一般要求水准。发展中国家储备激增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危机预防需求增长和外汇管理政策的变动。发展中国家储备激增对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防范外汇储备激增带来的风险可采取改善汇率和外汇管理政策,增加外债偿付以及利用储备对国内金融机构重资本化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
汇率是复杂的经济变量,综合克鲁格曼关于汇率问题的观点,提出了"克鲁格曼的疑惑"问题。从汇率的抽象形式、行为模式、工具形式三方面作了理论解答:汇率是社会—政治—经济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综合变量;汇率的行为模式表现为非线性、非中性、非均衡特性,总体综合为经济系统的策略变量;汇率是各国在国际交往中用来调节经济———政治关系,集中体现国家利益而自然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变量工具。实际汇率的本质更多地表征为策略行为,而市场自动决定的状态行为则退而居次,均衡汇率等价于均衡策略汇率。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测算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变量。本文在测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1994年以来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可能对经济产生的效应,指出只有改革现行汇率形成机制,才是避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当变动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外汇主体监管是相对于行为监管而言,以经济主体(包括涉汇企业、外汇指定银行、个人)为单位进行监督管理,通过综合利用系统数据和外部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划分信用等级,从而实现以经济主体为单位的分类监管、预警监测和违规处置。本文基于基层外汇局主体监管工作实践,结合吐鲁番地区实际,提出外汇主体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面对我国迅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对其“适度规模”的评价众说不一,难有共识。在目前情况下,应当将研究重点从“适度规模”转移到经营策略上来。应坚持其金融资金的性质,确保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中央银行留足确保外汇储备流动性的基础上,将其余外汇资金交由专门的金融机构经营是可取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汇率制度及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适用于所有国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适合国情、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汇率制度就是好的制度。汇率的形成要坚持自主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要重视外汇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而言,当前要进一步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实际汇率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了各国物价变动因素后的汇率,实际汇率的变动反映名义汇率调整与价格变动对贸易商品价格竞争力的净影响,进而影响对外贸易。分析从1994年至今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走势及对我国对美贸易的影响,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与中关贸易没有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沈冰  徐光润 《西部金融》2013,(11):32-36
当前,在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背景之下,个人消费性用汇需求不断增长,个人结售汇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出国留学、旅游购物用汇增长迅猛,陕西省个人结售汇已连续5年出现逆差,与全国个人结售汇顺差形势相背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陕西省个人结售汇影响因素,研判个人结售汇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目前采取固定钉住汇率制度的原因,然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对固定钉住汇率制的缺陷和管理浮动汇率制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才是我国汇率制度的最佳选择。最后笔者对我国汇率制度实现由固定向浮动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