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一家典型联合社的案例分析,在全新定义联合社合作稳定性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组织合法性—风险规避—合作稳定性"的分析框架,探究组织合法性对联合社合作稳定性的影响。案例分析表明,组织合法性是实现联合社合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内部合法性通过避免成员社"搭便车"、发挥成员社比较优势和实现成员社福利水平提升三条途径降低联合社内部运行风险,避免了联合社出现成员社主动退社、成员社"搭便车"和成员社隐性入社三种形式的合作不稳定状况;外部合法性通过树立良好社会声誉、实现市场谈判实力的增强和延伸产业链三条途径降低了联合社外部市场风险,避免联合社出现因经营不善走向失败的合作不稳定状况。通过立法确立联合社法律地位、出台联合社示范章程、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是实现联合社合作稳定性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关系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前景理论,分析为何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而大多数合作社却因融资难、参保贵未实现成立初衷。提出要想通过合作社实现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提倡组织创新,鼓励成立股份制合作社、联合社,降低交易成本,应通过"联合社+银行+保险+政府"模式,以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为主、收入分配职能为辅,为合作社提供资金保障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3.
再组织化是合作社突破“小、散、乱、弱”发展困境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合作社再组织化路径和增效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青海省三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案例,探究合作社再组织化的路径,并从获取制度收益、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价值增值三方面揭示合作社再组织化的增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基于资源禀赋差异选择“社企联合”“社村联合”“社社联合”等不同模式,构建和完善现代畜牧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从而实现再组织化;合作社再组织化通过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外部性内在化获取制度收益,通过降低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提出价值主张、推动价值创造、推进价值共享实现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领域的利润空间低,提高利润的有效手段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实现产业链条的纵向一体化,单个农户或农民合作社的规模较小,进行产业链纵向一体化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多个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后,联合社资金规模较大,若想进一步拓宽利润空间,可以进行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实现纵向一体化具有成员社共同投资和引进企业成员投资等不同方式。研究表明,产业类型差异将影响联合社内部的人力资本专有性水平,从而对联合社纵向一体化形式的选择产生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多案例对比分析检验发现,人力资本专有性水平越高,联合社越倾向于选择成员社共同投资的纵向一体化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产业链分工与整合的视角分析研究渔业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渔业经营主体运行的内在逻辑,通过分析对比渔业产业链的成熟度与对应的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阶段的关系,结合渔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及其占比的数据得出我国渔业产业链还未成熟、我国渔业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判断。针对我国渔业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合作社渔业产业链延伸与整合能力、加强渔业第二、三产业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完善市场体系等措施来提升我国渔业专业合作社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农业经营模式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农业产业链整合方式的创新,这将促使农业产业组织由单一的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向纵横兼有的混合一体化的重要转变。本文认为,产业链整合机制的深化,导致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载体、农户为单元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混合一体化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将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山东省潍坊市按照"加快发展、注重规范、创新模式、拓宽领域"的工作思路,狠抓政策推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达9685家,注册资本金175亿元,占全省的1/3;实际入社社员达59.8万户,实际入社农户占全市纯农业户的38.5%. 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 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鼓励和引导生产经营服务内容相近的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开展横向联合,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开拓市场.目前,潍坊市已有107家联合社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共联合合作社1020家,入社成员9.1万个.  相似文献   

8.
正广汉市黍鑫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2017年,是以2家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为主体,整合51家粮食专业合作社和粮食加工企业组建而成。联合社是集粮食生产、收购、加工、储藏、销售、服务、互联网销售、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于一体综合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联合体。近年来,联合社率先实践、积极探索构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多方位开展粮食产后服务,有效助推了广汉市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空壳社"与合作社异化均对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及时清理"空壳社"的同时,研究者需要深度辨析形成"空壳社"与"异化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本文通过机理分析和案例研究,借助Williamson交易成本理论分析框架,论证了合作社的异化与部分空壳社的形成是由于合作社交易成本问题而产生"理性选择"的结果。"空壳社"的清理不能搞"一刀切",应该通过构建"社员-合作社"的"置信承诺"机制来有效控制合作社交易成本,并探索以合作社为媒介,促进合作社内部社会化服务供给有序,激活合作社发展潜力,这将成为防范合作社异化和"空壳化"的重要举措。基于上述观点,本文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北京市密云县奶牛合作联社为例,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合作社联合社是如何出现的,又是如何运作的?联合社显示了哪些优越性,又存在哪些问题?联合社未来的发展空间如何?案例分析的三个基蕾推论是:第一,走向联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联合的形式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并无固定范式;第二,政府对于合作社联合社的扶持不可或缺,但应当有个“度”的界限;第三,合作社联合社的发展道路并不一定要“自下而上”,关键在于基层社是否存在对联合的强烈需求,在于联合社的运行能否坚持独立、自治、民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全国已经注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0000家以上,尤其是湖北、江苏、山东等地,联合社发展迅速,对于单个农户在合作社基础上的再联合、提高市场话语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改中对联合社进行界定十分必要,其中,联合社的成员资格是基础性问题。目前的观点主要有二,一是联合社的成员只能是合作社,其他主体(如农业企业)可以先加入合作社再进入联合社。二是联合社主体应该多元化,除了合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二级肢残人,14岁就走南闯北做生意,打拼22年后返乡创办丛林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特色蔬菜协会,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领头羊"——他就是重庆市人大代表、垫江县鹤游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共产党员张洪兵。  相似文献   

13.
重生态联合发展做强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2年10月,春露联合社在洪湖岸边成立,依托洪湖自然生态和资源优势,推进再生稻全产业链开发。联合社由37家合作社、2户家庭农场和1家粮食加工销售企业组成,服务和带动农户3450户。春露联合社能发展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水稻联合社,主要得益于"三香"。一是统一服务品种"香"。洪湖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仅1.5亩,单家独户农业生产效益低。为寻找新出路,联合社大力发展再生稻,第一季稻谷收割后,由稻桩上萌发  相似文献   

14.
<正>眼下,从遍地开花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到更利于要素整合与调配的合作社联合社,再到联合各类涉农主体的"农合联",这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不仅具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功能,还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生产合作,劳动价值最大化沈忠宝,浙江慈溪市宝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慈溪市绿昇土地股份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在这次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中,沈忠宝又多了一个头衔——周巷镇  相似文献   

15.
正联合与合作是农民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求。近年来,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合作社组建联合社的要求日益迫切,现实中联合社的数量也日益增加。由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中没有涉及联合社的相应条款,所以在修法中增加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相关内容,为联合社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法律修订的过程中,对于合作社联合社成员资格的问题出现了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链整合能够进一步深化产业各环节分工,促进各环节专业化发展,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桃产业的实践表明,流通型龙头企业是产业链整合的主导者。消费需求是推动桃产业链整合的基础驱动力;价值链增值、交易成本降低、保障产业链条稳定是流通型龙头企业整合桃产业链的内在动力;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是流通型龙头企业整合桃产业链的外在动力。桃产业链整合的方式与模式,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而呈现整合方式的"市场交易-业务合作-战略联盟"、整合模式的"低级-高级"、"松散-紧密"和整合环节的"少-多-全"的不断升级发展的演化路径。本文根据桃产业链整合演化路径提出构建全产业链将是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并从构建步骤、产业链整合方式、组织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阐述培育全产业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营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实现最终收益的关键环节,是合作社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集中体现.为拓展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重庆市万州区农委从2010年开始,积极引导和鼓励相对分散的合作社之间横向联合,建立农产品销售合作社联社,抱团开展"农超、农社、农校、农企"等方面农产品销售对接工作. 联合社基本情况 2010年11月,在市和区农委的指导下,由万州区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发起,联合万州区内27个产业的4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500万元,组建了重庆市万州区满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依法在工商登记注册.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书清被推举为联合社理事长.  相似文献   

18.
<正>黑龙江省桦川县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县。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粮食价格的下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对此,桦川县积极探索和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走合作社联合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引领广大农民提高种粮积极性。组建农民专业联合社,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全县2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划区域、分类型、以大带小的方式进行整合,成立各种模式的联合社。如:桦川县新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联  相似文献   

19.
小规模合作社经营规模小、实力弱,直接影响市场营销渠道的开拓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从单个个体经营农产品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到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强强联手"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都充分说明了人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智慧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适应市场竞争和改变弱势地位,社际之间走向联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已成为一个新趋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引导其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现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浅见。"门当户对"或强强联合十分必要。组建联合社既引领吸收实力较强合作社又引领吸收较弱的合作社,但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