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腐败与反腐败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腐败可能性的人是否选择腐败取决于其腐败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 ,而腐败收益和腐败成本取决于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投入量即制度成本。作为反腐败的主体 ,政府是否加强制度建设取决于制度投入成本和制度投入收益的对比关系。在反腐败制度建立初期或新出现腐败的领域 ,反腐败收益往往是大于其成本的。而在反腐败制度建设基本完善后 ,再加大制度成本的投入量则会使得其收益小于其成本  相似文献   

2.
梁云  陈阿兴 《特区经济》2008,228(1):137-138
本文从需求、内在动机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组织制度创新的动力,并对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组织创新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政府适度干预下的诱致型创新应该是我国农业流通领域组织创新的主导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公共政策创新,政府向社会公众(纳税人)提供"制度"这一只能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创新所涉及到的社会公众(纳税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市场上私人产品的交换关系,社会公众(纳税人)也希望消费高"性价比"的制度公共产品。本文从实例提出和分析影响公共政策创新的"性价比"的成本与收益、供给与需求、公平与效率三对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公共政策创新"性价比"的三个机制:即"纳税人导向"的"公共政策创新"需求表达机制、"公共政策创新"绩效的考评机制以及"公共政策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来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设计新的企业制度的过程".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商业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创新中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商业银行在当前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创新参与的动力不足,但将来仍是该制度创新的关键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创新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主体——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本文以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法为工具,构建了创新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在创新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的策略互动及其均衡。本文证明:政府的有效激励会促使企业选择创新,而企业的创新热情将促进政府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博弈的进化均衡是政府从制度上确保降低企业创新的外部成本以激励企业进行创新,企业则选择持续创新以追逐创新收益。  相似文献   

7.
张会恒 《改革》2005,(2):111-115
政府规制应当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提高规制的有效性。已有的规制理论或只重视收益而忽视成本,或过分强调成本而低估收益,从而在宏观上影响着规制制度建立和运行的有效性。由于成本收益分析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某些不足,除美、英等西方国家,这种方法较少被其它国家在规制政策的制定和评估中采用。成本收益的分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降低“规制失灵”的程度,从而相应提高政府规制的有效性。因此,我国的政府规制改革应积极引入成本收益分析及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之上的规制影响评估制度,以提高我国政府规制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信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银行-学生”所构成的核心两主体模式不可能诞生。政府、高校主体的引入虽然可以通过“后入主体”对现存单个主体“成本-收益-风险”平衡性的改良来提升契约的总体效率,但对核心主体之间的“成本-收益-风险”的改良程度微弱,因而债性契约具有天然的缺陷,其效率改良是有限的。尽管贷款违约公示和生源地贷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但前者破坏了债性契约的可持续性,后者则是债性契约内在规定性的退化。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将是对现存金融契约进行的革命性变革,有望从根本上促进银行与学生两主体之间的成本-收益-风险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9.
卢妍妍 《北方经济》2007,(24):24-26
奶业合作组织是促进奶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它所带来的收益主要来自节约交易成本的收益、规模经济收益、技术进步收益、减少不确定性及规避市场风险的和维护经济地位的收益,而其成本则包括启动成本、摩擦成本和运行成本.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制度的变迁才会发生.因此,只有不断降低奶业合作组织的预期成本,真正实现制度收益,才有助于奶业合作组织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卢妍妍 《北方经济》2007,(12):24-26
奶业合作组织是促进奶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它所带来的收益主要来自节约交易成本的收益、规模经济收益、技术进步收益、减少不确定性及规避市场风险的和维护经济地位的收益,而其成本则包括启动成本、摩擦成本和运行成本。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制度的变迁才会发生。因此,只有不断降低奶业合作组织的预期成本,真正实现制度收益,才有助于奶业合作组织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需要理念创新与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合同法律关系的确认,有利于教育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树立并坚持平等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校内部的教育公平;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纳入了政府、银行、高校、大学生及其家庭的收益与风险共担机制,体现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要使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使作为产权制度变迁主体的政府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本文依据现代产权理论,建立产权制度变迁的收益与成本分析模型,对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预期收益与成本进行具体分析,为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农村城市化出现了三种发展模式,高碑店是政府以土地国有化、攫取土地级差收益为依托主导,郑各庄是农民以集体土地自主参与;北坞是以上两种方式的中间道路——政府主导、农民为主体.比较三种模式,文章认为城市化必须进行土地制度和政策的创新.核心是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和城市国有土地在规划和用途管制下的"同地、同价、同权";让农民分享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级差收益;在城市规划中保留农民长期发展空间,以保障农民长远发展生计;政府为了公共目的的征地必须朝向对农民财产权补偿的方向;以及政府主动消除二元体制,为农民提供与城里人同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4.
针对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转型的策略选择机制的弊端,为处理好多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构建了制造企业、政府和服务平台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参数变化对演化系统稳定性和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企业是否采取转型策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制造企业转型所需付出的成本、数字化能力系数及政府补贴,企业会因较大的收益弱化对信任问题的重视;政府是否参与主要取决于参与情况下的收益和投入的补贴和奖励,且政府单方面的激励会造成消极影响;服务平台是否协助主要取决于协助时付出的协同成本、信任度、协同收益以及政府参与时协同成本的减少量和奖励。  相似文献   

15.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其关键在于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阻碍,提高我国经济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区域协调发展中体制机制创新的需求,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及表现,指出构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若干基本路径,包括完善区域分工与协作制度、建立跨区划协调机构和议事制度、改革官员绩效考核及选任制度、建立区域溢出效应下收益共享和成本共担制度、有效契合政府推动机制和市场决定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唐兴霖 《特区经济》1997,(12):41-42
<正>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时期。近十几年来通过分权化渐进式区域推进的经济改革,已获得了巨大成功。而经济改革中的制度创新尤其引入注目。所谓制度创新,就是指制度供给主体解决制度短缺,从而扩大制度供给以获取潜在收益的行为。其目的是增加社会的预期净收益,促进社会变革的进行和成功。在这里,制度和制度创新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经济行为。导致腐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公职人员社会角色双重性、混合经济、政府产品问题和制度缺失等。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公职人员是否采取腐败行为与其对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有关。反腐的重点在于遏制腐败,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腐败成本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遏制腐败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区贫困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在"中心—外围"经济发展格局下,中国反贫困新的思路是,加强对贫困山区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的直接效益以及因人力资本积累而导致人口迁移带来的人与土地紧张关系缓解的间接效应,实现在可持续发展中消除山区贫困。中央政府对财政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的考核与激励制度等应做调整、创新和变革,以协调解决因人力资本投资在各地区之间产生的成本—收益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横跨南昌市和九江市的赣江新区,其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环境治理投入支出不足、属地主义的行政区划分割和生态治理主体单一等问题。本文根据多中心治理理论,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民众及其组织的多中心环境治理体系,并在描述各主体协同治理困境的基础上,构建流域主管部门和流域相关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合作的跨区域流域综合管理(IRBM)模式,从而研究赣江新区政府、企业和社会民众及其组织之间的协同路径。其目的是为相关决策者提供进行产业升级、构建协同化的"河长制"、建立各治理主体之间的保障制度和成本与收益的共担共享制度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机制及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是解决企业创新的激励问题,而这一核心问题是通过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提高创新收益、降低创新风险和减少企业创新的外部性等各种政策和措施来实现的。我们应该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政府经费支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机制和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激励,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