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人行化隆支行在循化、化隆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以信用户为主的信用创建工作。本文对循化、化隆两县目前的农村信用现状、信用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燕 《时代金融》2014,(11):124-126
本文在构建适用于微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AHP法综合评审模型对微小企业的信用评价进行研究。该信用评价体系可以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微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有助于小额贷款公司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  相似文献   

3.
创建信用村镇是建设诚信社会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人行延安中支所辖富县支行在信用村镇创建工作中,从解决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入手,以提高农户信用观念为重点,进行了积极探索,创建工作增强了社会诚信意识,增强了农户的信用观念,促进了村风、民风好转,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信用工程打造信用金融该行高度重视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评定工作,早在2002年,院桥镇就被评为全省首个信用乡镇。至11月末,该行已创建信用乡镇3个(今年增了1个)、信用村(社区)207个(比年初增加31个),评定信用农户68930户(比年初增加23442户),覆盖面达41.7%,贷款覆盖面达27.8%。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广西首个“信用县”(田东县)人民银行在“信用县”创建过程中,做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对广西各县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借鉴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发放问卷、现场调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宁夏固原市信用农户创建情况,剖析信用农户创建工作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效,掌握目前信用农户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信用农户创建的有效途径,进而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信用村建设是农村信用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建示范信用村是推动信用村建设向高质量、高标准、规范化发展的有益尝试。至2003年4月,澄城县已累计创建信用村51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0%,并成功创建示范信用村3个,占全县信用村总数的6%,分别为县北善化乡六甲庄村、县中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云浮市郁南县开展勿坦模式信用村创建工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勿坦模式信用村的创建背景、机制设计与制度绩效,从理论上解释了勿坦模式信用村创建机制所具有的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管理模式的特征、取得的成效及其原因,探讨信用村创建工作从经济金融机制扩展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的制度变迁经验,以期为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闫申王博阳 《征信》2023,(10):41-50
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整合了多领域的公共信用评价,既是信用主体决策的有效信息,又是国家提高规制能力的新型工具。但在实践中,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尚未找准其制度定位,也未厘清与其他信用监管手段之关系,而且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和评价应用等环节存有潜在的法律风险。目前,完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应从其制度功能和约束条件出发,应用类型化和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明确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的法律定位;同时,通过实体约束、程序控制和事后救济等法律途径,提高其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始,人行海东中支党委敏锐察觉到辖区信用环境状况已严重制约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投入,行党委即刻根据地区实际把治理信贷信用环境工作摆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辖区积极开展了三信用(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2006年在信用乡(镇)建设的基础上又将创建层面逐步拓宽到了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社区、信用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五信用”建设上。  相似文献   

11.
人行泾川县支行始终把围绕信用工程建设为中心的创建金融安全县工作,作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为使"信用立县,诚信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人行泾川县支行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积极营造良好信用氛围,督导农村信用社牢记服务"三农"宗旨,在金融支持地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陈勇 《福建金融》2012,(3):47-49
县域信用环境建设直接影响县域信贷资金的投入与经济金融的发展。本文以福建省大田县创建金融信用县为例,分析县域信用建设与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探讨信用兴县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农户信用评价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构建了由农户基本状况、偿债能力、信誉品德、与本行关系四个方面12项指标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农户的信用价值,构建了农户信用评价模型,用样本数据进行模型的实证检验,从而建立了可操作的农户信用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金融纵横》2012,(2):14-19
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评价进行研究,构建了适用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评价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建立的模型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中小高新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帮助金融机构作出正确的贷款决策,帮助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5.
高盼 《征信》2021,39(5):71-76
我国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众多,科学合理地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是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互惠双赢的基础.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TOPSIS综合模型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首先使用DEA法筛选出相对有效企业,优化决策环境后,使用TOPSIS法对企业进行优劣排序.实证研究证明,DEA-TOPSIS信用评价模型可通过筛选淘汰无效企业,来降低TOPSIS逆序问题对决策的影响,有效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上半年,海北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已建立信用档案41,200份,建档覆盖面为75.8%,建立电子信用档案5,338份,评定信用户19,513户,创建信用村45个,信用乡2个。全州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呈现出“四新两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吴越尧 《征信》2019,(9):50-53
农村信用体系创建工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目前,贵溪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前期的工作中,农户信息采集工作量与力量不匹配、信用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农户信用风险难把控、农户信息采集难协调、农户信用意识薄弱等问题阻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促进信用中介机构发展,加大农村征信宣传教育力度,建设县域信用信息平台,强化惩戒机制,促进农村信用体系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彭根生 《征信》2017,35(10):33-40
针对广东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和惠州市涉农金融机构提供的样本农户数据,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等4种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其进行信用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信息的有效采集是信用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且农户系统评价方法在广东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的综合表现最优。因此,推荐使用农户系统评价方法对惠州市农户进行信用评价。同时,建议地方政府建立支农助农风险补偿机制,对薄弱农业和贫困农户予以政策增信,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和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未来信用经济要求增强评级模型的预测能力,非财务指标的科学引入成为必然要求。本文研究汇总了目前国内外非财务指标引入评级模型的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平衡计分测评法,并分析了非财务指标引入信用评级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以期能够进一步增加对非财务指标的研究,健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的福建北大门,浦城县九牧镇农村信用合作社,认真贯彻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扶持农业生产、解决农民生产资金困难和维护农村金融安全等方面的工作,率先创建了全市唯一的“信用镇”,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深受农民的诚挚欢迎和信任,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力支持,为创建优良诚信的“信用镇”,起到了诚信促发展、创新求实效的积极作用。一、创建信用镇的目的意义创建“信用镇”的目的。一是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同时也为改进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